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1 强弱电解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49732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1 强弱电解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1 强弱电解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1 强弱电解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强弱电解质课标依据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教材分析 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应用;能够熟练应用改变外界条件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系统的掌握了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开展实验探究、类比迁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三维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2、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和移动的结果比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法、比较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批注 一、复习导入1、 电解质: 非电解质:2.练习:下列物质中NaCl溶液、NaOH 、H2SO4、Cu、 CH3COOH、 NH3H2O、 CO2、 乙醇、 水_是电解质_是非电解质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讲授新知(一)强、弱电解质学生探究实验3-1:根据实验现象,探索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上述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2)当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pH 值是否相等,即c(H+)是否相等?得出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与讨论:(小组讨论)1. NaCl、NaOH是由什么键构成的什么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2. HCl是由什么键构成的什么化合物?在水溶液里HCl以什么形式存在?3. CH3COOH 、 NH3H2O是由什么键构成的什么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归纳: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大多数盐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强电解质 强碱(完全电离) 强酸电解质 弱电解质 弱酸 极性键共价化合物(部分电离) 弱碱水练习:下列电解质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H2O_是强电解质_是弱电解质小结: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定义与区别。回顾知识,为强弱电解质的认识做铺垫认识强弱电解质,完成教学目标当堂检测有效练习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铜丝 b.硫酸钡 c.石墨 d.熔融的氯化钠 e.氯气 f.蔗糖 g.二氧化碳 h. 硫酸溶液 i.硫酸钾 j. 冰醋酸 k. 碳酸 l.碳酸氢铵 m.氢氧化铝 n Na2O 2、:下列电解质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H2O_是强电解质_是弱电解质板书设计1. 弱电解质的电离2.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大多数盐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强电解质 强碱(完全电离) 强酸电解质 弱电解质 弱酸 极性键共价化合物(部分电离) 弱碱水教学反思 本节理论性较强,抽象易混。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我注重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对比,实践感觉效果不错。多媒体展示电离平衡的建立,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构建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这比以前的口头描述要更生动直观。整堂课学生热情被调动起来,参与积极性很高。这堂课主要采用观察、对比、讨论、总结等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这些方法和习惯对重难点的突破起到良好实效。但也存在遗憾。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为了完成进度,个别设计好的习题没来得及做,易错的地方强调不够,导致学生对知识消化的不够彻底。我在以后教学中要灵活调整课堂容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堂内容,及时反馈,向课堂要实效。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