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5320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 :12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CO3 CaO + CO2 B. Na2CO3 + 2HCl 2NaCl + CO2+ H2OC. 2Cu + O2 2CuO D. 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铜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氧气得到电子,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B. 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电解质C. 液态HCl不能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D. 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氯气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解的硫酸钡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液态氯化氢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但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故C错误;D.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考点:电解质的相关性质3.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SO2的摩尔质量是64gB. 1 molSO2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C. 1 molSO2的质量是64g/molD. 常温常压下,1 molSO2的体积为22.4 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SO2的摩尔质量是64g/mol,故A错误;B、依据n=计算,64gSO2物质的量=1mol,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故B正确;C、质量单位为g,1molSO2的质量是64g,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常温常压下,1molSO2的体积不是22.4L,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4.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示意图如下:5.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 氯气 B. 液氯 C. 氯水 D. 盐酸【答案】C【解析】【分析】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该物质具有漂白性,据此分析。【详解】A、氯气没有漂白性,A错误;B、液氯是液态的氯气,也不具备漂白性,B错误;C、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正确;D、盐酸没有漂白性,D错误。答案选C。【点睛】注意氯气虽然具有强氧化性,但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但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是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解答时需要灵活应用。6.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A. 看外观 B. 加热 C. 分析粒子直径大于10-7cm D. 发生丁达尔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A溶液和胶体都是均一透明的,根据外观无法区分,故A错误;B加热时胶体可以发生聚沉,溶液一般没有变化,能区分,但不是最简单的方法,故B错误;C溶液、胶体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但在实验室难以测定粒子大小,故C错误。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光亮光路,为丁达尔现象,所以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二者,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特性以及溶液和胶体的鉴别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掌握二者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选项B和C是解答的易错点。7.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 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 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 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 Na常温和加热时反应,产物一样【答案】A【解析】【分析】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小,Na在空气中放置生成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过氧化钠。【详解】A项、钠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故A正确;B项、钠燃烧生成的是过氧化钠,故B错误;C项、钠的硬度小,熔点低,故C错误;D项、Na在空气中放置生成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钠和氧气反应时有燃烧条件和没有条件的区别。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 碳酸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C. 盐酸跟氢氧化镁溶液反应:H+OH-=H2OD. 氢氧化钡跟硫酸铜反应:Ba2+SO42-=BaSO4【答案】B【解析】【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是生成硫酸铁,A错误;B、碳酸钙是难溶物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C、氢氧化镁难溶,盐酸跟氢氧化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Mg(OH)2Mg2+2H2O,C错误;D、氢氧化钡跟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OH+Ba2+Cu2+SO42-BaSO4+Cu(OH)2,D错误。答案选B。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B.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C. 容量瓶盛过K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答案】B【解析】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B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溶质没有全部转移到容量瓶,浓度偏低C 容量瓶中原有KOH溶液,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其实液面最低点还未和刻度相切,水放的少,使溶液浓度偏高。10.下列物质中,不与SiO2反应的是A. 氢氟酸 B. 烧碱C. 硝酸 D. 生石灰【答案】C【解析】【详解】A. 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A不选;B. 烧碱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B不选;C. 硝酸与SiO2不反应,C选;D. 生石灰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钙,D不选。答案选C。11.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Cu2+、SO42、OH、K+ B. Fe3+、NO3、Cl、H+C. K+、CO32、Cl、H+ D. H+、Na+、Cl、SO4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因Cu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3+为黄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B错误;C因C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离子的共存12.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A. HClH2 B. HClFeCl2 C. H2SO4 SO2 D. Fe Fe2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HCl H2,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错误;B、HCl FeCl2,Cl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H2SO4(浓)SO2,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错误;D、FeFe2O3,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氧化剂,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13.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的试剂是A. 浓盐酸 B. 浓硝酸 C. 浓硫酸 D. 浓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除去铝粉中的杂质铜,要使铜发生反应,变为可溶性的物质,而铝粉不能反应。【详解】除去铝粉中混有的铜粉,先使杂质Cu发生反应,而被提纯的Al粉不发生反应。A. 浓盐酸与被提纯的Al发生反应,与杂质不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选项A错误;B.