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总结.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430793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群文阅读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群文阅读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世纪园小学20162017学年度群文阅读个人研究总结曹俊华 一、课题的提出习作能力作为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高付出低效能的现状,为更好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在日常习作指导及课堂习作存在的问题,我制定了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研究的题目。本学期以来,我积极探索研究课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二、课题实施的具体做法本课题在确定了最终目标后,我将各阶段的实施目标分散在各个学段,各个单元当中,每篇课文当中:一、调查了解学生阅读现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我们对全班61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课外阅读的调查,所有问卷全部收回,我们对问卷结果作出了分析:、从学生的阅读范围来看,受欢迎程度最高的是漫画和科幻小说、校园小说之类的消闲书籍,这一类书籍不是不可看,但一味地读此类书,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是作文辅导书,反映了学生的阅读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从调查来看,学生的阅读面过窄,对于文学类、科普类书籍的阅读兴趣不高。2、从阅读时间来看,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每天能读半小时的书,并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主要是睡前。3、从阅读习惯来看,在读书过程中能自觉积累并写读书笔记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二,还有极少数的同学只是随意翻上一遍了事,谈不上收获。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少数学生读完一本书连作者姓名都不知道。从调查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收效甚微。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围绕计划扎实开展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本学期开学不久,课题组的杨文萍老师参加了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培训学习,并将学到的宝贵经验及时在学校课题组进行了分享。(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本学期更换了教室内的名人名言,教室两侧的墙面上都有与读书有关的名言,更好的利用了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还开辟了好书推荐专栏。除此之外,利用开家长会之际,我还向全班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希望家长朋友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孩子一起读书,重温童年,创造书香型、学习型家庭。2、发挥好教师榜样的力量。学生都有向他性,更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要多读书,与学生们共读一些书籍,这样师生之间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教师的读书感受会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索的欲望。(三)加强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选好书。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带领学生熟读配套的情感读本,这样不仅方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通过多种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逐渐中品味到了书的魅力。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表达方式。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并指导学生做好有效的摘抄。指导学生摘抄时可作如下分类:词汇类、片段类、常识类、书籍类。记录阅读过的书籍,作者及简单的感想、优秀范文类。每次单元习作中,都有一些优秀范文,要求摘抄。(四)上好群文阅读课对于群文阅读教学,课题组老师完全是一片茫然,上学期,陈小梅老师的培训给我们指明了教学方向。课题组的刘娟、杨文萍老师上了赏月认识诗歌的群文阅读研讨课,在这次研讨活动中,有幸请到了陈小梅老师到我校进行指导,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们承担的课题工作得到了教科所领导的大力认可,同时在专家的点评指导下,我课题组的老师们也成长了不少。(五)加强写作指导和交流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作文活动和写作展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步一个新台阶。注重课堂的随笔,保证每位学生每周完成习作或日记两篇。同时重视习作的修改训练,习作或日记的选材侧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身边取材,写身边的、熟悉的人或事。并针对我班情况进行习作状况调查。加强课文课堂的训练。如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积累,同时课内仿写是我们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的训练手段,抓住一些课文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仿照课文完成习作,这样一来既降低学生习作难度,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片断训练是写好习作的坚实基础,所以平时我们会让学生多观察,多做,勤记录,写自己的真实情感,把片断写具体详细,并要求用上好词佳句。而且如果遇到好的素材我会及时进行练笔指导。(六)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教师和谐奋进,全组教师刻苦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互相协作,互相研讨,新老教师“联”起来,骨干教师“亮”起来,全员“动”起来,老师们逐渐由“教书匠”向“学者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七)作品集的制作,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记录。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收集孩子们优秀的作品汇成精品集,极大鼓舞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每周都要看看自己的作文有没有“中奖”,目前我们共制作习作集三本,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三、课题取得的现阶段成果课题进行到现在,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将一些成功之处汇报如下:(一)、学生的积累意识增强。我们要让学生的习作走进生活,鼓励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体味生活,勤于记录生活。例如,我们曾出过这样的习作题:“找秋天”、“走进书店”、“到超市转一转”等,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点点滴滴写下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就写几句,这些自然成为以后作文时很好的素材,学生现在养成了随时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二)、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从实行课题以来,老师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外书,并且在课堂上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学习写作方法。在上个月末,就学生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主动习作等情况对家长及孩子分别做了一个调查。经过调查分析,学生加上平日的课堂作文、随文练笔以及日记,学生的写作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习作水平也提高的很快,更可喜的是孩子们愿意动笔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情写下来,在屡次的语文质量分析会上,我们课题组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一致肯定,这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成绩。四、下阶段研究计划1、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开展“读书之星”、“ 写作之星”的评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写作热情。3、开设课外阅读专题课。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拟开展课外阅读专题课,好书推荐课,阅读交流课,方法指导课,朗读欣赏课,成果展示课,使学生读书有法可循,不断在探索和总结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模式,不断丰富和充实我们的研究内容。4、在研究中加强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认识,提高研究活动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