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5278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72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D.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或烧杯内)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答案】C【解析】【分析】A、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B、蒸馏时,用温度计测蒸汽的温度;C、蒸发时利用余热蒸干D、称量时,防止称量物被污染和污染托盘。【详解】A、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B、蒸馏时,用温度计测蒸汽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B正确;C、蒸发时利用余热加热,则应使混合物中有少量水后,停止加热,故C错误;D、称量时,防止称量物被污染和污染托盘,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或烧杯内)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易错点C:理解混合物分离实验操作是解题关键,蒸发时利用余热加热,不能直接蒸干。2.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Mg2+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SO42-用钡离子沉淀,加过量的BaCl2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Ca2+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HCl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答案选D。考点:粗盐的提纯3.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过滤 蒸发 溶解 测定溶液的PHA. 和 B. 和 C. 和 D. 和【答案】B【解析】【分析】过滤、转移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蒸发、溶解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测定pH时玻璃棒用于蘸取溶液。【详解】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蒸发、溶解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测定pH时玻璃棒用于蘸取溶液,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题关键:掌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技能,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归纳总结。4.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是无色液体,是常用的饮品白酒的主要成分,饮用少量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因此不属于剧毒品,错误;B乙醇不会产生腐蚀性,因此不属于腐蚀性的药品,错误;C乙醇是一种容易燃烧的液体物质,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属于易燃液体,正确;D乙醇不属于爆炸性物质,错误。考点:考查化学药品的标示正误判断的知识。5.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为试管,一般用于反应等,为漏斗,一般用于过滤和向容器中添加液体,为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是托盘天平,用于称量,为蒸馏烧瓶,可以用于蒸馏或分馏等,因此用于物质分离的仪器是,故选项B正确。6.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 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 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答案】D【解析】【分析】A、剩余药品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放回原瓶,应该放在指定容器中;B、化学实验的废液不可随意丢弃,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C、蒸发结晶法中,在蒸发水时,不可将液体蒸干;D、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详解】A、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A错误;B、将含有Ba(NO3)2的废液不可随意丢弃,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B错误;C、用蒸发方法来获得固体的方法:点燃酒精灯加热,并搅拌,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故C错误;D、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故D正确;故选D。7.量取10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后静置,实验现象为( )A. 液体分层,上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B. 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紫色C. 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D. 液体分层,下层为水层,紫色【答案】C【解析】【分析】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碘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详解】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水和四氯化碳混合会分层;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碘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分层后的液体上层是水层,无色,下层是四氯化碳层,呈紫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碘的萃取实验现象,难点:明确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两种溶剂不互溶;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8.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某溶液+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 某溶液+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 某溶液+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 某溶液+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Ba2【答案】C【解析】【分析】A沉淀可能为硫酸银;B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滴加BaCl2溶液,都成生成白色沉淀;C氢氧化铜为蓝色不溶物;D、硫酸铅也是白色沉淀。【详解】A无色溶液加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AgCl,沉淀还可能为硫酸银,则原溶液中可能有Cl,故A错误;B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因为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滴加氯化钡溶液,都成生成白色沉淀,故B错误;C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此为铜离子的特征反应,故C正确;D、硫酸铅也是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9.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28.4 B. 28.4gmol1 C. 71 D. 71gmol1【答案】D【解析】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L(标准状况),n=4.48L/22.4Lmol1=0.2mol,M=14.2g/0.2mol=71gmol1,故选D。10.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 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 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答案】A【解析】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1 mol O2含有2 mol氧原子,氧原子的数目为2NA,A项错误;每摩水中含有3 mol的原子,0.5 mol水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B项正确;1 mol 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C项正确;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D项正确。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 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B. 0.2NA个硫酸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C. 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D. 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答案】A【解析】【分析】A、求出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钠反应后变为+1价来分析;B、硫酸中含4个氧原子;C、氮气由2个氮原子构成;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而当物质的量相同时,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详解】A、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钠反应后变为+1价,故0.1mol钠失去0.1NA个电子,故A正确;B、硫酸中含4个氧原子, 0.2NA个硫酸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8NA,故B错误;C、氮气由氮原子构成,故28g氮气中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个数为2molNA个,故C错误;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而当物质的量相同时,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两者的质量之比为32:2=16:1,故D错误。