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44043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诗两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 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3.比较阅读法 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爱这土地一、导语设计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四、精彩研读(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5)概括本诗的主旨。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五、小结 我爱这土地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一现实的痛苦心理及深沉的爱国心声。六、作业1、背诵我爱这土地。2、预习乡愁。板书设计: 鸟诗人自己 土地祖国大地 意象朴实 第一节 河流、风抗争精神 象征深远 热爱祖国 我爱这土地 黎明解放区 至死不渝 第二节 常含泪水 直抒胸臆 深爱土地 激情澎湃第二课时乡 愁 一、导语新课 提问学生背诵我爱这土地。 二、资料助读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三、 诵读指导 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乡 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合作研讨 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五、拓展延伸 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乡愁是 ;乡愁是 ;乡愁是 ;乡愁是 ; 3、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六、小结诗歌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描述了自己那缕缕不断、绵绵悠长的离别情绪。表达了诗人和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七、作业1、背诵乡愁2、模仿乡愁的诗歌形式,写一首短诗。板书设计: 时 小时候(少年) 邮票(小)母子情深 间 长大后(青年) 船票(窄)夫妻恩爱 顺 后 来(中年) 坟墓(矮)生死别离 序 现 在(老年) 海峡(浅)思乡哀愁 借物抒情教学反思: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的素材。结合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经历磨难的祖国心生敬佩,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就在教学资源得到最大优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使三维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过分遵循教学模式 朗读与解读不必严格分开,可以将朗读融于解读中,更有利于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2.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 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他回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只点拨补充即可。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感情背诵本诗。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 1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2.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教学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二、资料助读 (投影)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三、掌握下列字词。锦幛(zhng) 荇藻(xng zo) 蓬蒿(Png ho)憔悴(qio 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u y):“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四、诵读指导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五、精彩赏析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六、整体感知(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七、拓展延伸(1)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八、小结诗人以“残损的手掌”象征自己坚贞不屈的意志,通过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表现了诗人对侵略者铁蹄下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表达了自己的忧愤之情;通过对解放区的深切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九、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诗,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板书设计我用残损的手掌沦陷区:遭受蹂躏、支离破碎 凄楚忧愤 憎 手掌的感觉 对 比 感情变化 爱 解放区:亲切温馨、和煦明媚 热切期盼民族复习教学反思“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得由老师来帮助完成。那么“组织者和引导者”就要转变观念,以创新的精神和崭新的姿态组织好教学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个性差异,鼓励他们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在语文学习中大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很好,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他活动的舞台和空间,每个学生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来选择课外作业。事实上,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内容。学生层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偿失的。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2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教学方法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二、资料助读 本文作者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干瘪(bi) 驳船(b) 蜗行(w) 胚芽(pi) 迷惘(wng)隧洞(su) 绯红(fi) 淤滩(y) 纤绳(qin)四、诵读指导1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五、合作交流(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4)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六、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2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七、探究品味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八、小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自我奉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为古老的祖国贫困落后而沉痛悲哀,为祖国焕发青春而欢欣鼓舞,这种悲喜交加的情感都是诗人对祖国热爱的自然流露。九、作业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诗,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人民的痛苦与希望“我”追溯历史贫困落后献身祖国的热望4 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3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教学方法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2合作研讨法 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2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三、生字新词预习虔信(qin): 慰藉(j): 深邃( ) 潺潺( ) 瞰望( ) 晨曦( ) 黝黑( ) 四、整体感知诵读课文,感知大意:第一节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节诗人通过描绘祖国土地上的美丽风光,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节诗人通过描绘俄罗斯人民平常的生活,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 五、讨论解惑祖国 1. 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诗句围绕这种“爱情”展开。 2“我”对祖国的爱“奇异”在何处?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梦幻。3 诗人描绘了俄罗斯的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这些内容在诗中起何作用? 在祖国中,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六、合作研讨黑人谈河流(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七、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伞,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备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诗人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2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参考答案:1B 2C八、小结这两首诗都抒写着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是全人类的共同感情。放眼天下,纵观古今,你会一次次地被崇高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九、作业以本单元课文为主,再搜集一些爱国思乡的诗歌,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一次新诗朗诵会。板书设计草原、森林河流、白桦祖国原野景色 对祖国的爱奇异的爱情 祖国 打谷场、农家茅房、小窗、饮酒、笑谈、舞蹈农村生活场景 第一部分 认识历史河流是黑人种族生存的见证 幼发拉底河 沐浴(诞生) 刚果河 盖茅舍(繁衍) 见证历史黑人谈河流 第二部分 回顾历史 尼罗河 建金字塔(文明) 创造文明 密西西比河 听歌声(解放) 第三部分 成为历史灵魂和河流一般深邃 5 孔乙己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教学重难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 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 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孔乙己画像“咸亨酒店”的图片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 1、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为什么酒店取名“咸亨”呢? “咸亨”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易经中有“品物咸亨”之句。据尔雅 释诂:“咸,皆也”。“亨”是通达顺利的意思。 “咸亨”合在一起,就是一切通达顺利。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绍兴的咸亨酒店又重新开张了。、关于“孔乙己”原型的几种说法:()孔乙己中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说,实有其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 (摘自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至穷得几乎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籍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喝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坐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末了便不见了。 (摘自陈根生的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作者的本家,名叫“四七”。此人喜欢喝酒,抽鸦片,但能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头上歪戴瓜皮帽,到处游荡。他好骂人。却经常被人打。 -(摘自陈根生的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相传当时绍兴城内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生活贫苦,为谋生计只得以卖烧饼油条度日,但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大声叫卖。小贩们吆喝一声,他跟在后面低低叫一声“亦然”,令人啼笑皆非。孩子们常围着哄笑,异口同声叫他“亦然先生”。从此亦然先生也就此扬名绍兴了。 “亦然先生”卖完大饼,就缓缓踱到咸亨酒店,掏出几枚铜钱,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慢边喝边嚼着茴香豆。孩子们见了纷纷赶来讨豆吃,他就每人一颗地分给孩子们,直到碟中的茴香豆所剩无几,就用手盖住碟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多乎哉?不多也-”。 (摘自黄道富咸亨酒店与孔乙己)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颓唐(tu)附和(h) 分辩(bin)不屑置辩(xi)咸亨酒店(hng) 砚(yn)荤菜(hn) 羼水(chn)拭(sh)蘸(zhn) 惋惜(wn)阔绰(chu)舀水(yo)涨红(zhng)绽出(zhn)哄笑(hng)间或(jin) 着了慌(zho) 打折(sh) 门槛(kn)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丰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大抵:大概。、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而丧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人)四、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开头3段)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做为孔乙己出场的背景。发展:49段)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表现孔乙己是大伙的笑料。高潮和结局:(l013段)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的遭遇。五、小结 课文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悲剧形象,深刻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六、作业 1.熟读课文。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题。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以文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启蒙主义抱负。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二、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1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归纳孔乙己的性格。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三、精彩研读 、对次要人物的描写与分析() 掌拒:“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四次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经营者,为赚取利润不择手段。自私冷漠贪婪()短衣帮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两次出现“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乐的空气。” “谁晓得,许是死了。” 靠出卖劳力维持生计。没文化、愚昧、麻木、缺乏同情心()小伙计我想,讨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