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8月招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21679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8月招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8月招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8月招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8月招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1.学校体检,小明参加了一些项目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质量50kg B. 1min心跳75次C. 体温37 D. 身高160dm【答案】D【解析】【详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A选项正确。B、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5次;B选项正确。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C选项正确。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左右;D选项错误。本题选记录错误的故选D。【点睛】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2.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 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 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D. 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答案】D【解析】物体做机械运动,选取不同参照时,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即对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A错D对;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是不能选自身作为参照物,所以B错;研究机械运动一定要选取参照物,C错。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和描述方法。3.3.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光学原理正确的是( )A. 夜晚水面上月亮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 望远镜和显微镜上都有目镜,这是利用了凹透镜成像C. 爷爷佩戴老花镜读书看报,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聚光作用D.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结构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而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凸透镜的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老花镜(也叫远视镜)都要利用凸透镜。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详解】A、夜晚水面上月亮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故B错误。C、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D、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凸透镜的应用等多个知识点。4.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三个冲程,缺少的一个冲程的名称及顺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吸气冲程,应在甲图之前B. 压缩冲程,应在甲、乙图之间C. 做功冲程,应在乙、丙图之间D. 排气冲程,应在丙图之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读出图中三个冲程的名称即可找出应补充冲程的名称甲图进气门打开、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上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乙图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丙图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在乙和丙之间补充做功冲程故选C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5. 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 6N,水平向右 B. 6N,水平向左C. 4N,水平向左 D. 4N,水平向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选D6.6.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A. 1.7510kg/mB. 1.210kg/mC. 1.1610kg/mD. 1.010kg/m【答案】B【解析】水装满瓶子的时候,水的质量为m水=1.5kg0.25kg=1.25kg,所以水的体积为V水=m水水=1.25kg1103kg/m3=1.25103m3,即瓶子的容积为V=1.25103m3;当装满液体时,液体质量为m=1.75kg0.25kg=1.5kg,所以液体密度为液体=mV=1.5kg1.25103kg/m3=1.2103kg/m3。故选B。点睛: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减去瓶子质量即为液体质量,液体和水装满瓶子时,水的体积等于液体体积,也等于瓶子容积,水的密度是已知量,通过V=m算出水的体积,进而也就知道了液体体积,最后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即可求液体密度。7.7.下列图象中属于玻璃凝固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玻璃是非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温度要不断变化。A、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对晶体凝固图象的分析,在分析时通过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熔化还是凝固图象;根据是否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判断晶体还是非晶体。8.8.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 B. 电阻R1的阻值是20C.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 D. 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4V【答案】B【解析】【详解】A、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象可知,A为滑动变阻器R2的U-I关系图象,B为电阻R1的U-I图象,故A错误。B、由图乙中的B线(R1的I-U)可知,当R1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R1的电阻:R1=U1I1=4V0.2A=20,故B正确。C、由图甲可知,当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中的A线(R2的I-U)可知,通过R2的最小电流为0.2A,此时R2两端电压为14V时,则R2的电阻:R2=U2I2=14V0.2A=70;故C错误。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U-I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R1两端的电压U1=4V,R2两端的电压U2=1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1+U2=14V+4V=18V,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明白电路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还要会看U-I关系图象。在电学中,有些题目的信息是通过图象给出的,所以要会读电路图中的信息和U-I图象中的信息。9.9.如图所示,木块重20N,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水平拉力F=3N,不计滑轮重及轴摩擦,在木块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0.4m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8m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C. 拉力F所做的功为2.4JD.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4W【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示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木块=20.4m=0.8m;故A正确。