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京津琼专用)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微题型13 练习.docx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5356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京津琼专用)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微题型13 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微题型13 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鲁京津琼专用)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微题型13 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题型13题型一在复分解型离子间竞争的应用1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1)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溶液反应:Ca2OHHCO=CaCO3H2O(2)Na2S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Cu22H2O=Cu(OH)2H2S2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C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3(2018河北衡水中学二调)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Mg2、CO、SiO、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沉淀生成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有气体产生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SiO、Cl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CO、ClC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D可能含有Cl4向盛有10mL1molL1NH4Al(SO4)2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下:(1)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若在NH4Al(SO4)2溶液中改加20mL1.2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mol。题型二在氧化还原型离子间的应用5将铁粉、铜粉、FeCl3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的离子是_;铜单质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的离子为_;铜单质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的单质是_,Fe2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6向100mL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会依次生成I2、Fe3、IO,其中Fe3、I2的物质的量随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按顺序写出通入Cl2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7(2019东营质检)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d代表溶液中Br变化情况B原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2molC原溶液中n(Fe2)n(Br)23D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离子反应为2I2Fe22Cl2=I22Fe34Cl题型三在沉淀溶解平衡中的应用8(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已知25 时KspAl(OH)31.01033,KspFe(OH)34.01038。向Fe(NO3)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表明当Fe3完全沉淀时,Al3恰好开始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Fe3)c(Al3)11BFe(NO3)3溶液中混有杂质Al(NO3)3可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CB点两种沉淀共存,此时上层溶液中c(Al3)c(Fe3)2.5104DC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9已知部分钡盐的溶度积如下:Ksp(BaCO3)5.1109,KspBa(IO3)26.51010,Ksp(BaSO4)1.11010,Ksp(BaCrO4)1.61010。一种溶液中存在相同浓度的CO、CrO、IO、SO,且浓度均为0.001molL1,若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Cl2溶液,首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Ba2CO=BaCO3BBa2CrO=BaCrO4CBa22IO=Ba(IO3)2DBa2SO=BaSO410(2018山西名校联考)25时,用0.1000molL1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V0mL且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KCl、KBr及KI溶液,其滴定曲线如下图。已知: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1.81010、5.01013、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045.00B滴定曲线表示KCl的滴定曲线C滴定KCl时,可加入少量的KI作指示剂D当AgNO3溶液滴定至60.00mL时,溶液中c(I)c(Br)c(Cl)题型四在氧化还原及非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应用11往含Fe3、H、NO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SO,充分反应后,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2Fe3SOH2O=2Fe2SO2HB2HSO=H2OSO2C2H2NO3SO=3SO2NOH2OD2Fe33SO3H2O=2Fe(OH)33SO21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1)FeCl2溶液与NaClO溶液反应_。(2)Na2S与FeCl3溶液混合_。(3)硫化钠与CuSO4溶液混合_。(4)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精析1(1)错误解析溶液中的OH与Mg2和HCO均会反应,但由于OH与HCO反应生成CO和H2O更容易,因此该反应先发生;接下来还可能会发生:Mg2CO=MgCO3,Mg22OH=Mg(OH)2,因Mg(OH)2的溶解度更小,当OH还有剩余时会优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Mg22HCOCa22OH=CaCO3MgCO32H2OCa(OH)2少量Mg22HCO2Ca24OH=Mg(OH)22CaCO32H2OCa(OH)2过量所以反应物中当氢氧化钙不足时产物中有MgCO3,氢氧化钙足量时产物中有Mg(OH)2,该离子方程式错误。(2)错误解析Na2S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时,不会发生S2与Cu2的双水解反应,因为此反应生成的Cu(OH)2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故应是S2与Cu2直接反应生成CuS沉淀。2C溶液中通入CO2时,先与OH反应:CO22OH=COH2O,随即发生反应:COCa2=CaCO3,即可以认为通入CO2时先与Ca(OH)2反应;随着CO2的不断通入,会依次发生反应:2KOHCO2=K2CO3H2O,2KAlO2CO23H2O=K2CO32Al(OH)3AlO未反应完时,CO2只能转化成CO,而不能转化成HCO,因为AlO与HCO不共存,会发生反应:AlOHCOH2O=COAl(OH)3,K2CO3CO2H2O=2KHCO3,CaCO3CO2H2O=Ca(HCO3)2,最后剩下的沉淀就是Al(OH)3,所以C正确。3B向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Mg2;向原溶液中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原溶液中存在CO,一定不存在不溶于盐酸的SiO和与CO反应的Ba2,再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阳离子:K;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沉淀为AgCl,物质的量为0.003mol;中加入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HCl)0.2molL10.005L0.001moln(AgCl),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0.002molCl。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Mg2、SiO,一定存在Cl、K、CO,A、C、D错误,B正确。4(1)NHOH=NH3H2O(2)0.0225(1)Fe3、Cu2一定(2)Fe2、Fe3(或Fe2)可能(3)Fe、Cu一定解析氧化性:Fe3Cu2,还原性:FeCu。一定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若假设先发生Cu2FeCl3=2FeCl2CuCl2,则Fe与CuCl2不共存,故假设不成立);可能发生反应:FeCuCl2=CuFeCl2(Fe足量时),Cu2FeCl3=2FeCl2CuCl2(FeCl3足量时)。(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3、Cu2,因为它们能发生上述反应。(2)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可能有Fe2、Fe3或Fe2、Cu。(3)若FeCl3和CuCl2均有剩余,则容器中一定没有Fe、Cu,一定有Fe2。6Cl22I=2ClI2Cl22Fe2=2Fe32Cl5Cl2I26H2O=10Cl2IO12H解析由题意知,还原性:IFe2I2,故逐渐通入Cl2时,Cl2优先氧化I生成I2,再氧化Fe2生成Fe3,最后氧化I2生成IO。7B8.C9D根据溶度积公式及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开始出现BaCO3、BaCrO4、Ba(IO3)2、BaSO4沉淀时c(Ba2)分别为5.1106 molL1、1.6107 molL1、6.5104 molL1、1.1107 molL1,故最先出现的沉淀是BaSO4,D项正确。10D由25 时AgCl、AgBr及AgI的溶度积常数及图像可知,V050.00,c(Ag)由大到小依次是AgCl、AgBr、AgI,所以lgc(Ag)从小到大依次为AgCl、AgBr、AgI,所以、依次为KCl、KBr及KI溶液的滴定曲线;在滴定KCl时,不能用KI作指示剂,因为AgI溶度积常数更小,AgI更容易沉淀;同理,当AgNO3溶液滴定至60.00 mL时,AgNO3溶液过量10.00 mL,溶液中的c(Ag)相同,所以溶液中c(I)c(Br)c(Cl)。综上所述,D正确。11C此题看上去似乎4个选项都可能发生,但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优先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B、D不正确。那么SO是先与Fe3反应还是先与HNO反应呢?可以用“假设法”进行判断。如果先与Fe3反应,则生成的Fe2又会与HNO反应,所以应先与HNO反应,故应选C。12(1)6Fe23ClO3H2O=2Fe(OH)33Cl4Fe3(2)2Fe3S2=2Fe2S(3)Cu2S2=CuS(4)Ca(ClO)22SO22H2O=CaSO42HClH2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