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打包机设计

上传人:QQ-1****6396 文档编号:6456325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打包机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棉花打包机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棉花打包机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棉花打包机的设计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6 年 3 月 摘要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棉花打包机的设计 棉花打包机它具有结构新颖 技术含量 高 刚性和稳定性好 自动化程度高 造型美观 节能等特点 本机为上顶式 所 以棉花无污染 采用 V 带传动通过齿轮传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转动 滚珠丝杆的升 降从而带动压棉板的升降 从而来进行棉花的压缩 打包 该机是机 电一体化产 品的典型代表 传统的实现棉花打包的方法都是依靠人工的方式 工作效率低下 与此同时 打包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而本课题所设计的棉花打包机 能够实现棉花的自动打包 在人工打包的基础上面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劳动成本 特别与发达国家 的棉花打包设备相比 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本次棉花打包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 义 关键词 棉花打包机 传动 效率 设计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cotton packing machin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structure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good rigidity and stability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beautiful appearance energy saving and so on The machine is on top so cotton without pollution the V belt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gear to drive the ball screw rod to rotate the lifting of the ball screw so as to drive the pressing cotton plate movements so as to carry out cotton compressed packaged the machine is mechanical electrical integration products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Traditional cotton packing method is by means of artificial work efficiency is low At the same time packing quality also can not be guaranteed but this topic design of cotton balers cotton can be achieved automatic packaging in artificial package based on greatly provide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labor cost especially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cotton packing equipment or have a certain gap so the cotton packing machine desig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tton packing machin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desig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引 言 1 1 1 课 题 的 来 源 与 研 究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1 1 2 本 课 题 研 究 的 内 容 2 2 棉 花 打 包 机 总 体 方 案 的 设 计 3 2 1 棉 花 打 包 机 的 工 作 原 理 9 2 2 机 械 传 动 部 分 的 设 计 计 算 11 2 2 1 电 机 的 选 型 计 算 13 2 2 2 V 带 传 动 的 设 计 计 算 14 2 2 3 滚 珠 丝 杆 的 设 计 计 算 16 2 2 4 齿 轮 传 动 的 设 计 计 算 18 2 2 5 平 键 的 选 型 计 算 18 3 棉 花 打 包 机 中 主 要 零 件 的 三 维 建 模 19 3 1 滚 珠 丝 杆 的 三 维 建 模 22 3 2 固 定 座 的 三 维 建 模 24 3 3 齿 轮 的 三 维 建 模 25 3 4 棉 花 打 包 机 的 三 维 建 模 26 4 各 主 要 零 部 件 强 度 的 校 核 27 4 1 机 架 强 度 的 校 核 与 计 算 28 4 2 齿 轮 强 度 