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器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4438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器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液化器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液化器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化器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1编制目的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序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维护我单位的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站卸车台、贮罐区、充装气瓶发放及输送管道的安全生产事故,火灾隐患事故和应急保障。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是以液体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为应急的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2、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单位地址:积玉口镇;固定资产:150万元;占地面积:4000m2;职工人数:10人;主要产品:液化石油气分装。主要危险物品:液化石油气设备设施:50m3液化石油气储罐4个、压力管道300m、液化石油气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MPa。站内储罐区、灌装间、压缩机房安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传至传达室,灌装间、压缩机房等处均安装避雷装置,消防水池200m2,水深3m。最大储存量:120吨液化石油气,PV值512MPam3。经辨识本站属重大危险源。周边情况:东侧、南侧、西侧、北侧为农田。22危险性分析221液化石油气特性(1)液化石油气组成:民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2)理化特性: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的性质,经降温和加压处理后密度增大成为液态。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范围约2-10%,在浓度相当低的情况下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挥发性较强,液态挥发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低洼处沉积。(3)燃烧特点:气相燃烧时,呈明显的黄色火焰。当压力高气流量大时,火焰高度可达50m,并发出喷燃的哨声;液相燃烧时,呈鲜艳的橙黄包火焰,烟雾较浓;气液相混合区燃烧时,火焰高度呈周期性变化,颜色呈黄、橙、黄交替变化火焰低时是灭火的良好时机;流散液化气燃烧时,火焰高度比燃烧面积直径大2-2.5倍。(4)爆炸特点:液化气的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1kg液化气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L,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m3的爆炸性气体。液化气的爆炸威力大,爆速20003000m/s,1kg液化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0kgTNT炸药的当量。液化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爆炸时形成的强大气浪不仅会使建筑物倒塌,而且瞬间形成大体积空间火焰,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盛装液化石油的钢瓶,储罐受热后,压力迅速增加,当超过其设计压力时,容器破裂使压力突然下降,液化石油气迅速沸腾气化而爆沸,气体大量泄出,可形成二次爆炸并形成大面积燃烧。222危险源及危害根据液化石油气充装的工艺和主要生产设备、设施情况。确定危险源及危害为:(1)液化石油气储罐、输送管道、各类阀门、连接法兰及相应设施的破裂损坏。(2)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维修时的违章作业。(3)雷电侵害。以上危险源的问题可造成设备破裂爆炸,液化油气泄漏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311指挥部主要职责:(1)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工作的法规和政策。(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应急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3)发生事故时,负责工作的组织、指挥,向各应急小组发出行动指令。(4)确定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协调各应急小组之间的关系。(5)为应急提供物质保障及其他保障条件。(6)内、外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抢救情况,向有关新闻机构发布信息。(7)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改进。(8)了解、检查各应急小组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9)适时调整各应急小组人员组成,保证应急组织正常工作。(10)对预案的执行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审。(11)向上级部门做事故报告。312总指挥站长:主要职责: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及各应急小组工作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对应急工作全面负责。313副总指挥副站长:主要职责: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及应急救援专业队,对抢险、抢修作业依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及警戒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工作,布置善后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314联络员安全员:主要职责:抢险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的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32抢险组:组长:成员:主要职责:抢险破损的管线和截门及泄漏点的堵漏,具体实施抢救方案,防止事态扩大。33消防组组长:成员:主要职责:负责消防器材、消防栓、消防泵、按指挥部命令投入消防灭火。34保卫组组长:成员:主要职责:负责站区安全保卫、布置警戒线,限制人员车辆进入35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主要职责: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的供应4、预防与预警41预防411液化石油气储罐属压力容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并取得使用许可证,条按例要求按期检测,在检测有效期内安全级别为三级,其他全部附件按期进行校验,且在有效期内。412压力管道在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41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42危险源监控421在储罐区、充装间、压缩机房、卸车台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可上传至传达室,液化石油气达到报警浓度可报警。422液化石油气储罐装有安全阀,储罐的监测有压力、液位和温度,可随时监测储罐的情况,数据可现场读取,夏季温度高时可用喷淋给储罐降温。423气瓶充装,建有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验瓶,空瓶称重、充装、复验等制度,严控气瓶超装,并有充装记录。424消防器材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确保完好。43预警431站内人员随时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遇有超温、超压,超装泄漏时,可及时上报预警处理。432因意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灾情特殊或事故严重,可断电、关断相应阀门,保护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同时拨打119报警或拨打120求救。5、应急响应51事故报警511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报警,向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应急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抢救帮助等。512消防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拨打119,请求外援。513报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故情况。安排有关人员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指引到事故发生地点。51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52事故应急抢救521事故抢救程序当出现重大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时,按下列抢救程序进行:(1)报警电话119、110,非本站人员迅速撤离现场;(2)切断除消防水泵外的一切电源,熄灭一切火种;(3)紧急起动消防水泵,对贮罐进行喷淋降温;(4)设立警戒区,在贮灌站围墙外范围内,禁止各种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通行,并在下风方向设立大范围警戒区;(5)急报当地街道(地区)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市燃气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上级站主要领导;(6)如有漏气未燃,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处理,疏散站内拉气车辆,车辆疏散时所采取的方法必须保证不会由此而引起着火爆炸;(7)如漏气已燃,立即查明起火原因,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防止贮罐内压力因周围温度而急剧升压产生爆炸,必要时打开贮罐泄压阀门进行泄压。