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4347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摘要:建筑施工属于高危行业,容易产生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就必须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建筑领域安全事故原因,结合当前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阐述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如何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保障系统,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管理。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措施;安全管理安全施工,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来说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一个施工企业的存亡。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在安全管理上容不得一点失误,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近几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其中重大安全事居高不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法规尚需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安全监管存在不足,建筑市场很不规范。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任重道远。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常见类型及原因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四类,即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生产事故主要是指在建筑产品的生产、维修、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有关施工操作规程等而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质量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或施工达不到要求等原因而导致建筑结构实体或使用功能存在瑕疵,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技术事故主要指由于工程技术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环境事故主要是指建筑实体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或周边环境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事故类别有12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导致建筑施工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1)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全企业领导对施工质量安全重视不足,原来独立的质量科、安全科现在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内的一个岗位,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建筑企业过分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忽视自身质量管理机构的构建和人员安排。监督机构仅注重了一个工程形成过程中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企业安全管理放弃了大量的监督机构不在现场检查时的安全问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企业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都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的工作。(2)施工工人安全意识差我国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上场施工之前缺乏安全培训,并且大部分劳动者希望多挣一些钱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生活而忽视了平安即是福的简单道理。另外,生产安全事故(包括职业病)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发生在进城的民工身上,他们从农村的环境一下转换到陌生的工业环境,很多情况下未经培训就上岗,甚至从事一些特种作业或者危险作业,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多劳动者缺乏安全知识和意识,认为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必要,往往不按规定佩戴或者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这为安全事故埋下了祸根。(3)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1.防护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4.施工生产现场环境不良。例如现场布置杂乱无序、视线不畅、沟渠纵横、交通阻塞、材料工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等使劳动者生理、心理难以承受环境因素必然诱发安全事故。2.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为实现安全事故,防护措施要做到以下5点:(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各班组每天要根据工长签发的安全交底,工序程序技术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讲话,讲话应有记录;(3)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技措施必须渗透到工程各阶段、分项工程、单项方案和各工艺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方法及本工种的工序转移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4)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5)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安全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完善安全教育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主要包括:1.新进厂工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且须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2.企业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其中变换工种者应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教育;3.企业职工每年度接受安全培训,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40学时,特种作业人员不少于20学时,可由企业注册地或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培训;其他管理人员不得少于20学时,一、二级企业可自行组织培训,三、四级企业应委托培训;4.专职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进行年度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3)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结束语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企业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使之与施工人员配套。要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参考文献:1孟宪海.国际工程担保制度研究借鉴J.建筑经济,2000(6、7).2刘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褚一伟.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7).4刘伟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