的 校 核 计 算 29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 考 文 献 32 0 1 引言 1 1 课 题 的 来 源 与 研 究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棉花打包机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陆续地被应用在农业方面 但传统的棉 花打包机由于打包精度不高 速度缓慢 有好多工厂仍然采用人工打包的方式 这 种人工打包的方式劳动效率低下 所以此次设计的棉花打包机 在传统的棉花打包 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 应用合理的结构以及动力机构 从而来克服以往的棉花 打包机所不能克服的问题 对后续的棉花打包机的设计制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 值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超越个人掌握所有 一些专业知识是必不可 少的 但是过度的专业知识分割 使视野狭隘 可以多多参加技术交流 和参加科 研项目 缩小范围 提升新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块的技术 提高外部条件变化的适应 能力 封闭的专业知识的太狭隘 考虑的问题太特殊 在工作中协调困难 不利于 自我提高 我国生产的棉花打包机结构简陋 切割效率始终不高 虽然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 近期产品的质量较早期有所提高 但受国产配套件质量及设计水平等的影 响 我国目前生产的棉花打包机的总体水平与进口产品及港口用户的要求仍有较大 差距 棉花打包机的生产也是如此 为满足市场需求 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棉花打包 机势在必行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超越个人掌握所有 一些专业知识是必不可 少的 但是过度的专业知识分割 使视野狭隘 可以多多参加技术交流 和参加科 研项目 缩小范围 提升新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块的技术 提高外部条件变化的适应 能力 封闭的专业知识的太狭隘 考虑的问题太特殊 在工作中协调困难 不利于 自我提高 因此 自上世纪第二十年代末 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人们越来越重视 基础理论 拓宽领域 对专业合并的分化 机械工程可以增加产量 提高劳动生产 率 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并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 在未来 新产品的 开发 降低资源消耗 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成本的控制 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作为 一个超级经济目标和任务 机器能完成人的手和脚 耳朵和眼睛等等器官完全不能 直接完成的任务 现代机械工程机械和机械设备创造出更多 更精美的越来越复杂 很多幻想成为过去的现实 人类现在能成为天空的上游和宇宙 潜入海洋 数十亿 光年的密切观察 细胞和分子 电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人类的新兴科学已经开始 1 加强 并部分代替人脑科学 这是人工智能 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但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没有减少手的效 果 而是要求越来越精致 手工制作 更复杂的工作 从而促进手功能 又一方面 实践促进人脑智力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大脑和手 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 大脑和手之间的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的近似关系 唯一不同的是 智能硬件还需要 使用机械制造 在过去 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类的操作和控制 反应速度和运算精度 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人工智能将消除这种限制 相互促进 计算 机科学和机械工程进展之间的平行 将在更高层次的新一轮发展的开始使机械工程 在第十九世纪 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仍然是有限的 大学在欧洲 它与一般的土木 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称为土木工程 下半场的第十九个世纪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在第二十世纪 随着机械工程和知识增长的发展开始分解 机械工程专业 有分支机构 在第二十世纪中期趋势分解 在时间之前和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时达到的峰值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从个人掌握所有 一些专业是 必不可少的 但是过度的专业知识使分割 视野狭隘 可以查看和统筹大局和全球 工程和技术交流 缩小范围 新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块的技术 外部条件变化的适应 能力差 封闭的专业知识的专家太狭 考虑的问题太特殊 在工作协调困难 不利 于自我提高 因此 自上世纪第二十年代末 