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6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教师备用题库.docx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53294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6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教师备用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6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教师备用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6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教师备用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教师备用题库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6海南单科,11,3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答案B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以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2.(2016海南单科,12,3分)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B. C. D.答案A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部分产业迁移到郊区等应对措施,以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3.(2016江苏单科,13,2分)上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B.C.D.答案A住宅区是城市各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一般占地面积达40% 60%;图示中唯有符合,故A项正确。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下题。4.(2016北京文综,11,4分)据图推断()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若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则出行次数应该多,A项错误;若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则出行次数多,又加上距离住宅区远,出行能耗较高,B项正确;若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则出行次数应该多,C项错误;若丁为中心商务区,则出行次数多,距离住宅区较远,出行能耗较高,D项错误。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5.(2016课标,4,4分)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答案A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由此可知该地区的城市职能明确,这限制了各核心城市服务种类的随意变动,故A项正确。6.(2016课标,5,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答案B由于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所以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故B项正确。分工明确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很小,故A、C、D项错误。7.(2016课标,6,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答案D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有关,和经济发展有关,与城市空间规划无关,故A项错误。地区人口密度变化与人口增长有关,与城市空间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各城市,加强了区内各城市的协调,而不是竞争,并由此提高了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城市群,故C项错误。该地区城市在外围,中心有面积较大的“绿心”,且各城市之间有不可侵占的绿地,这种规划有利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故D项正确。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完成下题。8.(2016浙江4月选考,15,2分)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A.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B.有利于优质耕地保护C.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D.阻碍商品农业发展答案A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业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经营。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9.(2016上海单科,23,2分)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答案D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建设。秦皇岛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布局。故选D。10.(2016上海单科,24,2分)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秦皇岛市南部沿海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和港口服务业,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故选B。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完成下面两题。11.(2016浙江4月选考,21,2分)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 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对区域的影响。依据区域城市分布特征,进行城市功能分工,引导区域内人口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12.(2016浙江4月选考,22,2分)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A.中原城市群 B.长株潭城市群C.成渝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答案D本题考查城市群的基本特征。长三角城市群中城市数量多,功能齐全,所以最符合该理想模式。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3.(2015北京文综,3,4分)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A.B.C.D.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读图可知,级别最高,、次之且级别相等,比级别低且两者相等,级别最低。博物馆服务范围最大,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次之,B项正确。下图表示H市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14.(2015天津文综,7,4分)结合上图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答案D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出商业区的分布状况;与15年前相比,现在工业区布局分散;从人口分布来分析,也不能判断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据图分析,路网密度中部、南部增大,D项正确。15.(2015浙江10月选考,3,2分)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城市郊区化绿地面积增大能源消耗加大城市人口剧增A. B. C. D.答案B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知识。我国东部地区因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剧增,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消耗大量能源,致使城市市区温度高于郊区,出现城市“热岛效应”,B选项正确。城市郊区化和城市绿地面积增大,只会使城市温度降低。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完成下题。16.(2015浙江10月选考,12,2分)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缓解交通拥堵优化空间结构引发人口集聚摊大饼式扩张A. B. C. D.答案A本题考查城市化知识。由于新城区的形成,对老城区来说可以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降低老城区的人口密度,A选项正确。17.(2015广东文综,4,4分)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 3381 15582307比重(%)17138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答案D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由表中关于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D正确;再比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C选项表述错误;该表只能体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A、B选项可排除。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a),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图b)。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下题。ab土地利用形态地价阶段阶段甲低中乙低中丙中高丁低中18.(2013浙江文综,6,4分)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下图(图c)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A. B. C. D.答案B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规划。从材料可知城市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结合图表内容可知、属于中等地价,结合选项,B正确。19.2015福建文综,37(4),9分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材料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答案支持A。农业发展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先进设备的引进,林木等资源利用率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支持B。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扩大造纸厂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可能产生水体、环境污染;砍伐林木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开放性较强,讨论是否扩大造纸厂规模,要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从资源、资金、设备、市场以及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等多方面展开论述。20.2014重庆文综,14(2),8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该企业拟将上图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答案A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B处:租金便宜;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功能分区及其主要特点。A处位于市中心,靠近商业中心,因此人流量大,交通便利且消费能力强。B处位于郊区,因此地价(租金)便宜;靠近绿地,环境优美;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