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无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7547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无答案)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F19 Cl35.5 Br80 I127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黄白第十大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B 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硫磺熏制过程C 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D “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 g氯化钠晶体用量筒量取23.10 mL溴水用蒸发皿高温灼烧石灰石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A B C D 3下列各种仪器: 漏斗 容量瓶 滴定管 分液漏斗 天平 量筒 胶头滴管 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 C D 4下列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O和C2H6 B 等体积、等密度的CO2和N2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等压、等体积、等质量的N2和CO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温常压下,48g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B 1.7g NH3含有的质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和氢气的混合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 1L 0.1 mol/LCH3CH2OH水溶液中含H原子数目为0.6NA6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p(Ne)p(H2)p(O2) B p(O2)p(Ne)p(H2)C p(H2)p(O2)p(Ne) D p(H2)p(Ne)p(O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 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B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C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重新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 将饱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制得氢氧化铁胶体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NaHCO3H=NaH2OCO2B 向MgCl2溶液中加一小块钠:2Na2H2O=2Na2OHH2C 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的AlCl3溶液:Al34OH=AlO2H2OD 向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pH=l 的溶液中:Na+ 、NH4+、I-、N03-B 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S2-、SO42-C 在无色溶液中:Al3+、Cu2+、SO42-、Cl-D 使酚酞试液变浅红色的溶液中:C032-、Cl-、 Na+ 、K+11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Cu2、Ba2、Al3、CO32、Cl、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1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给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照这种理论下列物质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 )A NaOH B HCl C NaH2PO4 D Fe2O313取3.5 g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取2.5 g该金属投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24 B 40 C 56 D 651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 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B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15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 mol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原溶液中n(Fe2):n(I):n(Br)3:1:216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 5.4 g B 3.6 g C 2.7 g D 1.6 g17现有44g Mg、Al、Zn、Fe多种活泼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与体积为1L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处理后得到无水硫酸盐14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22,4 LB 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C 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40gD 无法进行A、B、C选项的计算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 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 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D 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19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 Na2SiO3 B Na2CO3、Na2SiO3C Na2CO3、SiO2 D SiO220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成硅芯片、光电池、光导纤维等B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C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不溶物生成,实验室可用该方法制备硅酸D “硅胶”由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制得,常用作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21寿山石主要成分为叶蜡石,叶蜡石组成为Al2O34SiO2H2O,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寿山石雕刻作品要避免与酸、碱接触B 寿山石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含有不同形态的金属氧化物C 潮湿的空气可能导致寿山石作品表面溶解变质D 置于干燥空气中可能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脱水变质22实验室既可用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时反应制备Cl2,也可用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B 制备Cl2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只需要使用氧化剂与还原剂C 用排气法收集不需要利用其他试剂就能确定集气瓶中已收集满气体D 用足量MnO2与含有4 mol HCl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2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A A B B C C D D24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B 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C 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D 原溶液中c(Br-)=0.4mol/L25气凝胶是一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世被称为“固态烟”,非常坚固耐用,它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几千倍的压力,最高能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绝热性能十分优越,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 二氧化硅耐所有的酸和碱D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 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 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 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 丁装置:先从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口进气,可收集氢气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C12具有强氧化性B 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C 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查C12是否泄露,体现了氨的还原性D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28下列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不发生分解的是A HClO B KCl C AgBr D HNO329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1NAB 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C 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D 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30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D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二、综合题31溴被称为“海洋元素”。已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实验室模拟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为:步骤1:将海水蒸发浓缩除去粗盐;步骤2:将除去粗盐后的母液酸化后,通入适量的氯气,使Br转化为Br2;步骤3:向步骤2所得的水溶液中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入盛有二氧化硫水溶液的容器中;步骤4:再向该容器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Br转化为Br2;步骤5:用四氯化碳萃取溴单质,经分液、蒸馏得粗溴。(1)步骤3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步骤2中已经制得了溴,还要进行步骤3和步骤4的原因是_。(3)步骤5中萃取和分液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4)用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精制粗溴。反应过程中需要对A容器加热,加热的方法是_。图中冷却水应从B的_口进入(填“a”或“b”)。C中加冰的目的是_。32(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数之比为_;氧原子数之比为_。 (2)标准状况下,1.7 g NH3的体积为_L,它与标准状况下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3)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4)一储气瓶真空时质量为500 g。标准状况下,充满氧气后质量为508 g,装满某气体X后总质量为511 g。则该储气瓶的体积为_L,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3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资料查阅)(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e(填操作的编号)。