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人们越来越重 视基础理论 拓宽领域 对专业合并的分化 综合职业分化和发展知识循环过程的 合成 是合理和必要的 本次设计的此种棉花打包机的出现将会大大提高棉花的打 包能力和质量 为企业的生产的年产能方面 以及经济效益方面能够带来显著的进 步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 目前半自动棉花打包机将逐渐被全自动棉花打包机所代替 传统的机械式的棉 花打包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市场的需要 迫切需要各种多功能的棉花打包机来 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上海格尔公司加大人力开发出了五个规格十种类型的棉花打包 机 然而我国所需的棉花打包机全部依赖进口 这使得国产机械人配备棉花打包机 后 成本增加很大 而装备自行开发生产棉花打包机 其成本提高不大 说明棉花 打包机的市场前景令人乐观 2 随着国内外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 世界棉花打包机以采用新材料 新技术 新 工艺 新结构为基础 二十世纪以来 德国的 SMATE 公司将新开发的棉花打包机应用 到该公司的子公司 一个专业加工棉花的机械公司 经过几年的运行 为该公司创造 了不菲的利润 继德国的 SMATE 公司之后 法国的 SHATE 公司也看到了棉花打包机 的利润所在 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精力来开发研制棉花打包机 并且与二十世纪 中期投入到了北美等市场 当前 全世界各大机械人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都大力进行棉花打包机的研发工作 现在国外等著名棉花打包机的品牌中 都有棉 花打包机的销售 全世界棉花打包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棉 花打包机的市场 由最初的日本 欧洲 已经渗透到北美市场 因此棉花打包机是 当今棒料生产加工企业比配的设备已经成为主要趋势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巨大的 棉花打包机销售市场 其工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捷和发达 这都和棉花打包机 的发展从而带动机械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关系 目前国外各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加大力度研发新型的多功能棉花打包机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生产棉花打包机 于 1980 年自行设计制造出不同功能和 形式的棉花打包机之后 为了适应棉花加工厂家的需要 1999 年又制造了基于 PLC 的棉花打包机 并且经过实际应用 该棉花打包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逐渐迈出了国内的市场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发展 常见 的棉花打包机如下图 1 图 2 所示 3 图 1 4 图 2 1 2 本 课 题 研 究 的 内 容 本论文主要是对棉花打包机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 了解棉花打包机的具体 结构组成和动作过程等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棉花打包机的设计 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到图书馆里查阅大量相关知识的资料 搜集各类棉花打包机的原理及结构 挑选相关内容记录并学习 2 分析棉花打包机的结构与参数 3 确定设计总体方案 5 4 确定具体设计方案 包括传动机构的选择 打包机构的设计 电机 滚珠 丝杆等的选型设计等等 5 棉花打包机的三维图的绘制 CAD 装配图 零件图的绘制 6 说明书的整理 2 棉花打包机总体方案的设计 2 1 棉 花 打 包 机 的 工 作 原 理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棉花打包机的设计 经过查找各类资料和参考文献 到今天 总算完成了 通过本次设计 再次提出了利用三维软件的水平 并吸收了大量的经 验 总结出以下几点 关于图纸的绘制方面 当零件的尺寸已经给出 不考虑图纸 尺寸不合适的 基于三维零件图 装配时必须考虑的大小是合适的 因为 AutoCAD 绘图效果不好 也会引起的尺寸误差 和甚至出现欠定义大小 因此 必须通过在 这个时候对零件进行测量 进行修改 直到符合要求 该工具是方便的输入数据映 射 通过选择部分的类型 标准件 可以生成 但有时需要在工具集使用部分可能 找不到 所以在这个时候随机应变 其他部分而不是通过修改或满足要求增加组件 的使用 三维地图应该是灵活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比问题多 当一个方法不能正 常映射 试试另一种方法 它不仅可以完成零件的生产 而且还可以开发映射一个 更好的主意 并打破了新思想的规则 该棉花打包机主要是采用电机通过 V 带传动带动滚珠丝杆旋转 从而实现压棉 板的升降 从而来实现棉花的打包功能 由于压棉板上面安装有刀具 这样当棉花 放在待打包的区域后 通过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使压棉板下降 从而对下面的棉花 进行压缩 切割 然后电机反转 从而带动压棉板上升 人工就可以讲压缩 切割 好的棉花取出来 其具体结构原理图如下图 3 所示 6 图 3 结构原理图 2 2 机 械 传 动 部 分 的 设 计 计 算 2 2 1 电 机 的 选 型 计 算 棉花打包机是通过电机通过 V 带传动带动滚珠丝杆旋转 从而实现压棉板的升 降 从而来实现棉花的打包功能 