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8)如遇到操作、灌装、卸车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燃烧、爆炸时,立关闭各控制阀门,防止事态扩大。(9)当贮罐发生爆炸时,立即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0)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5.2.2紧急事故应急抢救:(1)贮罐超压、超液位、冒顶的应急抢救:在运行中,当贮罐发生超压、超液位现象时,应采取贮罐串气、倒罐方法处理,如因液温升高造成压力升时,可采取喷淋降温方法降压。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应:a、立即关闭冒顶罐进液阀,将液改进其它罐,然后及时报告领导;b、停止卸液,检查管路是否损坏、泄漏、安全阀是否正常开启;c、检查压缩机是否进液(由气相管引入)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撞缸事故,关闭通向贮罐的气相管阀门,采取排液措施;d、待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e、全面检查贮罐、管路、设备等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认真检查分析,并对损坏设备部位进行检修。未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由于未及时发现冒顶,液化石油气已大量泄漏外出,在空间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情况十分危险。在报告领导的同时,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a、立即停止生产,停止机动车辆行驶,疏散无关人员;b、立即关闭进液总阀;c、停止卸液;d、在现场外设警戒结,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消防、抢救准备工作;e、在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派罐区运行工或熟悉工艺管路的机修人员,从上风或侧风向进入现场检查。关闭关键性阀门或抢修堵漏;f、待液化石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全面检查冒顶情况;g、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h、查明原因,根据冒顶造成的后果,做好善后工作。()贮罐根部与液相阀门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迅速倒罐,其方法如下:通过用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用棉被或止漏夹包住泄漏处,并用消防水枪冲稀。准备好灭火器材。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等到事故罐中液化石油气抽空后,周围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查明原因,进行换垫抢修。()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的应急抢救:当槽车在卸液时。出现高压胶管爆裂,会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场的槽车押运员、运行工,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槽车押运员立即打开槽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卸掉卸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迅速报告站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站处理。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灌装间起火的紧急抢救;立即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进充装间液相总阀,关闭烃泵和贮罐各进出口阀门,用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行扑救,对钢瓶进行降温或转移。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周围设立警戒线,严密监视火势情况,保护周围建筑和罐区安全,及时向消防部门、站领导报警。等到安全后,查明事故原因。()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破裂应急抢救:停止一切操作,禁止机动车辆启动。把角阀破裂的气瓶,拎到无人的空旷处。准备灭火器材,设置外围警戒,周围禁止使用明火。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迅速报告站领导。()液化石油气钢瓶起火应急抢救:因角阀漏气起火时,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即可,无法关闭的,则用灭火器扑救,然后迅速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排放,周围50米范围严禁烟火;钢瓶破口并引起火灾的用灭火控制火势,消防水对钢瓶进行降温,并视火情,对周围建筑、设备等进行喷水保护,周围放警戒线,及时向消防部门和站领导报警。5.3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的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上报。6、后期处置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7保障措施71通信与信息保障711站内办公室实行24小值班,站长、安全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手机保障24小时畅通。712紧急事故处理电话:公安:110火警:119医疗急救:120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法人电话:技术负责人电话:72应急物资保障.2.1照明器材:备有二只以上防爆电筒或24伏以下电源照明灯;7.2.2堵漏器材: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DN50、DN80金属绕缠垫片、三角木枕、堵漏夹、铅皮、棉布等;7.2.3防护用品:防冻服或雨衣、防毒面罩、长统雨靴;8、培训与演练81培训: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防火知识辅导、防火有奖知识问答、灭火器的使用等。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有关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抢救知识。82演练:各岗位每季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至少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必须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评、有考核。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并上报安全负责人。全站每年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一次全站范围的综合模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指挥能力;检验疏散、抢救组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将全站员工撤离、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人数;检验应急抢救组是否熟练操作抢救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是否分为多个抢救梯队有组织的灭火;是否能迅速准确的切断电源;是否进行自我保护。检验后勤保障组是否在不同险情的情况下,对抢险救灾所必需的物资供给保障工作及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各抢救小组成员必须熟悉各自的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的缺陷。9、应急组织机构的纪律和奖惩规定9.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9.2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9.3在抢救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9.4在抢救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9.5在抢救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9.6对于在抢救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处罚。9.7在抢救过程中,不服命令的,将给予处罚。9.8在抢救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9.9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的员工,按照工伤条例处理。9.10.事故处理完成后,主管部门写出报告(总结):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在本企业存档备案。10、应急预案备案:本预案报总经理(法人)审阅批准实施,留安全负责人或主管科室备案。并报当地街道(地区)办事处备案。11、维护和更新:每次演练结束或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颁布及人员设置变动情况及时修改、补充预案。12、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本站制定、解释。13、附件:无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