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地下室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4652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炉地下室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焦炉地下室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焦炉地下室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炉地下室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焦炉地下室以及两端预热器处1.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低热值17580-18420KJ/M3,密度0.45-0.48KJ/M3,爆炸极限4.5%-38%,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易中毒。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旦煤气泄漏事故,极有可能造成职工中毒受伤,如遇明火产生火灾爆炸,损坏设备设施,易引发煤气爆炸、火灾,使设备、建筑受损,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1.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发生泄漏时,能听到有异常响声,并且能够闻到臭味。气体监测装置报警。1.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一旦煤气泄漏事故,易造成次生事故,如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会造成生产装置受到冲击,设备受损,可能引起其它物料泄漏,扩大事故范围。2.1应急工作职责2.1.1应急自救形式及人员构成应急组织是以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为现场处置负责人,事故单位副职、主管、安全员、事故工段长、义务消防员、当班班长、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的应急抢险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侯见杰副组长:牛树君成员:周洪明、李亮、夏仁杰、关卫星、张要宾、李世民、王宝刚、王保国、关永华、关永辉、兰战力、杜超、赵超2.1.2应急救援职责在现场处置负责人的领导下,有组织的进行抢险、伤员救护、人员疏散,及时查明事故原因,进行现场处置。事故工段段长、当班班长,负责第一时间内的事故紧急处置事宜。3.1应急处置3.1.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见下页)3.1.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地下室管道、阀门发生煤气泄漏后,煤气工段岗位职工应迅速对关闭预热器后闸阀(预热器阀门处发生煤气泄漏时,关闭回炉煤气总阀),并通知生产工段长停止生产出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打开地下室门窗,进行通风,稀释煤气浓度。重大煤气泄漏事故,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必须立即通报厂长,现场指挥抢救与抢修。2)调火班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戴上正压呼吸器,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查找泄漏点(如果浓度超过规定值,立即撤离现场)。根据事故范围,对事故管道进行关闭,维修处理。如果难以处理,立即请求维修厂人员进行处理。3)厂长接到通知后,应迅速组织本厂人员分组对煤气泄漏进行控制,组织好事故相关岗位人员按照要求进行疏散。4)安全员应组织人员对事故地点进行警戒,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5)调火工段长赶到现场后,应组织调火人员做好煤气中毒人员的紧急救治,若人员煤气中毒较为严重,应及时联系车辆送往医院救治。同时要做好各事故抢险中的后勤保障工作。6)分厂材料管理人员,应根据组长的指示,迅速调配各项抢险物资,确保抢险过程中的物质供应保证、7)值班厂长安排必备的现场通讯设施必须到位,确保煤气堵漏过程中通讯联络畅通。并在煤气泄漏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指挥下,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安全疏散火灾现场的人、财、物,分工合理,工作有序,有始有终。8)其他分厂副厂长应迅速组织本车间应急队伍赶到现场,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指令协助各组开展好事故抢险及救治工作。3.1.3报警电话(见附件3)3.1.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当班班长或者当班班长指定人员向厂值班人员、调度、应急指挥中心、生产指挥中心进行事故报告,要求报告事故发生时间、发生部位、现场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人员情况、财产损失情况。报警方式和联络电话单位内部应急救援人员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的联系采用内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对讲机进行联系,遇到紧急状况发生时,除以上通讯联络方式外,调度室通过其他通讯工具与有关人员联系。(1)公司调度室:(1)2533019(2)对讲机:11(2)炼焦厂值班室:(1)2536188(2)对讲机:6、7、8、紧急疏散线路出现煤气泄漏事故,可由东侧和西侧楼梯同时撤离。注意事项1、现场人员应听从现场处置负责人的指挥和统一部署,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有计划的处理工作,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的扩大化。2、必须按正确的方法,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短时间进入现场时可使用防毒面具,但进行抢险作业时,应使用正压式呼吸器。3、在制定救援措施时,应注意加强对煤气浓度的监测,防止再次发生爆炸;还需要注意禁止周边进行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同时,需要制定妥善的人员救护方案,还需要及时进行人员疏散。4、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正压式呼吸器。在疏散过程中,应注意向上风向处撤离;同时注意应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撤离。撤离后,必须及时清点人数。医疗救护组接到通知后,携带相应的救护器材及药品,在最短时间内直到现场,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人员情况。5、事故处置后,保卫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在对现场进行调查后,方可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