该棉花打包机采用普通三相电机通过带动齿轮传 动从而通过滚珠丝杆螺母副实现压棉板的升降来实现对棉花的打包的功能 具体的 电机选型计算过程如下 N 3 KW WG 7 G 棉花打包机的生产能力 230kg h W 打包 1kg 棉花耗用能量 其值与棉花厚度有关 d 小则 w 大 当 d 5mm 取 w 0 0030kw h kg 传动效率 取 0 85 所以根据 N 3kw n 1440r min 查表得 92BL4020L1 LK B 电机的结构 8 具体的电机外观图如下图 4 所示 图 4 Y112M 6 电动机外观图 2 2 2 V 带 传 动 的 设 计 计 算 1 设计功率 dP 在这里 我们取 3 0KW kwKA8 24 1 dP 工况系数 根据系统工况 取 1 2 AK P 传递的功率 2 选定带型 根据 和 选取普通 V 带 A 型 小带轮转速为 1440r mindp1n1n 3 传动比 1 76 0i2i1mi 876 40r 4 小带轮基准直径 mm 1d 查表得 263mm 而1 263mm 故合适 1dmind 1 76x 463mm 21 6 带速验算 smvndv 8 1910642310ax 7 初定轴间距 mm a md45 2210 9 8 所需带的基准长度 mm 0dL 0 204 212210 adaLdd 88 1005mm 根据系统工况 选取带型为 A 1000 9 实际轴间距 a mLd 5 281052800 10 带轮包角 1 3 578121 ad 0 64 11 单根 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1p 根据带型号 和 普通 V 带取 1 32kw 1dn 12 时单根 V 带型额定功率增量1 i 1P 根据带型号 和 取 0 15kw1i 13 V 带的根数 Z Z 39 287 096 5 032 4 1 LadkpP 小带轮包角修正系数查 B1 表 8 1 23 取 0 96ak 带长修正系数查 B1 表 8 1 8 取 0 87L 14 单根 V 带的预紧力 0F 20 15 2 mvZPkFda 254 710 4896 134 N m V 带每米长的质量 kg m 查 B1 表 8 1 24 取 0 1k gm 10 15 作用在轴上的力 F 10682sin4132sin20 NZF 59ii30max 考虑新带初预紧力为正常预紧力的 1 5 倍 ax 16 带轮的结构和尺寸 带轮应既有足够的强度 又应使其结构工艺性好 质量分布均匀 重量轻 并 避免由于铸造而产生过大的应力 带轮的材料为 HT200 查 B1 表 8 1 10 得基准宽度制 V 带轮轮槽尺寸 根据 带轮的基准直径查表确定轮辐如下图 5 所示 图 5 带轮 2 2 3 滚 珠 丝 杆 的 设 计 计 算 1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导程 11 根据相关资料 查得 V 8m minmax n 1000r min 代入得 P 1 516mm h 由于计算出的 P 值应取较大值圆整 因此 h P 1 5mm h 2 确定当量转速与当量载荷 1 各种切削方式下 丝杠转速 由表 1 查得 V 0 6 V 0 8 V 1 V 8 234 代入得 n 100 n 133 n 167 n 133312 4 2 各种切削方式下 丝杠轴向载荷 由表 1 查得 12 已知 W 3000N W 5000N12 代入得 3 当量转速 由表 1 查得 代入得 n 267r minm 3 当量载荷 代入得 F 1380N m 3 预期额定动载荷 1 按预期工作时间估算 13 按表 9 查得 轻微冲击取 fw 1 3 按表 7 查得 1 3 取 按表 8 查得 可靠性 97 取 fc 0 44 已知 Lh 20000 小时 代入得 C 27899Nm 2 拟采用预紧滚珠丝杠副 按最大负载 Fmax 计算 按表 10 查得 中预载取 Fe 4 5 代入得 取以上两种结果的最大值 C 27899Nm 4 确定允许的最小螺纹底径 1 估算丝杠允许的最大轴向变形量 1 3 1 4 重复定位精度 1 4 1 5 定位精度 最大轴向变形量 m 已知 重复定位精度 10 m 定位精度 25 m 3 6 取两种结果的小值 3 m 2 估算最小螺纹底径 丝杠要求预拉伸 取两端固定的支承形式 14 1 1 1 2 行程 10 14 已知 行程为 1000mm W 3000N 0 210 代入得 F 600N0 D 20 04mmm2 5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规格代号 1 选内循环浮动式法兰 直筒双螺母型垫片预形式 2 由计算出的 在样本中取相应规格的滚珠丝杠副 FFZD4008 5 P 8mm h C 30700 C 27899aam 6 确定滚珠丝杠副预紧力 其中 7 行程补偿值与与拉伸力 1 行程补偿值 15 式中 2 4 2 预拉伸力 代入得 8 滚珠丝杠副工作图设计 1 丝杠螺纹长度 Ls Ls Lu 2Le 由表二查得余程 Le 40 绘制工作图 2 两固定支承距离 L1 按样本查出螺母安装联接尺寸 丝杠全长 L 3 行程起点离固定支承距离 L0 由工作图得 Ls 890 L1 1000 L 1000 L0 30 得 KC 920 N m 9 刚度验算及精度选择 16 1 N m N m F0 已知 W1 5000 N 0 2 F0 1000 N F0 静摩擦力 N 静摩擦系数 W1 正压力 N 2 验算传动系统刚度 Kmin Kmin 传动系统刚度 N 已知反向差值或重复定位精度为 10 Kmin 222 160 3 传动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 1 7 m 17 4 确定精度 V300p 任意 300mm 内的行程变动量对半闭环系统言 V300p 0 8 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为 20 m 300 V300p 14 3 m 丝杠精度取为 3 级 V300p 12 m 14 3 5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规格代号 已确定的型号 WWCM 公称直径 12 导程 3 螺纹长度 900 丝杠全长 1000 P 类 3 级精度 FFZD4010 3 P3 1410 1290 10 验算临界压缩载荷 Fc N 