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支架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45332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拆除支架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拆除支架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拆除支架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拆除支架安全技术措施1概况我队利用悬移支架进行回采后,支架出现下滑,影响下安全出口行人及运料,决定将工作面第1架至第3架悬移支架更换为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型钢梁进行支护。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方案2.1提前准备40根型号为DW25-30/100单体液压支柱及10根4.0m长、3.0m长型钢梁。2.2施工前必须进行煤层注水。2.3采取边回撤边架设新支架的方式进行施工,回撤的悬移支架运至第三中部车场绕道码放整齐。2.4回撤支架前确保工作面高度不低于2.0m。2.5回撤支架前5个循环工作面悬移支架段第1至第3架顶板采用背板配合塑编网进行闭护。2.6回撤支架前最后一个循环将第1至第3架悬移支架前伸量窜出600mm。2.7将悬移支架先更换为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0m长型钢梁二梁八柱对棚支护,共5对棚,并调整悬移支架编号。2.8悬移支架回撤结束后及时恢复工作面悬移支架供回液管。2.9正常回采后将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0m长型钢梁二梁八柱对棚支护更换为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0m长型钢梁二梁八柱对棚支护3技术要求3.1单体液压支柱支设必须迎山有力,支柱迎山角度为68迎1,无空载柱。3.2支柱全部编号,不缺梁少柱,且打成直线,其误差100mm,棚距为600mm,其误差50mm,每对棚的两根梁必须并在一起,误差20mm。3.3新架设支架高度不低于1.8m,行人道宽度不低于0.7m。3.4使用花笆配合枇子闭护煤壁,若煤层较硬或煤层注水后煤壁不易塌流、片帮时,煤壁侧可以不进行闭护,若煤层较软,易发生塌流、片帮现象时,煤壁侧每棚花笆不少于2块、枇子不少于4根。3.5利用塑编网配合背板闭护顶板,每架背板不少于2块,连网时严禁串联,顶梁前余网量不少于200mm,严禁出现网兜现象,背板规格:长1.5m,宽300mm,厚50mm。3.6新支架架设结束后距悬移支架顶梁距离不大于500mm。4施工工艺4.1回撤悬移支架施工工艺4.1.1拆除悬移支架前将需拆除支架附近5m范围内的所有支架进行循环注液,确保单体液压支柱柱压不低于3.0MPa,立柱柱压不低于16MPa。4.1.2拆除悬移支架时先加固本支架及上方(上口方向为上方)支架,加固距离不低于5m,即在悬移支架下方打设型号为DW25-30/100的单体液压支柱。4.1.3施工前将液压管路总截止阀关闭,并安设好一套操作阀组,以方便悬移支架立柱升降。4.1.4将4个5t手拉葫芦小链条分别捆绑在距悬移支架2根顶梁的梁头及梁尾500mm处,并拉紧链条固定牢固,在需回撤支架上、下支架顶梁上分别固定4个绳套,将手拉葫芦吊钩分别吊钩在绳套上。4.1.5拆除所回撤的悬移支架的液压管路,将拆下的管路盘好运至运输石门。4.1.6将连接第1架与第2架悬移支架的托架销子拆除。4.1.7将悬移支架立柱升起,并将立柱连接销子去掉并回撤立柱,回撤立柱时逐根进行。4.1.8将尾梁连接的销子拆除后卸掉尾梁并运出。4.1.9利用卸载手把将加固的单体液压支柱缓慢卸载。4.1.10操作手拉葫芦的4人同步进行缓慢松动手拉葫芦将悬移支架下落,并将悬移支架翻身后运至第三中部车场绕道。4.2架设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型钢梁支架施工工艺4.2.1人力将一根3.0m型钢梁扛起稳固在需安装地点。4.2.2在型钢梁中心打设型号为DW25-30/100的单体液压支柱,并利用注液枪将单体液压支柱升起。4.2.3然后按线在煤墙侧打设支架煤墙柱,再打设老塘柱,最后补齐中心柱。