B、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f,滑轮组的拉力作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nF=23N=6N;故B正确。C、拉力F所做的功W=Fs=30.8m=2.4J;故C正确。D、由v=st,可得木块的运动时间t=s木块v=0.4m0.2m/s=2s,拉力F做功的功率P=Wt=2.4J2s=1.2W;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绳子自由端的移动距离、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拉力的功及拉力的功率,考查的问题较多,根据图示找出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10.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A.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B. 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C.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D.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答案】D【解析】A.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发声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 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故B正确;C.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取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故C正确D.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11.11.科研人员研制的少儿“发电鞋”如图所示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少儿走动时,会驱动磁性转子转动,线圈中产生电流,使得彩灯闪烁,提高了安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电鞋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原理制成的B. 发电鞋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发电鞋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D. 发电鞋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制成的【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人在行走时,人体带动磁铁运动,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发电鞋”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D错误,C正确;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消耗机械能,得到电能,发电鞋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故选C。12.12.下列有关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A. 引入光线来研究光的传播路径特点,是理想模型法B. 找出镜面反射和慢反射的异同点,用的是比较法C. 用总电阻替代串、并联的部分电阻,用到的是类比法D.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探究实验中,通过测量拉力大小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转换法【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所谓“转换法”。【详解】A、“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引入光线”把光的传播路径看成一条带方向的直线(模型),是模型法,故A正确。B、“研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和不同”通过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现象来研究,是比较法,故B正确。C、研究串并联电阻关系时,引入“等效电阻”概念,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C错误。D、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探究实验中,通过测量拉力大小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采用的方法是转换法,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的几种探究方法,进而让同学们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二、填空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13.13.在发生地震或者矿难事故时,埋在废墟或矿井中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水管发出求救信号比直接呼救的效果好,其原因是_。【答案】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解析】【详解】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发生地震时候,埋在废墟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水管发出的求救信号比直接呼救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14.14.博物馆在整理古籍书本时,为防止书页破损,通常先给古书充电,使书页间自动分开,这种方法是应用了_的原理。【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给古书充电,使书页带上同种电荷,这样它们就能自动分开了。【点睛】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5.15.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反应物的内能,反应物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选填“快”或“慢”).【答案】热传递、快【解析】试题分析: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反应物的内能,反应物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考点定位】内能及其利用16.16.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答案】力的作用点【解析】【详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底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到,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作用点有关。【点睛】正确理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17.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很多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做出的贡献,如:奥斯特发现了_,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_最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约为1. 013l05帕。【答案】 (1). 电流的磁效应; (2). 托里拆利【解析】【详解】奥斯特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他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较精确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在1.013l05帕左右。【点睛】物理学史一直是考试中的热点,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可以使我们了解科学家的贡献,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18.18.某同学郊游时,用0.5h走完1.4km的路程,休息0.5h后,再用0.5h走完1.3km的路程,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km/h,即_m/s。【答案】 (1). 1.8; (2). 0.5【解析】【详解】该同学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t=0.5h+0.5h+0.5h=1.5h;在1.5h所通过的路程:s=1.4km+1.3km=2.7km;全程的平均速度:v=st=2.7km1.5h=1.8km/h=0.5m/s.【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运算,要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切记计算某段路的平均速度时,中途休息的时间要算上。19.19.