丝杠所受最大轴向载荷 Fmax 小于丝杠预拉伸力 F 不用验算 11 验算临界转速 nc f 10 nc 临界转速 n min f 与支承形式有关的系数 丝杠底径 临界转速计算长度 mm 由表 14 得 f 21 9 由样本得 d2 34 3 由工作图及表 14 得 Lc2 L1 L0 18 4310 nmax 1500 12 验算 Dn Dpw nmax D pw 滚珠丝杠副的节圆直径 mm nmax 滚珠丝杠副最高转速 n min Dpw 41 4mm 2 2 4 齿 轮 传 动 的 设 计 计 算 1 材料选择 因传动尺寸无严格限制 批量较小 故小齿轮用 45 调质 硬度 230HB 280HB 平均取为 260HB 大齿轮用 45 钢 调质 硬度 229HB 286HB 平均 取为 265HB 选齿轮精度为 7 级 2 节锥角的计算 3 11 1cot i 3 12 062 1cot ari 3 13 2 5476029 由文献 2 表 可知 34 3 14 8 15 06 2cosin1cosin212mi ahz 式中 齿顶高系数 a ah 取小齿轮齿数 251 z 3 15 8 49306 2 i 取大齿轮齿数 z 3 根据工作条件的要求 大端模数为 3 16 3 m 4 齿轮分度圆的直径 19 mm 3 17 75231 mzd mm 3 18 042 X 5 锥距 mm 3 19 86 349260321 dR 6 齿轮齿顶 齿根圆直径 由文献 3 表 可知 90 齿顶高 mm 3 20 12 mha 齿顶圆直径 mm 3 21 8062cos360cos 11 aad mm 3 22 154722 22 h 齿根高 mm 3 23 14 01 mcaf 齿轮基圆直径 mm 3 24 7528 0365 1 Rmd mm 3 25 1102 7 齿宽 由文献 2 表 可知 314 mm 3 26 086 92 0 Rb 8 节圆周速度 m s 3 27 48 15314 631ndv 2 2 5 平 键 的 选 型 计 算 20 平键作为机械零件的一种 在机械设备的组装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特 别是在对于轴和孔配合的场所 应用尤为重要 起到传递转矩的作用 键的类型可 根据使用要求 工作条件和联结的结构特点表 5 3 15 选定 键的长度根据轴毂的长 度从标准中选取 键的 b h 根据径来确定 轴和带轮的联结 d 50mm 选用 B16 20 B18 30 和 B14 50 的普通 B 型平键 键长分别为 60 80 3 棉花打包机中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 3 1 滚 珠 丝 杆 的 三 维 建 模 3 2 固 定 座 的 三 维 建 模 21 22 3 3 齿 轮 的 三 维 建 模 3 4 棉 花 打 包 机 的 三 维 建 模 23 4 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4 1 机 架 强 度 的 校 核 与 计 算 机架的选择根据棉花打包机上面的所有组成部件 打包量的多少和重量来定 碳钢焊接类机架受力分析得出 由分析得出棉花打包机机架在平衡状态下只受地面 对其的支撑力和在其表面上物体所给的压力 本次设计的机架图纸如下图 6 所示 图 6 机架图 即机架和打包体以及轴承等等给的压力为 G G1 零部件重量 5000N 500Kg 500X2N 6000N 根据碳钢类机架承载力计算公式 M Pac L M 弯矩 P 集中力 a 集中力距支座距离 c 集中力距另一支座距离 L 跨 度 L a c 仅用于截面 bhW 12 f M W 材料的许用应力 弹性抗拉强度 安全系数 M Pac L 11960 xL 本次设计初定 L 为 1800mm 24 则 M 13456N M 初定方通为 140 x40 x6 计算 W 得出 bhW 12 210 4cm 462M3456f 1 350a 2 a0 cm由 于 NP 折算后位 270Mpa 查的普通碳素结构钢 Q235A 的抗拉强度为 375 500Mpa 由于 310Mpa 远远小于 385Mpa 所以碳钢机架满足强度要求 4 2 齿 轮 强 度 的 校 核 计 算 两齿轮材料均选用 40Cr 表面淬火 48 55HRC 查得 MPaF H350172lim1li 预期齿轮寿命 5 年 每天工作 12 小时 工作载荷为轻微冲击 则 818260 12 5 60 7210Nanti 查 机械设计基础 图 得 98 0 2 361 NNYZ 1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载荷系数 取 K 1 5 查得 接触应力为 MPaZZEH8 19 0 5 2 2321 564710 6189 50 872 098EKTubd Pa MaSZHN08 96425 1370 min2l2i1l1 25 2 验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取 K 1 5 查表 许用弯曲应力 68 1 5 421 sasaFFY minlFNSY 弯曲疲劳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 取 25 1minF 则 1350 927 6FMPa 284 112 2001 5647 81563 48FaSFKTYbmZP 211 4681 4 855FaS MPaY 由上述计算可知 均满足要求 26 总 结 时光荏苒 到今天 我的毕业设计总算完成了 心里充满感概和辛酸 在最近 的一段时间的毕业设计 使我们充分把握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不仅复习所学的知识 而且还获得新的经验与启示 在各种软件的使用找到的资料或图纸设计 会遇到不 清楚的作业 老师和学生都能给予及时的指导 确保设计进度本文所设计的是棉花 打包机的设计 通过初期的定稿 查资料和开始正式做毕设 让我系统地了解到了 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一门学问不易 需要不断钻研 不断进取才可要做的好 总之 本设计完成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 在大学研究的 最后 