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小期末考试(期末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2039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小期末考试(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小期末考试(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小期末考试(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小期末考试(期末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与其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都一样B钠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C将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后,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Na2O2与H2O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2分类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B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B. 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D. 与足量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SO2气体和 SO3气体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 密度比为 B. 物质的量之比为 C. 体积比为 D. 原子数之比为 5.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Fe3+、SCN-、Cl- B.Fe3+、K+、OH-、SO42- C.Fe2+、 K+、Cl-、MnO4- D.Na+、H+、 SO42-、CO32- 6.已知离子的还原性顺序为I-Fe2+Br-Cl-,则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A. B. C. D.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和水反应:B. 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D. 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8.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亚铁离子可将其氧化为一种常见的高效水处理剂,化学方程式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氧化性:B. 只作还原剂,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 由反应可知每3mol完全反应时,反应中共转移12mol电子D. 处理水时,不仅能杀菌消毒,还能起到净水的作用9.向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至过量,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V(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原混合物中nB. 横坐标轴上p点的值为90C. b点时溶质为D.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 10下列实验过程不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泼性分別向两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烧杯中加入打磨过的同样大小的镁片和铝片,比较反应现象C比较Fe3+和I2的氧化性强弱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溶液变蓝色D检验NaHCO3 与Na2CO3 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11.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其水溶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反应中NaClO表现还原性B. 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C. 氯气有毒,在通风橱中制备氯气可以消除氯气的污染D. 将通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HCl、固态AgCl均不导电,所以HCl、AgCl是非电解质B. 、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均是电解质C.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13.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B- + Z2 = B2+2 Z - 2A2+ + B2 = 2A3+ + 2B-2XO4- + 10Z - + 16H+ = 2X2+ + 5Z2 + 8H2O,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要除去含有 、和混合溶液中的,而不氧化和,应加入B.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 是 的氧化产物, 是 的还原产物D. 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 14.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w=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w=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指定书签。15.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能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为小苏打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再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产生的是小苏打16.将含有O2和CH4的混合气体置于盛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不断用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压强为零(150),将残留物溶于水中,无气体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 B残留物只有Na2CO3C原混合气体中O2与CH4的体积比为11 D残留物只有Na2CO3和NaOH17.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B.12 C.13D.1418.某稀溶液中含有4 mol KNO3和2.5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 mol Fe,充分反应(已知NO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 L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C所得溶液中c(NO)2.75 molL1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第II卷(非选择题)19.(10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Na2O2与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7.8gNa2O2固体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个(2)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到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写出铁与水反应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_;20(14分)电解I(6分)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氯气(Cl2)、烧碱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 2H2O=2NaOH Cl2 H2(1)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题干中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是_。(2)电解食盐水的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氧化产物是_。(8分)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1)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_(3)每生成1 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_mol,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_mol21.(10分)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_。(2)电子工业用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溶液组成的测定:取50.0 mL待测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21.525 g白色沉淀,则溶液中c(Cl-)=_molL-1。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A.观察溶液是否呈浅绿色B.取适量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C.取适量溶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22.(12分)某化学小组按如图所示实验流程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其中B为一种紫红色金属,C为红棕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A与B反应迅速,实验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气体放出的快慢及多少,则装置可以选择的装置为_。(2)实验时在装置中加入B后,在加入A之前需向整套装置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该操作的目的是_。(3)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通过实验可得出: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_(填“强”或“弱”),判断的依据是_。(5)小组内有同学指出该流程中装置可有可无,你认为装置是否需要_(填“是”或“否”),理由是_。小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5 CDDAC 6-10 CDCAD 11-15 DCAAC 16-18 DCB19.(1)2Na2O2+2CO2=2Na2CO3+O2 0.1Na(2)2H SO42- Ba2 2OH = 2H2O BaSO4(3)Ca2+ + HCO3- + OH- =CaCO3+ H2O (4)3Fe + 4H2O =Fe3O4+ 4H220.I2NaCl2H2O2NaOHCl2H2(2分)(桥未标出)2Cl2H2O2OHCl2H2 (2分)(2)氢元素(或H)氯气 (或Cl2)(每空1分)(1)Fe2+ 和S2O32- (2) 4 4 (3) 0.521.(1)用平行光照射两种分散系(或丁达尔效应)(2)2Fe3+Cu2Fe2+Cu2+ (3)Fe3+、Fe2+、Cu2+ 3 B22.(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D(2)排出系统内的氧气,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 (3)3NO2+H2O2HNO3+NO(4)强(1分)浓硝酸能将NO氧化为NO2,而稀硝酸不能(1分)(5)是(1分)装置可吸收尾气NO、NO2,防止环境污染(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