故选:A。12.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数 B. 体积 C. 摩尔质量 D. 质量【答案】B【解析】【分析】A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氦气为单原子分子;B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V=nVm判断;C氢气摩尔质量为2gmol1,氦气摩尔质量为4gmol1;D根据m=nM判断【详解】A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氦气为单原子分子,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2:1,原子数目不相等,故A错误;B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等物质的量的氢气与氦气占有的体积相等,故B正确;C氢气摩尔质量为2gmol1,氦气摩尔质量为4gmol1,故C错误;D氢气摩尔质量为2gmol1,氦气摩尔质量为4gmol1,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二者质量之比为2gmol1:4gmol1=1:2,二者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睛】易错点:注意A选项中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B. 1molH2的质量是2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molC.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molD.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答案】D【解析】【分析】A、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B、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体积;C、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强调是气体;D、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故A错误;B、1molH2的质量是2g,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体积,故错误;C、任何物质不一定是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故C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所以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故D正确;故选D。14.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A. 将40gNaOH溶解于1L水中 B. 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C. 将1L10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 20gNaOH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A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B考虑温度、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C根据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能否直接加和判断;D质量换算物质的量,依据浓度概念计算【详解】A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所以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浓度不是1molL1,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标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是1mol,常温常压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B错误;C1L10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配成溶液的体积不是10L,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C错误;D20gNaOH物质的量为0.5mol,溶解后配制为500ml的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浓度的计算应用,易错点C,主要是溶液形成后体积变化。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2SO4 的摩尔质量是 98 g B. 1 mol H2O 的质量是 18 g/molC. Cl的摩尔质量是 35.5 g/mol D. 1 mol N2 的体积是 22.4 L【答案】C【解析】A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故A错误;B质量的单位为g,1molH2O的质量是18g,故B错误;C原子的摩尔质量和对应离子摩尔质量相等,氯原子摩尔质量为35.5g/mol,故氯离子摩尔质量也为35.5g/mol,故C正确;D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有关,1molN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2.4L,在其他条件下不一定是22.4L,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与物质的量有关的概念,注意不同物理量的单位不同及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对于D,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有关,标准状况下,Vm=22.4L/mol,非标准状况下,Vm也可能为22.4L/mol,如温度和压强同时增大到原来的2倍。16.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N=nNA计算微粒数目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1个CO和CO2分子中含O原子数分别为1个、2个;1个CO和CO2分子中含原子数分别为2个、3个;1个CO和CO2分子中含C原子数都是1个;CO和CO2分子中含电子数分别为14个、22个【详解】由N=nNA,所以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故正确;CO和CO2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分别为1个、2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由N=nNA,含O原子数之比为1:2,故正确;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个、3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由N=nNA,含原子数之比为2:3,故正确;CO和CO2分子中所含C原子数都是1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N=nNA,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故正确;CO和CO2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分别为14个、22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22=7:11,由N=nNA,含电子数之比为7:11,故正确。故选D。17.下列各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 4L 0.5 mol/LNaCl溶液 B. 1L 0.3 mol/LNa2SO4溶液C. 0.8L 0.4 mol/LNaOH溶液 D. 2L 0.15 mol/LNa3PO4溶液【答案】B【解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四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分别是(mol/L)0.5、0.6、0.4、0.45,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选B。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2 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B. 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D. 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答案】D【解析】【分析】A、气体存在的条件不一定为标准状况下;B、考虑温度、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C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D根据n=m/M=V/Vm=N/NA计算【详解】A32 g O2为1mol,但气体存在的条件不一定为标准状况下,不一定为22.4L,故A错误;B、气体存在的条件不一定为标准状况,故B错误;C水为液体,22.4 L水的质量约为22.4kg,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 g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1=0.5mol,标况下的11.2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1=0.5mol,含有的分子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注意物质的状态与存在的条件,为易错点1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一个充满HCl,另一个充满H2和Cl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质子总数 B. 分子总数 C. 质量 D. 密度【答案】B【解析】【分析】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HC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当二者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相等;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二者的质量之和与另一容器中的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则密度不一定相等【详解】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相等,HC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当二者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相等,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质子总数不确定,故A错误;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C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二者的质量之和与另一容器中的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则密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二者的质量之和与另一容器中的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则密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20.