苯中毒及其预防.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73443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苯中毒及其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苯中毒及其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苯中毒及其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苯中毒及其预防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由它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我国职业性急慢性苯中毒发生率一直高居急慢性职业中毒的前3位,重大恶性职业中毒事件常见报端。据统计,我国每年由职业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人民币,其中苯中毒人数约占职业病患病总数的1/5,苯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安全和健康问题之一。病例分析某个体制鞋厂有82名员工,其中多数为女性。由于使用不合格的粘胶剂,工人长期暴露在苯蒸气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出现了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在体检时,工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占35.71%)、头痛(25.71%)、乏力(36.52%)、月经量增多(11.43%)、牙龈出血(8.57%)、贫血貌(12.86%)、皮肤黏膜出现散在瘀点或瘀斑(7.14%)等。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最低仅2.0109,红细胞最低1.461012,血小板最低30109。按照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该厂已诊断出4人患上慢性苯中毒,其中轻度苯中毒3人,中度苯中毒1人,另外有7个人被列为观察对象。调查发现,该厂的生产场所是几间简陋的平房,每间面积约160m2,帮面、缝纫、刷胶流水线各1间厂房,工艺流程为:布、海绵刷胶粘合包底成型装箱。工人中毒程度与所在车间中苯浓度的高低有关,刷胶车间苯浓度最高,工人中毒症状最严重;帮面车间次之;缝纫车间空气中苯浓度不高,未发现苯中毒者。后测得帮面、刷胶车间模拟现场的平均苯浓度均超过国家限值的40mg/m3。造成工人苯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使用的HB-201-5强力性胶粘剂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属于不合格产品,苯含量严重超标,而且车间设备简陋,没有通风排毒设施和个体防护装备。这起中毒事件暴露出该厂在职业卫生防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工人进厂前多为农民,进厂后没有经过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也未做过健康检查;第二,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每天工作1012h;第三,生产时工人没有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第四,工厂管理人员缺乏防范意识,工人发病时正值采暖季节,厂房门窗紧闭,而且没有通风设备,造成苯浓度过高。发病行业及中毒症状苯中毒常见发病行业和工种包括:皮革、毛皮加工及箱包、鞋等皮具制造行业的刷胶、绷帮、外底粘合、包鞋跟;家具涂饰;橡胶制品的粘合;塑料制品生产行业的材料稀释、粘合;有机化学试剂的配制、合成、提纯;油漆生产的轧浆、调配、稀释、熬炼、包装等;粘合剂配制;房屋装潢的刷漆等。职业活动中,苯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接触会少量吸收,如果苯液体进入消化道,会被完全吸收。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起初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症状,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等;重症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浅表、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处置急性苯中毒患者,应立即将其脱离现场至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皮肤。中毒者应卧床休息,注意防治脑水肿,心搏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导致慢性苯中毒,症状以血液系统和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贫血、感染、皮下出血、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有时还会出现过敏性湿疹。苯作业的职业禁忌症为:(1)上岗前体检时,血象检查结果值低于正常参考值;(2)各种血液病;(3)严重全身性皮肤病;(4)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对苯中毒观察对象,应调离苯作业岗位。对已确诊为慢性苯中毒的工人,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岗位。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安排工作和休息,轻度中毒者一般可从事强度不大的工作,或半日工作;中度中毒者应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重度中毒者应安排其全休。还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促进机体早日康复。预防措施1.加强对苯生产、使用和销售的管理,尽量不用苯作稀释剂或溶剂。2.采用无毒或低毒溶剂甲苯、二甲苯替代苯,将苯的职业危害消灭在源头,这是防治苯中毒的根本措施。油漆或喷漆稀料中的苯,可用低毒或无毒的酯类和醇类溶剂代替。如硝基清漆,原来的配方中苯含量较高,新配方采用20%甲基丙烯酸甲酯、30%甲基丙烯酸丁酯、12%苯乙烯、12%过氧环己酮和适量石蜡的混合物替代,完全不含苯。在皮鞋、橡胶、塑料工业中,可用汽油代替苯作为粘合剂的稀释剂;在彩色印刷油墨生产中,可用汽油或水代替苯溶剂;在制药工业中,可以酒精代替苯作为萃取剂。3.在生产中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流程,改造现有设备,改进操作方法,采用自动化生产,远距离操纵,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在喷漆行业中,推广应用静电喷漆和电泳喷漆新工艺,可使工人在与喷雾完全隔绝的条件下进行操作。4.合理通风排毒,降低空气中毒物浓度,是预防苯中毒的关键。对生产中逸散出的苯毒物,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局部或全面机械通风设备。有苯蒸气逸散的地方,如出料口、加料口、喷漆台、皮鞋刷胶、封口等操作处,都应设置排气罩或通风柜。对大型产品如汽车、机床等进行喷漆时,可采用大型通风设备或机械全面通风。5.加强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和个人防护,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进入有苯的作业现场,尤其是通风不良的环境,如在船舱、车厢、油罐内进行喷漆或刷漆等作业时,工人应配戴送风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6.员工就业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防止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人从事苯作业。定期组织接触苯毒物的员工进行体检,发现健康异常的员工,应进一步复查或提交给有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必要时调离岗位,脱离苯作业。从事苯作业的工人应每年体检1次,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检查、皮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必要时可做血小板计数和骨髓象检查。7.加强环境监测与健康监护。应定期对作业环境中的苯浓度进行监测,使苯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40mg/m3。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