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30844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 (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所谓“争鸣”,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 A B C D 2.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C. 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3.董仲舒在其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表明他主张A.百家争鸣 B.削弱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 朱熹曰:“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由此推知朱熹认为治学应该() A使学生追求科举功名 B为现实统治服务 C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生 D使学生造作文辞5. 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A强调工商皆本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6.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8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下列对端午节的分析最全面的是()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体裁“楚辞”B屈原的诗歌被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C屈原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D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9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符号,经历了约7 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表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分别是什么字体。( )A小篆甲骨文草书 B甲骨文小篆草书C甲骨文草书小篆 D小篆草书甲骨文10、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11、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12. 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A四洲志 B华事夷言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二、 非选择题(共52分,13题25分 ,14题12分,15题15分)。13.(25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随时代的发展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转引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P.166) 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 (摘引自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共同的政治经济背景。(10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6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对于维新变法在理论上的贡献。(9分)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材料三 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请回答:(1)从材料一种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8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15.(15分)儒家民本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也,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五亩之地,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 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法人而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天下不能一人之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使宰相不罢,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公其非是于学校,天子遂亦不敢自以非是。是故养士为学校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在材料一中孟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3分)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特点分析该思想主张产生的经济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6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主张对中国近代中国有何意义?(3分) 高xx级10月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4分,共15题)题号123456答案ABDCBC题号789101112答案BDBBAC二、 非选择题(共52分,13题25分 ,14题12分,15题15分)。13(25分)(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6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4分)(2)、政府褒奖;士绅阶层的推动; 通过教育推动;通过家规、乡约,童蒙读物,娱乐性的戏曲、说唱等形式进行普及(任答3点给6分)。(3)、康有为。(2分)孔子改制考。(2分)翻译天演论;(2分)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3分)14.(12分)(1)四大发明产生于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2分) (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火药传入中国,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武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总之,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8分)(3)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2分)15. (15分) (1)认为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前提。(3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出现,孟子的主张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利益需求。(3分) (2)加强法治、实行分权、老百姓有议政权和监督权。(6分) 影响: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