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业健康安全矿井.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55703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职业健康安全矿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打造职业健康安全矿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打造职业健康安全矿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职业健康安全矿井梁宝寺能源公司是肥矿集团主力矿井,位于嘉祥县梁宝寺镇境内,东南距嘉祥县城20公里,井田东西宽约9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面积约95平方公里。矿井于2006年1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年,2010年省局核定生产能力300万吨/年。2012年通风能力核定为342万吨/年。矿井为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所开采的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37.55%,三层煤为二类自燃煤层。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矿井。近几年来先后获得“一通三防安全示范矿井”、“安全程度评估A级矿井”、“山东省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最美矿山”等荣誉称号。多年来,梁宝寺公司始终把实现矿井安全发展和维护职工职业安全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按照建设本质安全矿井的要求,始终坚持撘匀宋尽牢鳌乐谓岷希酆现卫的粉尘治理指导思想,执行“革、水、风、密、护、管、教、查”八字防尘方针,落实“5.6.7.8.9”综合防尘措施,全方位开启清洁化生产使命行动,全过程打造职业安全健康良心工程,不断健全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持续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极大改善了现场作业条件和环境,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身心健康。在粉尘治理方面,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结构,完善综合防尘管理体系矿井粉尘治理是一项动态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矿井各个方面的工作,既需要硬件进行治理,更需要软件予以支持,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防尘管理体系,是治理粉尘的必由之路,是确保防尘全过程管控、全方位治理的关键之举,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有力支撑。(一)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公司成立以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以分管副总经理、安监处长为副组长,分管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分管主任、通防技术科分管科长、安监处分管处长为成员的防尘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粉尘防治规划与计划、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经费筹备、措施落实等工作。成立矿井综合防尘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防技术科,负责矿井划定粉尘管辖责任区域、执行防尘各项制度,落实各级防尘措施等工作。在矿通防区设置专职防尘队伍,配足防尘专业人员。健全完善综合防尘责任制和追究制,防尘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形成了分级负责、责任明确、相互协调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了矿井防尘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明确理念,提升职工防尘意识抓好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必须让职工理念上高度明确,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自觉配合,为此我们明确提出“眼看无粉,手摸无尘”和“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同等重要”两个防治粉尘理念,利用各种学习时间对职工进行灌输讲解,让职工入脑入心。教育职工摒弃摬环鹿省怀鱿稚瞬芯褪前踩的传统安全意识;坚定撝耙到】狄欢茏谩痉尾欢芟的信心;树立摽晒饷鞯娜吮匦胂硎芄饷的信念,将防治粉尘做为“良心工程、道德工程”来抓、来做,形成了自我加压、珍惜生命,自我超越、互保健康的安全生产氛围。(三)完善制度,防尘工作有章可循为从根本上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梁宝寺公司针对矿井实际特点,及时修订出台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矿井综合防尘实施细则、煤层注水实施细则等各项粉尘防治制度,将粉尘防治工作融入到安全隐患闭环管控系统中,所有检查人员下井均携带检查菜单,按照菜单内容进行检查,限定整改时间,录入闭环管控系统,一旦所检查的防尘问题没有按期整改,根据系统要求自动逐级升级到公司领导,并根据升级情况对区队加倍升级考核,直至问题得以整改。