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是大家的帮助才使我的论文得以通过 在这里 我要对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27 致 谢 直 到 今 天 论 文 总 算 完 成 了 我 的 心 里 感 到 特 别 高 兴 和 激 动 在 这 里 我 打 心 里 向 我 的 导 师 和 同 学 们 表 示 衷 心 的 感 谢 因 为 有 了 老 师 的 谆 谆 教 导 才 让 我 学 到 了 很 多 知 识 和 做 人 的 道 理 由 衷 地 感 谢 我 亲 爱 的 老 师 您 不 仅 在 学 术 上 对 我 精 心 指 导 在 生 活 上 面 也 给 予 我 无 微 不 至 的 关 怀 支 持 和 理 解 在 我 的 生 命 中 给 予 的 灵 感 所 以 我 才 能 顺 利 地 完 成 大 学 阶 段 的 学 业 也 学 到 了 很 多 有 用 的 知 识 同 时 我 的 生 活 中 的 也 有 了 一 个 明 确 的 目 标 知 道 想 要 什 么 不 再 是 过 去 的 那 个 爱 玩 的 我 了 导 师 严 谨 的 治 学 态 度 创 新 的 学 术 风 格 认 真 负 责 无 私 奉 献 宽 容 豁 达 的 教 学 态 度 都 是 我 们 应 该 学 习 和 提 倡 的 通 过 近 半 年 的 设 计 计 算 查 找 各 类 棉 花 打 包 机 的 相 关 资 料 论 文 终 于 完 成 了 我 感 到 非 常 兴 奋 和 高 兴 虽 然 它 是 不 完 美 的 是 不 是 最 好 的 但 在 我 心 中 它 是 我 最 珍 惜 的 因 为 我 是 怎 么 想 的 这 是 我 付 出 的 汗 水 获 得 的 成 果 是 我 在 大 学 四 年 的 知 识 和 反 映 四 年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不 仅 丰 富 了 我 的 知 识 而 且 锻 炼 了 我 的 个 人 能 力 更 重 要 的 是 来 自 老 师 和 同 学 的 潜 移 默 化 让 我 学 到 很 多 有 用 的 知 识 在 这 里 谢 谢 老 师 以 及 所 有 关 心 我 和 帮 助 我 的 人 谢 谢 大 家 在 以 后 的 工 作 中 我 们 将 继 续 努 力 争 取 把 自 己 的 本 质 工 作 做 好 在这个时候 我的心里特别想感谢我的父母 朋友和同学们的帮助 在做设计 感觉受挫 枯燥与迷茫时 是他们在悉心的为我释放压力 鼓励我不要气馁 勇敢 面对 每周一次和父母的通话 与朋友和同学的长谈后都使我精神放松 斗志倍增 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感谢他们 正是他们的不懈支持和充分理解才 能使我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我才有今天 谢谢大家 28 参考文献 1 李利编著 棉花打包机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2 黄新著 邵远编著 棉花打包机的原理及应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 谭勇著 实用技术速查手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2 4 李宝仁著 气动技术 低成本综合自动化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9 5 宋学义著 棉花打包机速查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3 6 陈奎生著 气与气压传动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5 7 SMC 中国 有限公司 棉花打包机实用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0 8 徐文灿著 棉花打包机系统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9 曾孔庚 棉花打包机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论坛 10 高微 杨中平 赵荣飞等 棉花打包机臂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 1 11 孙兵 赵斌 施永辉 棉花打包机的研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马光 申桂英 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2 年 13 李如松 棉花打包机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 年第 4 期 14 李明 单臂回转式移动棉花打包机设计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5 年第 7 期 15 李杜莉 武洪恩 刘志海 棉花打包机的运动学分析 煤矿机械 2007 年 2 月 16 成大先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第三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11 崔安娜 棉花打包机控制系统及其 PLC 控制设计 J 应用科学 2008 114 116 17 樊明 魏泽鼎 韩提文 棉花打包机的设计 J 机械 2008 35 2 56 57 18 龚青山 常治斌 任爱华 等 立式轴承压装机上料机械手设计 J 湖北工 业大学学报 2010 25 4 86 88 19 何存兴 张铁华主编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20 Hirohiko Arai Kazuo Tanie and Susumu Tachi Dynamic Control of a Manipulator with Passive Joints in Operational Spa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