如图所示,将灯L1、L2按甲、乙两种方式接在电压均为U的两个电路中。L1在甲、乙两个电路中的电功率分别为4 W和25 W,设两灯泡的电阻不变,则L1、L2两灯泡电阻之比为 ;甲、乙两电路总功率之比为 。【答案】2:3;6:25【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灯L1的功率P1=U12/R1,乙图中,灯L1的功率P1=U2/ R1,P1/P1 =(U12/R1)/(U2/R1 )=U12/U2=4W/25W ,U1/ U =2 /5;在甲图中,灯L2两端的电压为U2,两灯串联,U2/U =3/5 ,U1/U2=2/3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即 U1/R1=U2/R2,U1/ U2=R1/R2 =2/3;在甲图中消耗的总功率P甲=U2/(R1+R2),在乙图中消耗的总功率P乙=U2/R1R2/(R1+R2),P甲/P乙=U2/(R1+R2)/U2 /R1R2/(R1+R2) =R1R2/ (R1+R2)2=23 /(2+3)2=6/25。考点:欧姆定律;电功率三、作图、实验探究题(共5道题,除作图外其它每空1分,共20分)20.20.在图中画出光线a和b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O为光心,F为焦点)。【答案】【解析】【详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根据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点睛】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1.21.市面上流行一种微型电风扇,有快、慢两档,由一节干电池供电。请用电动机符号M、单刀双掷开关符号:(中间黑色金属片可分别向上、向下接通上下两个接线柱)和两个定制电阻 (R1、R2)、导线、电源在虚线框内画出微型电风扇的电路图。【答案】【解析】【详解】由题意,可以通过开关转换改变电路中电阻,改变通过微型电风扇的电流,从而达到微型电风扇要有快、慢两档的目的。为了保护电风扇开关接不同接线柱时,分别使一个电阻和两个电阻与电风扇串联,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电路图的设计,要根据用电器的工作情况,熟悉单刀双掷开关的使用方法。22.22.如图所示,小明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实验过程中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关系;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3)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明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答案】 (1). 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 到平面镜的距离; (3). 大小; (4). A; (5).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6). 不变; (7). 用手电筒照亮跳棋【解析】【详解】(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3)像与物大小相同,即使物体在远离镜子,像的大小也与物大小相同;(4)平面镜成像时,成像物体越亮,环境越暗,物体成像越清晰。因此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棋子反射出的光线增多,棋子成像更清晰。【点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做题过程中注意总结。23.23.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依次读出甲、乙、丙、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四个图中_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石块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等于_。依据测量物理量,如果满足关系式_,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后两个空用测力计示数表示)【答案】 (1). 甲乙; (2). F4-F3; (3). F1-F2=F4-F3【解析】【详解】(1)根据称重法可知:甲、乙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F1-F2;(2)丙、丁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G排=F4-F3;(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相等,所以如果F1-F2=F4-F3成立,则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点睛】本题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关键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掌握其测量的顺序。24.24.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灯泡的电阻。开关闭合后,逐渐移动滑片,并依次记下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表示数实验记录如下表:表中空格中的数值为_。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通过计算发现,灯泡在亮度不同时电阻不同,原因可能是_。由此可以推断,家庭电路中,在灯泡刚接通瞬间,灯泡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_,灯泡容易_。【答案】 (1). 2; (2). 0.7; (3).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 大; (5). 烧坏【解析】【详解】空格中的数值R=UI=0.1V0.05A=2;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2.5V0.28A=0.7W;灯泡在亮度不同时电阻不同,原因可能是灯丝的电阻有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家庭电路中,在灯泡刚接通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R小,根据P=U2R可知,此时灯的实际功率偏大,灯容易烧坏。【点睛】本题测灯的电阻,考查电阻及功率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15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答案不给分)25.25.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A打捞上来,物体A的密度为9.0103Kg/m3,体积为100dm3。在5000N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2s内匀速竖直上升2m(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g=10N/Kg。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2)拉力F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1000N (2)10000W (3)80%【解析】【详解】(1)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为: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0010-3m3=1000N;(2)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S=2h=22m=4m,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为:W总=FS=5000N4m=xx0J,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P= W总/t=xx0J/2s=10000W (3)物体A的重力G为:G=mg=物gV物=9.0103Kg/m310N/Kg10010-3m3=90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用/W总100%=(G-F浮)h/FS100%=(G-F浮)/2F100%=(9.0103N-1.0103N)/25000N100%=80%【点睛】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要求灵活运用相关公式求解26.26.如图所示是某品牌饮水机的简化电路图,S是温控开关,S是温控开关,饮水机的铭牌参数 如图表所示求: (1)初温为20的一满箱水,用此饮水机将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至少需加热多长时间?C水=4.2103J/(kg) (2)电阻丝 R0 的阻值多大?在加热状态下 R01s内产生的热量多大? 【答案】(1)t=672s;(2)44J【解析】【详解】(1)水需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kg(100-20)=6.72105J根据W=Q=Pt至少需要加热时间:(2)当开关S接触c点时,饮水机为保温状态,电路中只有电阻R0,根据得 加热状态下1s内R0产生的热量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电热公式、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分清饮水机处于不同状态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