(四)落实责任,杜绝防尘管理盲区矿井综合防尘涉及到矿井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只有全区域、全方位、全过程覆盖,才能真正实现矿井清洁化。我们制定并落实了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每一个岗位员工防尘责任制,从党群行政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至所有采掘辅助单位均制定了部门防尘责任制,由防尘领导小组对上述人员和部门每月考核一次。将井下所有区域按照生产辅助单位性质和职能划分了各自防尘管辖区域,从采掘工作地点到采区巷道止至矿井所有巷道均落实防尘自治区域责任单位,实现矿井防尘无缝隙对接。由调度室组织有关人员每月三次对生产辅助单位防尘管辖区域进行检查,月底进行评比,奖优罚劣。实现了防尘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区域、全方位覆盖,杜绝了管理盲区。(五)强化培训,夯实现场防尘基础梁宝寺公司建立了矿井综合防尘工作标准156项,管理标准120项,技术标准182项,并发放了矿井综合防尘宣传册。利用安全文化培训学院对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利用月度安全教育大课以职工大会形式进行月度培训;利用技术学习时间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对职工进行岗前和岗后培训。使职工班前心想防尘,班中落实防尘,班后总结防尘,逐步夯实了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基础。二、保证投入,提升科技,增强矿井粉尘治理保障能力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提升矿井科技含量,是矿井防尘防治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梁宝寺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加大投入使用新装备,不断增强矿井综合防尘保障能力。(一)专款专用,设备设施投入到位。矿井每年编制安全费用计划,将综合防尘经费列入安全费用计划,作为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明确落实资金、时间和责任人,保证了矿井防尘设备设施的到货,并落实有关部门按时使用,有效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近两年,矿井防尘经费投入共计620万元,新上装备项目有:防尘系统改造、封闭式除尘装置、喷淋降尘系统、水射流除尘风机、电动除尘风机、高压多功能自动喷雾装置、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粉尘浓度超限自动喷雾装置、随机喷雾、粉尘在线监测等防尘设备设施。(二)科技攻关,技术保障到位梁宝寺公司成立总工程师任组长的科技研发领导小组,由通防副总任组长,成立矿井防尘科研攻关小组,针对现场出现的各类防尘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由攻关小组进行研究,按照“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操作”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治理措施。现场出现技术难题,由攻关小组盯靠处理,并进一步改进提升。近几年,在一通三防方面累计取得创新管理成果30余项;公司以上级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果(小改小革)120余项;多项成果获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以上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其中深厚煤层防灭火融合技术研究获中国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梁宝寺井田瓦斯地质研究和通防定向防控技术获中国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深井采掘工作面无尘化建设关键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实施工程技术人员下基层现场服务工程,做到查找问题到位,技术服务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切实解决了在防治粉尘方面遇到的各类问题。(三)完善系统,措施保障到位。一是健全完善防尘系统,全矿所有通风行人巷道均设置防尘管路,大巷、采区巷道、采掘工作面和胶带运输巷三通阀门按规定设置齐全;矿井、采区进、回风巷安设红外线自动净化水幕、气动喷雾装置;所有转载点均安设完善的喷雾装置,胶带巷转载点全部撞杆式自动洒水降尘,皮带转载点设置封闭式防尘罩;装载粉状材料的矿车一律使用封闭防尘罩采掘工作面回风巷、胶带运输巷等地点安装捕尘门,与风流净化水幕联合使用;采掘工作面、皮带运输巷落实“5、6、7、8”综合防尘措施,有效降低了煤矸在破、装、运支、处等各环节的粉尘浓度。(四)专业测定,环境监测到位公司配备专职粉尘检测队伍,配足专业检测设备,每半月对矿井所有作业地点进行环境监测一次,并根据测定结果及时提出防治措施;利用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对井下重点产尘地点进行监控,根据现场粉尘浓度及时洒水降尘;每三个月对采、掘(剥)工作面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测定一次,每6个月对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测定1次;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每半年井下作业环境进行监测评价一次。并根据监测的情况及时采取治理措施,确保职工作业环境符合职业健康要求。