在室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铜粉和浓硝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铜,可以达到除去铝粉中混有的铜粉的目的,选项B正确;C.稀硫酸在室温下与铝粉发生反应,与杂质不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选项C错误;D. 浓氢氧化钠溶液与铝粉发生反应,与杂质铜不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选项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净化、除杂的知识。除去杂质要利用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性质的不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达到净化物质的目的。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本身。14.下列反应没有氢气生成的是A. 单质钠投入水中B. 铝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 氧化钠投入水中D. 往铁粉中通入水蒸气,并高温加热【答案】C【解析】A正确,化学方程:2Na+2H2O=2NaOH+H2B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C错误,Na2O+H2O=2NaOH。没有氢气产生。D正确,3Fe+4H2O=Fe3O4+H215.下列溶液中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A. 150 mL 1 molL1 的NaCl B. 75 mL 2 molL1 的NH4ClC. 150 mL 3 molL1 的KCl D. 75 mL 2 molL1 的CaCl2【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式AlCl3可知,氯离子的浓度是3.0mol/L。选项AD中氯离子浓度分别是(mol/L)1.0、2.0、3.0、4.0,所以答案选C。16.下列物质中,不含硅酸盐的是A. 黏土 B. 水玻璃C. 硅芯片 D. 普通水泥【答案】C【解析】【分析】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据此判断。【详解】粘土、普通水泥等均含有硅酸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硅酸盐,硅芯片含有单质硅,不含有硅酸盐。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硅元素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化学的社会性,明确硅酸盐的含义和常见的硅酸盐产品是解答的关键。1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反应制得的是A. CuCl2 B. FeCl2 C. CaCl2 D. ZnCl2【答案】B【解析】【详解】A、氯气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铜,A不选;B、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B选;C、钙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钙,C不选;D、锌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锌,D不选。答案选B。1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实验室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B. 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AgCl=AgClC. Cl2溶于水:Cl2H2O=2HClClOD. 用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ClOH2O【答案】C【解析】【详解】A. 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备Cl2:MnO24H2ClMn2Cl22H2O,A正确;B. 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AgClAgCl,B正确;C. Cl2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难电离,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C错误;D. 用NaOH溶液吸收Cl2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22OHClClOH2O,D正确。答案选C。19.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金属铁 B. 金属铜 C. 金属镁 D. 金属铝【答案】D【解析】【详解】A. 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A不选;B. 金属铜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B不选;C. 金属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C不选;D.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选。答案选D。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B. 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C.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酸或碱的溶液发生化学反应D. 自然界中硅元素都存在于石英中【答案】B【解析】【详解】A、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主要以二氧化硅、硅酸盐形式存在,故A错误;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正确;C、二氧化硅性质稳定,与酸反应只能和氢氟酸反应,与强碱反应,故C错误;D、自然界中二氧化硅存在于水晶、石英石、玛瑙、硅石中,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硅的存在形式及性质。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为26.3%,仅次于氧,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主要以二氧化硅、硅酸盐形式存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硅存在于水晶、石英石、玛瑙、硅石中,常见的硅酸盐产品有陶瓷、水泥和玻璃,硅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21.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氢氧化铝的是A. 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B. 金属铝与水反应C. 过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D. 过量的氨气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答案】D【解析】【详解】A. 氧化铝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加热也不反应,不可能得到氢氧化铝,A不选;B. 金属铝与水不反应,不可能得到氢氧化铝,B不选;C. 氢氧化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过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得不到氢氧化铝,C不选;D. 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中,过量的氨气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D选。答案选D。22.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 氢氟酸存放在玻璃瓶中 B. NaOH溶液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C. 水玻璃存放在滴瓶中 D. 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氟酸与玻璃中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瓶,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A错误;B玻璃中含有SiO2,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而使玻璃塞打不开,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皮塞,故B正确;C水玻璃能将滴管和瓶子黏在一起,不能存放在滴瓶中,故C错误;D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又钠的密度比水略小,故钠保存在煤油中,或用石蜡密封保存,故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实验室保存化学试剂,应根据化学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采取正确的保存方法,因此掌握化学试剂的性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3.多数合金与组成成分相比较,合金的A. 性能差 B. 密度大C. 熔点高,硬度小 D. 熔点低,硬度大【答案】D【解析】【详解】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合金。故答案选D。24.除去氧化铁中的二氧化硅,可采用的试剂是A. 盐酸 B. 硝酸 C. 蒸馏水 D. 烧碱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氧化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但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钠之间不反应,根据性质的差别进行除杂即可。