4.2.4按照架设第1根型钢梁的方法架设第2根型钢梁,最后形成二梁八柱对棚支护。4.3悬移支架翻身施工工艺4.3.1在拆除悬移支架上、下方支架顶梁梁头、梁尾上安设绳套,将手拉葫芦吊钩分别吊挂在绳套上。4.3.2将4个5t手拉葫芦小链条分别捆绑在距悬移支架2根顶梁的梁头及梁尾500mm处,且上方两根手拉葫芦小链条在悬移支架身下穿过去捆绑在支架下方单梁上,下方两根手拉葫芦小链条在悬移支架身上穿过去捆绑在支架上方单梁上。4.3.3人力拉动下方2个手拉葫芦,将支架拉起距底板500mm,然后拉动上方2个手拉葫芦,逐步将支架翻身并运出。4.4外运悬移支架施工工艺4.4.1将2个5t手拉葫芦小链条分别捆绑在悬移支架2根顶梁的梁头。4.4.2在距所运送悬移支架前方2m处支架顶梁上安设绳套,将手拉葫芦吊钩挂着绳套上。4.4.3对所挂绳套的支架进行循环注液。4.4.4均匀用力拉手拉葫芦链条,逐步将支架运至第三中部车场绕道。4.5更换3.0m型钢梁为4.0m型钢梁施工工艺4.5.1正常回采期间,端头支护采煤从下向上进行。4.5.2破煤时将煤壁宽度刷至4.0m。4.5.3利用卸载手把将第1架3.0m型钢梁下煤壁柱及老塘柱卸载掉。4.5.4卸载3.0m型钢梁下中心柱同时下落3.0m型钢梁,并运至第三中部车场绕道。4.5.5将4.0m型钢梁人力抬起至原卸载掉的3.0m型钢梁的位置。4.5.6在4.0m型钢梁中心处打设一根型号为DW25-30/100的单体液压支柱,然后按线打设煤壁柱及老塘柱。4.5.7依次进行将3.0m型钢梁全部更换为4.0m型钢梁。5安全技术措施5.1手拉葫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5.1.1利用手拉葫芦起吊前必须对手拉葫芦、防滑链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灵活、可靠、规格是否符合要求,严禁用不合格的手拉葫芦起吊设备。5.1.2手拉葫芦的使用必须符合起吊设备大件的重量的规定,严禁超负荷起吊;操作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避开链条受力方向。5.1.3手拉葫芦使用规格为5t*3m。绳套使用直径为15.5mm的钢丝绳,两端各用3个绳卡固定。5.1.4起吊时每一次只能起吊一件(架),起吊重量不超过5吨。5.1.5严禁起吊松散、零乱的物品。起吊现场周围要有专人警戒,防止人员通过,起吊重物下方和重物起吊区域严禁人员进入。5.1.6使用手拉葫芦起吊时,起吊物品必须捆扎牢靠,固定挂钩要有闭锁,严禁使用开口环起吊。5.1.7起吊前要在起吊梁下打设单体液压柱加强支护,禁止在不能满足安全条件的棚、梁上起吊。使用U型钢棚作为起吊梁时,起吊前必须检查U型钢棚架设是否牢固,有无扭斜变形现象,卡缆螺栓是否齐全紧固,背顶是否坚固。5.1.8利用手拉葫芦下放支架时,先将施工点前后5m范围内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后路畅通,下放时施工人员要配合好,用力均匀,严禁猛拉猛拽,且施工期间严禁人员通过。5.2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5.2.1施工期间若发现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顶板岩层破碎、下落、掉渣;顶板裂缝增加或裂隙张开,并产生大量的下沉;有淋水的顶板,淋水量增加;支柱发颤,活柱快速下沉,连续发出“咯咯”的响声等现象,必须停止作业,立即通知当班队长和班组长,并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2.2施工期间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将顶板及煤帮松动煤块捣掉。5.2.3每班安排专人对工作面支架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漏顶、片帮、支架扭斜、单体液压支柱及立柱漏液、卸载等影响安全生产的现象时,必须进行维修,确保支架支护质量。5.2.4拆除原支架时,若发现顶板支护不严时,严禁强行拆除支架,必须重新对顶板进行维护,确认安全后方可拆除支架。5.2.5工作面若出现冒顶时要按以下措施处理:5.2.5.1冒顶时必须由技术熟练的老工人处理,至少两人一组,一人观察顶板变化情况,一人处理。5.2.5.2在处理之前必须清理好退路,保证后路畅通。5.2.5.3可采用掏梁窝窜梁的方法处理,首先加固好冒顶附近的支架再掏梁窝探木梁,棚梁上端的空隙要背实。