(五)强化劳保,个体防护到位公司设立劳动防护用品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余万元,购置100多个工种、60余类劳动防护用品,个人使用配置率达100。认真执行个体防护用品专人管理制度,基层单位均配备了兼职或专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员,负责领取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建立职工劳动防护用品领用卡和发放领用台账,严格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和配备标准,及时足额向职工配发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严把劳保用品质量,不合格的坚决予以退回。利用班前班后会引导督促其坚持正确规范使用。对防护面具、安全带、防尘口罩和自救器等防护用品,从护品功能、注意事项、维护保管等方面进行培训,保证了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三、完善治理工艺,丰富治理手段,保证治理效果粉尘治理关键在源头,只要从源头上采区措施,就抓住矿井防尘的牛鼻子,为此不断完善粉尘治理工艺,丰富治理手段,并达到预期效果。(一)严格执行“未采先注、未掘先注”工艺,保障源头减尘1、采煤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先完成煤层注水系统,否则不得进行生产。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分两步走。第一步开采前切眼内静压注水:工作面切眼内注水孔采用3花布置,孔径:42mm,眼距2米,孔深3-5米,10个孔为一组,每组10m,第一组钻孔距工作面上端头10米,组与组间隔10米。经注水后采样化验分析,煤体内水分达到4%以上时方可进行回采。第二步回采期间,采用两巷长壁深孔脉冲动压、静压注水。孔径:42mm,眼距20米,孔深工作面面长的一半略少35米,第一组钻孔距工作面煤壁40米,实行静压注水;距煤壁200米左右采用脉冲动压注水,确保经注水后煤体内水分达到4%以上。2、煤巷掘进工作面在掘进前同样必须落实煤层注水措施,否则不得掘进。掘进工作面采用工作面短壁快速注水和后部巷道静压煤层注水方式。短壁快速注水孔布置在煤层中部,孔深不小于2.4m,孔距不大于1.2m,孔径不小于28mm。后部巷道静压煤层注水布置在煤层中部,孔深不小于22m,孔距35米m,孔径不小于108mm。严格按照煤体注水实施细则规定,将注水成效纳入对施工单位和安监员的考核,不注不采、不注不掘,不注水就按撊进行处罚。通过落实煤体注水措施,作业现场粉尘得到有效抑制。(二)全力落实“防尘喷雾三结合”降尘工艺,确保破装过程降尘1、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移架、放煤是治理粉尘的三个关键环节,从这三个环节入手采取喷雾降尘工艺,实现“三个结合”:机组割煤内外喷雾和二次负压喷雾相结合;支架移动架间喷雾和与工作面随机喷雾相结合;放煤口放煤喷雾与手动喷雾相结合。严格执行“先喷后割、先喷后移、先喷后放”防尘三原则,凡是未按照“三结合、三原则”的,一律按违章论处。2、掘进工作面同样实施“三结合”降尘工艺:综掘机割煤内外喷雾与长压短抽混合式高效综掘除尘风机联动相结合;放炮时远程喷雾与水炮泥使用相结合;扒装联动喷雾与回风喷雾相结合。严格执行“无喷不割、无喷不放、无喷不扒”三原则,凡是未按照“三结合、三原则”的,一律按违章论处。(三)重点采取“巷道捕尘、运输自喷、转载封闭”减尘工艺,保证运煤过程降尘在所有皮带运输巷道,均安设捕尘门与喷雾联动,及时捕捉巷道中流动的浮尘;每隔300米安设一道皮带撞杆自动喷雾,喷湿皮带动煤;所有运煤转载点、卸载点、装载点、煤仓口均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喷雾进行减尘;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安装能封闭巷道全断面的净化水幕、旋转喷雾进行捕尘和减尘。(四)全面实施“定期洒水、区域自治”除尘工艺,杜绝巷道积尘公司严格执行巷道冲尘制度,采煤工作面架间每班至少冲尘两次,转载机道每班至少冲尘一次,工作面回风巷每天至少冲尘一次,工作面进风顺槽每3天至少冲尘一次;掘进工作面迎头200米范围内每班至少冲尘一次,后部巷道每天至少冲尘一次;其它巷道由7个辅助单位承担,划分各自冲尘责任区域,实行区域自治,自己安排巷道冲尘,由调度室组织每10天全面检查一次,每月评比一次。切实杜绝了巷道煤尘堆积,净化了井下作业环境。(五)积极推广防尘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防尘效果1、进风大巷、采区进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后部巷道安设红外线自动喷雾。2、各转载卸载点设置撞杆自动喷雾,皮带巷设置自动撞杆式喷雾。3、综放(采)工作面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1)采用动静压相结合的煤体注水新技术,即在动压区采用静压注水方式,静压区采用动压注水方式。(2)使用综放工作面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3)使用随机喷雾系统。(4)使用粉尘在线监测系统。(5)水电联动二次负压降尘器。4、综掘工作面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1)采用综掘机外喷雾降尘装置的优化设计新技术,该技术保证了在截割头割煤时,可使喷嘴形成的喷雾场能有效包围截割头产尘源,做到第一时间降尘,提高了降尘效率。(2)使用综掘工作面快速注水新工艺。(3)综掘工作面推广使用长压短抽通风除尘风流净化系统。(4)应用高效湿式旋流除尘风机新装置。5、装备了高性能粉尘化验室,配备了直读式测尘仪。井下安设了粉尘传感器,实现了井下作业环境有效检测。通过落实上述治理措施、手段和工艺,从建矿至今没有出现一例煤肺或尘肺病,作业环境得以改善,职工出勤有了明显保证,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有力促进和稳定了矿井安全生产。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