按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要求的是( )A. 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固体 B. 用量筒量出11.4mL 0.1mol/L的盐酸C. 用100mL量筒量取2.50mL稀盐酸 D.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5.4【答案】B【解析】【分析】A、托盘天平读数只能读到0.1g;B、量筒能读到0.1mL;C、量筒能读到0.1mL;D、广泛pH试纸的读数不会出现小数,只能读到整数;【详解】A、由于托盘天平读数只能读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故A错误;B、量筒能读到0.1mL,用量筒量出11.4mL 0.1mol/L的盐酸,故B正确;C、由于100mL量筒量筒只能读到0.1mL,不能用100mL量筒量取2.50mL稀盐酸,故C错误;D、由于广泛pH试纸的读数不会出现小数,只能读到整数,pH精确度达不到5.4,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仪器的构造及其读数,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关键:明确量筒、天平、pH试纸和容量瓶的使用,易错点C,不能用100mL量筒量取2.50mL稀盐酸,量筒只能读到0.1mL。21.已知0.5 L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C. 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D. 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答案】B【解析】【分析】A、溶液中n(NaCl)=n(Na),根据c=n/V计算;B结合A中NaCl的浓度,根据n=cV计算n(NaCl),再根据m=nM计算;C、溶液中n(NaCl)=n(Na),根据m=nM计算;D、溶液是均匀的,100m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0.5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的1/5。【详解】A溶液中n(NaCl)=n(Na)=0.5mol,故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0.5L=1molL1,故A正确;B、0.5L溶液中n(NaCl)=0.5L1molL1=0.5mol,NaCl的质量=0.5mol58.5gmol1=29.25g,故B错误;C、100mL溶液中n(NaCl)=0.1L1molL1=0.1mol,故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 NaCl的质量=0.1mol58.5gmol1=5.85g,故C正确;D、溶液是均匀的,100m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0.5mol0.1L/0.5L=0.1mol,故D正确;故选B。22.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10gH2和10gO2 B. 11.2LN2(标准状况)和11gCO2C. 9gH2O和0.5molN2 D. 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答案】C【解析】【分析】所含分子数相等,说明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m/M=V/Vm计算其物质的量【详解】A氢气与氧气摩尔质量不同,所以依据n=m/M可知,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故A错误;B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1=0.5mol,11gCO的物质的量为11g/30gmol10.5mol,二者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C9gH2O物质的量为9g/18gmol1=0.5mol,与溴单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分子数相同,故C正确;D224mL氢气物质的量为0.224L/22.4Lmol1=0.01mol,与氮气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分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C。23.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B. 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C. 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A【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A不正确;B中1.06g碳酸钠是0.01mol,含有0.02mol钠离子,B不正确;C不正确,再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22.4L;D不正确,因为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答案选B。24.将10.6 g Na2CO3溶于水配制成1000 mL 溶液,从中取出20 mL,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 mol/L B. 0.2 mol/L C. 0.05 mol/L D. 0.025 mol/L【答案】A【解析】将10.6gNa2CO3溶于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溶质n=0.1mol,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 =0.1mol/L,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浓度和溶液体积无关,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计算,掌握微粒浓度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要知道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浓度和溶液体积无关,离子浓度=溶质浓度离子数。二、填空题 (28分)25.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法 B 结晶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过滤法(1)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3)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4)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5)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答案】 (1). E (2). C (3). D (4). A (5). B【解析】【分析】(1)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2)水和汽油分层;(3)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沸点不同;(4)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5)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详解】(1)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故选E;(2)水和汽油分层,则利用分液法分离水和汽油,故选C;(3)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法先分离得到四氯化碳,剩下的液体是甲苯,故选D;(4)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利用萃取分液法从碘水中提取碘,故选A;(5)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可采用结晶法先得到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故选B26.0.3mol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molH2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含0.4m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答案】 (1). 0.45 (2). 0.6 mol【解析】【分析】(1)根据氨气中含有氢原子物质的量计算水的物质的量;(2)Al2(SO4)3中n(Al3):n(SO42)=2:3【详解】(1)与0.3mol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的水分子物质的量=0.3mol3/2=0.45mol;(2)Al2(SO4)3中n(Al3):n(SO42)=2:3,故n(SO42)=3n(Al3)/2=30.4mol/2=0.6mol。27.(1)现有34g某气体,摩尔质量为17 gmol1,则:该气体为_mol。 该气体所含分子数为_。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2)_gH2O中的氧原子数目与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的氧原子数目相同。【答案】 (1). 2 (2). 1.2041024 (3). 44.8 (4). 36【解析】【分析】(1)依据n=m/M=V/Vm=N/N A 计算;(2)根据n=V/Vm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结合O原子数目相等计算水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水的总质量【详解】(1)依据n=m/M=34g/17gmol1=2mol;该气体所含分子数=nNA=2molNA=2NA=1.2041024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n22.4Lmol1=2mol22.4Lmol1=44.8L;(2)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1mol,与之含有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为1mol218gmol1/1=3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