5.2.5.4处理冒顶时必须由两边向中间支护,禁止由中间向两边处理。5.2.5.5冒顶处必须用圆木绞架接顶,支柱支护时必须做到迎山有力,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3MPa。5.2.6处理冒顶时必须有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指导。5.3回撤悬移支架安全技术措施5.3.1回撤前检查支架支护质量,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施工,老塘若有窜矸情况及时利用花笆配合枇子进行闭护。5.3.2回撤支架期间,此支架下方严禁站人。5.3.3拆除各种连接销子时人员躲离销子受力方向。5.3.4回撤的各种支架配件及时外运并归类码放。5.3.5回撤期间确保行人道宽度不低于0.7m机后路畅通,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要保持完好状态,以便随时开启。5.3.6回撤期间施工地点只允许一个人指挥,此人必须为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方便人员统一行动。5.4架设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型钢梁支架安全技术措施5.4.1架设型钢梁前检查顶板情况,若顶板不稳定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加固。5.4.2人力抬起型钢梁时要统一用力,抬钢梁的人员身高要大致一样。5.4.3架设钢梁时要按线架设,保证煤壁平直。5.4.4在钢梁下打设的单体液压支柱要迎山有力,严禁退山,打设好后及时拴好防倒绳。5.4.5新打设的单体液压支柱不见底时要穿柱鞋,以防钻底。5.5运输安全技术措施5.5.1液压件及液压管路在搬装前应用塑料盖封好注液口,以免进入脏物、杂物。5.5.2搬运顶梁液压缸和液压立柱时,应把活塞杆收回拴牢;同时将液压立柱上的安全阀拆除。5.5.3液压件在搬运中严禁摔碰,尤其是活柱体、活塞杆、注液接头等关键件及各类阀体结合面,以防损坏密封件和镀层。5.5.4人工抬运设备时,要照前顾后,严防损坏设备,严防磕手碰脚,要同起同落,不准乱放,缓慢搬运,并有班组长进行指挥。5.5.5一次只准运输一组悬移支架,且前后运输距离不低于20m。5.5.6工作面人力抬运物件时,至少2人配合进行,抬运期间人员手部严禁放在物件上方,以防挤伤,并且注意脚下,防止滑倒,前后抬运间距不低于10m。5.5.7运送悬移支架时前方利用两个手拉葫芦牵引,后方人力推动,运送时必须有一名班组长进行指挥。5.5.8运输至1110岩石集中运输巷台阶处时,只许在前方进行牵引,严禁支架后方站人。5.6其它5.6.1施工期间工作面各悬移支架操作手柄必须处于中间位置。5.6.2每班接班后跟班队长要亲自将工作面检查一遍,发现隐患及时处理。5.6.3每班必须对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及悬移支架立柱进行循环注液。5.6.4施工期间泵站压力为2031.5MPa,乳化液浓度达到35%。5.6.5各种液压管路连接,一律采用U型卡,U型卡必须卡到底,严禁出现单插脚现象,严禁用铁丝或其他物品代替。5.6.6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将松动的煤(矸)块捣掉。5.6.7施工前检查支架各种销子是否损坏,或有即将脱落现象,发现后及时进行维修更换,施工期间,有专人观察支架销子情况,以防销子突然崩出伤人。5.6.8施工过程中严禁空顶作业,碰倒、碰歪的支柱应及时重新支设牢固。5.6.9在打设支柱时,人员应站在支柱的上方,以防柱倒伤人,替换支柱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5.6.10正常回采前检查工作面供回液管路是否安装正确。5.6.11施工期间加强瓦斯检查,当瓦斯浓度达0.8%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6.12有2人及以上的作业地点必须明确一名安全负责人,作业期间严格听从此人指挥,严禁多人指挥。5.6.13作业期间,跟班队长必须进行巡回检查,确保各个作业地点安全施工。5.6.14预备队全体职工必须对本措施学习后方可进行施工。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