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火与自救.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53746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防火与自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园防火与自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园防火与自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防火与自救教育主题:校园防火与自救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重难点:火灾的防范与自救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幻灯放影教学内容:一、学校校园火灾发生的原因历年来大多数学校发生的火灾,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一)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1、违章点蜡烛:个别学生在熄灯后违章点蜡烛看书。如2000年5月8日晚11时30分左右,某学校女生楼的一名同学,晚上熄灯后在床铺上点蜡烛看书,结果,因疲劳睡着了,烛火引燃蚊帐造成火灾。2、违章点蚊香:点燃的蚊香也有700oC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oC,纸张燃点为130oC,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燃烧。3、违章吸烟: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例:一名男同学起床后,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半,发现上课时间快到了,把吸了一半的烟放在床头的架子上,去卫生间洗漱后,关门就上课,忘了点燃的烟头还在床头,结果烟头掉在被子上,经一定时间的荫燃后,引起了火灾。4、违章烧废物:有的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等可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二)电气火灾1、违章用电: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违章加粗保险丝或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会造成线路超负荷,短路时不能熔断引起线路燃烧;违章乱拉乱接电线,容易损伤线路绝缘层,引起线路短路和触电事故。2、使用电器不当: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也能引起燃烧。如使用交直流两用不带交流开关的录音机,总以为录音机开关已关,实质上交流还在工作,关的直流而已,长时间电源变压器在工作,使变压器的绝缘下减,变压器聚热引起燃烧。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引起火灾。例如某学生使用电吹风时,突然停电,电源插头未拨,就离开宿舍,来电时又没有回宿舍,电吹风较长时间工作,引起火灾。因此,学生在电器使用完毕或停电时,都必须关断电源。(三)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学生在实验中用火用电用危险物品时,不按操作规程实验是极易发生火灾事故,例1999年11月30日某大学材料学院反应挤出研究室,大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用可溶剂清洗后未凉干,就放进烘箱,同时烘箱的排风分流未开,使可燃溶剂到达爆炸极限而爆炸,加上周围又有许多的可燃试剂,爆炸后又引起燃烧,其根本原因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果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就不可能发生爆炸燃烧事故。二、如何防范火灾的发生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按消防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国家、集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2、遵守学校消防规定,学生不要私自在住地、宿舍乱拉电线,不准使用电炉子、热水器、电吹风、电热杯等电器设备。3、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进校。4、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5、伙房、锅炉房、库房、实验室要按照有关防火规定使用。6、不要在宿舍随便使用煤油炉或明火煮食品。7、不要用蜡烛等明火照明,以防打倒蜡烛,与可燃物接触引起火灾。8、不准在校内抽烟,不准使用蚊香。9、宿舍内照明灯泡应远离可燃物,以防长时间熏烤附近的可燃物,引发火灾。10、不准在消防通道堆放物品.三、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自救(一)报警;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二)、火场逃生十三诀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三)、逃生注意事项小结: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