【详解】氧化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但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钠之间不反应,所以除去氧化铁中的氧化铝,可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过滤即可,故选C。25.“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A. 硝酸 B. 过氧化氢 C. 氯酸钾 D. 过氧化钠【答案】D【解析】【详解】A、硝酸见光能分解生成氧气,但同时生成二氧化氮有害气体,且硝酸不容易携带,故A不选;B、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一般需要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且过氧化氢为液体,不方便携带,故B不选;C、氯酸钾能分解生成氧气,但需要加热、需要催化剂,不适合在太空中使用,故C不选;D、因过氧化钠为固体,携带方便,且能与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不需要催化剂、不需要加热,则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剂,故D选;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明确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氧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物质的状态来解答。二、填空题26. 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1)Si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工艺师常用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2)用Na2SiO3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体现Na2SiO3的用途可作_的原料。(3)工业上常用2CSiO2Si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答案】(1)SiO22NaOH=Na2SiO3H2O氢氟酸(2)防火剂 (3)CSiO2【解析】(1)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由于SiO2能溶于氢氟酸,因此工艺师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2)Na2SiO3的水溶液又称“水玻璃”,它具有阻燃的功能,因此可作防火剂。(3)反应中C被氧化,SiO2中的4价的硅被还原,因此SiO2作氧化剂。27.如图所示,将仪器A中的浓盐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烧瓶中,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和C,然后再通过加热的石英玻璃管D(放置有铁粉)。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装置B中盛放液体是_,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_。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_,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_。(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烧杯E中盛放的液体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 分液漏斗 (2).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 饱和NaCl溶液 (4). 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 (5). 浓硫酸 (6). 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7). 2Fe3Cl22FeCl3 (8). NaOH溶液 (9). 2NaOHCl2NaClNaClOH2O【解析】【分析】在加热的条件下把浓盐酸滴入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生成的氯气中含杂质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装置B中的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装置C中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干燥的氯气进入装置D和铁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铁,剩余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据此解答。【详解】(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2)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杂质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性很小,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吸收水蒸气,装置B中盛放液体是饱和食盐水,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3)D中氯气和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2FeCl3。(4)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装置E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l2NaClNaClOH2O。28.有A、B、C、D四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为红色固体,锈蚀时变为绿色;C在空气中加热熔化但不滴落;D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对应化学式:A_,B_,C_,D_。(2)A在室温下与氧气反应时生成_(写化学式,下同),D在空气中锈蚀生成_。(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在空气中燃烧_;B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_;C在氧气中燃烧_。【答案】 (1). Na (2). Cu (3). Al (4). Fe (5). Na2O (6). Fe2O3 (7). 2NaO2Na2O2 (8). 2CuO22CuO (9). 4Al3O22Al2O3【解析】【分析】A、B、C、D四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所以A是Na;B为红色固体,锈蚀时变为绿色,所以B是Cu;C在空气中加热熔化但不滴落,则C是Al;D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所以D是Fe,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Na,B是Cu,C是Al,D是Fe,则(1)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Na、Cu、Al、Fe。(2)A是金属钠,在室温下与氧气反应时生成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D是铁,在空气中锈蚀生成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3)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O2Na2O2;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方程式为2CuO22CuO;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方程式为4Al3O22Al2O3。29.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方案:向一只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血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Fe2应如何操作_(若填“合理”,则此空可不答)。(2)现向一只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3)实验室在保存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答案】 (1). 不合理 (2). 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原溶液含有Fe2 (3). 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 FeCl22NaOH=Fe(OH)22NaCl (5). 4Fe(OH)2O22H2O=4Fe(OH)3 (6). 2Fe3Fe=3Fe2【解析】【分析】(1)先通入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试剂的加入顺序不合理;(2)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后生成氢氧化铁;(3)防止FeCl2溶液变质,加铁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详解】(1)先通入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试剂的加入顺序不合理,应先加KSCN溶液,若无现象,再通入氯气,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原溶液含有Fe2+;(2)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后生成氢氧化铁,因此观察到的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3)由于氯化亚铁易被氧化为氯化铁,因此保存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2Fe3Fe3Fe2。【点睛】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尤其要注意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