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练习.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32059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3.(2018北京丰台期末)与材料“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描述相关的政治制度可能是() A.西周宗法制、分封制B.秦朝郡县制C.西汉郡国并行制D.元朝行省制4.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历史。能够准确反映下图所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是()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B.王纲解纽,礼崩乐坏C.七国争雄,变法图强D.秦国崛起,完成统一5.(2017北京昌平二模)中国古代有一场改革发生于图中的地区。下列经济措施属于这场改革的是()A.废井田 B.均田令C.坊市制 D.免役法6.(2018北京海淀期中)商君书中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C.三公九卿制D.九品中正制二、非选择题7.(2017北京东城期末)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材料周代也和商代一样,有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周王直接控制的中央区域(“王畿”),称为“周邦”“有周”“王国”,“周邦”之外的区域被称为“万邦”“庶邦”,当指地方各类政权。摘编自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周代地方行政区域管理的措施及作用。(4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从下图可见,在西周分封制下()A.姬姓是分封制下受封的主体B.异姓诸侯完全被同姓诸侯包围C.燕国与周天子关系最为疏远D.镐京也被分封给了异姓诸侯2.(2017北京朝阳二模)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下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D.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3.(2018北京西城期末)“是天子之尊,非复(不仅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突出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度4.(2017北京海淀二模)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不同于商朝之处在于()A.重视民心向背B.宣扬君权神授C.实行等级制度D.依赖家族关系5.(2018北京东城期末) 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鼎成列,钟成律,反映出一种秩序。春秋中期以后,出现大量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图案的青铜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邦建国 B.兼并战争C.铁犁牛耕 D.礼崩乐坏6.(2017北京西城期中测试)以下关于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相同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重视加强法制建设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建立什伍连坐制度A.B.C.D.二、非选择题7.(2017北京丰台期末)国家认同体现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情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材料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出处尚书诗经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中的铭文解释意即皇天将中国(天子所在的都城及附近地区)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意即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意即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了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这是已知的“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周时期为什么将天子所在的京师地区称为“中国”。从史料的角度说说“何尊”的价值。(6分)答案精解精析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A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B项与行政制度无关,它是分封制实行的原则,排除。C项在秦朝时全国实行,D项在元朝时期全国实行,而材料中的点、线说明当时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本题选A项。2.A在夏商周时期,“宗”有宗庙之意,而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即题干中所说的“”,则“”就可能表示宗庙里所供奉的祖先牌位,故A项符合题意。由“甲骨文”这一信息可知,当时尚未出现皇帝称号,故B项错误。青铜兵器和铁制农具均与宗庙之意相差甚远,故C、D两项排除。3.A依据材料中“邦”“宗”等信息可知,材料与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4.B从地图中可以看到鲁、齐、秦、晋、楚等诸侯国林立,联系所学可知这是春秋时期,此时诸侯争霸,原来的统治秩序已经被打破,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时间不符。5.A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变法在咸阳地区,是秦国的变法,A项是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均田令是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排除B项;坊市制是城市规划制度,不是政治改革,最早应该出现在汉朝,故C项错误;D项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时代是宋朝,排除。6.A根据材料中“富贵之门必出于兵”可知,军功成为赏赐爵禄的必要条件,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军功爵制,取消了世卿世禄制的特权,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行政官制,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7.答案措施:采用分封制,将土地、人口分封给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2分)作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控制广阔的疆域。(2分)解析措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治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A由图可以看出同姓诸侯国远远多于异姓诸侯国,而西周的国姓是姬姓,故A项正确;地图东北方向的齐国、莒国没有被同姓诸侯包围,故B项错误;燕国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地理位置的偏僻不能等同于燕国与周天子关系的疏远,故C项错误;按照图示可知,镐京既不属于异姓诸侯国也不属于同姓诸侯国,故D项错误。2.D依据图示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故D项正确。A、B两项是在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是在夏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3.B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天子是诸侯之君,这是分封制的体现,故B项为正确答案。4.A“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反映了商朝统治者重视鬼、神。“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反映了西周统治者重视民心。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西汉时期的思想;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D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青铜器是秩序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使用。但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深入到平常百姓家并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可见青铜器作为维护秩序的礼器的作用已经遭到破坏,故D项为正确答案。6.A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可知,建立什伍连坐制度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故不是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相同点,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答案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度,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众诸侯拱卫京师,形成京师的中心地位,故称“中国”。(3分)何尊的出土,有助于研究西周的分封制度(适用性),作为第一手材料,印证了文献典籍的记载(可信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3分)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