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b熄灭酒精灯,冷却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d点燃酒精灯,加热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探究反思)(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黄白第十大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B 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硫磺熏制过程C 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D “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A、曾青涂铁是一种可溶性铜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金属铜的过程;B、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C、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D、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蒸发结晶得到;【详解】A、曾青除铁,铁赤如铜,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铁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由题意可知,题中描述的是制备黑火药的过程,故B错误;C、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C正确;D、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煎炼得之主要利用蒸发结晶,故D正确;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 g氯化钠晶体用量筒量取23.10 mL溴水用蒸发皿高温灼烧石灰石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A B C D 在实验室量取液体时,因为量程太大,会使区分度增大,而加大误差;量程太小,需量取多次,也会加大误差,采用就近原则,所以不能用50mL量筒量取5.2mL稀硫酸,错误;苯和四氯化碳能相互溶解,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错误;托盘天平精确到0.1g,故可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g氯化钠晶体,正确;量筒只能读数到0.1mL,不能用量筒量取23.10 mL溴水,错误;应该用坩埚高温灼烧石灰石,错误;配制250mL 0.2mol/L的NaOH溶液可用250mL容量瓶,正确;答案选A。3下列各种仪器: 漏斗 容量瓶 滴定管 分液漏斗 天平 量筒 胶头滴管 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 C D 常用物质分离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根据各种分离方法来选择所需仪器【详解】漏斗可用于过滤,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故正确;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故错误;滴定管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故错误;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仪器,故正确;天平是称量药品质量的仪器,故错误;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故错误;胶头滴管是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仪器,故错误;蒸馏烧瓶是用于蒸馏实验的容器,蒸馏是一种分离物质的方法,故正确;故选C。4下列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O和C2H6 B 等体积、等密度的CO2和N2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等压、等体积、等质量的N2和CO根据N=nNA进行解答【详解】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O和C2H6,原子个数比为 ,故A错误;B、等体积、等密度的CO2和N2,质量相等,原子个数比为,故B错误;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压强不等,分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等质量的N2和CO,物质的量相等,都是双原子分子,故D正确,故选D。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温常压下,48g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B 1.7g NH3含有的质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和氢气的混合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 1L 0.1 mol/LCH3CH2OH水溶液中含H原子数目为0.6NAA、48gO2的物质的量为 ,一个氧气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因此1.5mol氧气中含有3mol氧原子,即3NA个氧原子,故A正确;B、1.7g NH3的物质的量为,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因此0.1mol氨气中含有1mol质子,即NA个质子,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和氢气的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即分子数为0.5NA,故C正确;D、CH3CH2OH和水中都含有氢原子,因此1L 0.1 mol/LCH3CH2OH水溶液中含H原子数一定大于0.6NA,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气体物质的量时应注意是否为标准状况,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6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p(Ne)p(H2)p(O2) B p(O2)p(Ne)p(H2)C p(H2)p(O2)p(Ne) D p(H2)p(Ne)p(O2)本题依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及结合V=m/、n=m/M得到的变形式PM=RT,据以上规律分析解答。【详解】Ne的摩尔质量为20g/mol,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根据PV=nRT,温度和体积相等的情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的大小成正比,又n=V/M可知物质的量大小与摩尔质量大小成反比,故这三种气体的压强从大到小为:p(H2)p(Ne)p(O2);正确选项D。【点睛】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可借助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解答过程中注意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 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A、淀粉和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A错误;B、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选项B错误;C、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选项C错误;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能区别溶液和胶体,选项D正确。答案选D。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B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C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重新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 将饱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制得氢氧化铁胶体A、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故A正确;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导致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小,因此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故B错误;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重新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所加蒸馏水体积偏大,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D、将饱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点睛】制备一定量物质的量的溶液误差分析,最根本的判断依据为 。一、称量误差分析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生锈。(m偏大,c偏高);调整“0”点时,游码在大于0的位置。(m偏小,c偏低);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m偏大,c偏高);二、配制过程误差分析。称好后的药品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在烧杯外。(m偏小,c偏低);溶解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偏小,c偏低);转移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偏小,c偏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m偏小,c偏低);溶解时放热,且未冷却至室温(20)(V偏小,c偏高);溶解时吸热,且未恢复到室温(20)(V偏大,c偏低);在定容时,仰视读数(V偏大,c偏低),俯视读数(V偏小,c偏高);在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V偏大,c偏低);加水至刻度线后,摇匀过程中,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无影响);洗涤容量瓶后,未干燥,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三、俯视、仰视的分析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NaHCO3H=NaH2OCO2B 向MgCl2溶液中加一小块钠:2Na2H2O=2Na2OHH2C 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的AlCl3溶液:Al34OH=AlO2H2OD 向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A、NaHCO3应拆写为离子形式;B中OH与Mg2反应,有Mg(OH)2沉淀生成;C、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的AlCl3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氯化钠;D、电荷不守恒。【详解】A、NaHCO3应拆写为离子形式,故A错误;B、OH与Mg2反应,有Mg(OH)2沉淀生成,故B错误;C、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的AlCl3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氯化钠,故C正确;D、电荷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pH=l 的溶液中:Na+ 、NH4+、I-、N03-B 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S2-、SO42-C 在无色溶液中:Al3+、Cu2+、SO42-、Cl-D 使酚酞试液变浅红色的溶液中:C032-、Cl-、 Na+ 、K+【解析】分析:A.该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I-、N03-离子间能反应;B.次氯酸根离子、硫离子与H+反应;C.铜离子为有色离子;D.该溶液呈弱碱性,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在弱碱性溶液中能够共存。详解:A.PH=1的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H+ 、I-、N0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 H+、ClO-、S2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C错误;D. C032-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浅红色,C032-、Cl-、 Na+ 、K+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指定的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的问题。首先确定离子之间能否共存,再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离子能否共存。例氢离子存在时, I-、N03-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ClO-、S2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都不能共存。铜离子为有色离子与无色的条件不符,不能共存。11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Cu2、Ba2、Al3、CO32、Cl、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存在Cu2,在溶液中加入金属Al,发生反应只放出氢气,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则不存在CO32、OH、NO3,若为碱性,则不存在H、NH4+、Al3。【详解】Cu2在溶液中为蓝色,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u2。能与铝粉反应放出H2,则溶液中含有H或OH。若溶液中含有H,则不含CO32、OH、NO3,一定含有Cl,可能含有NH4+、Ba2、Al3。若溶液中含有OH,则不含H、NH4+、Al3,结合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Ba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O3,综上所述,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涉及离子反应和种类的判断,解题时要把握溶液无色以及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特点,特别注意铝与硝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为易错点。1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给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照这种理论下列物质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 )A NaOH B HCl C NaH2PO4 D Fe2O3分析:本题考查两性物质的概念,注意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解题,理解质子理论的实质是关键。详解:质子是氢离子。A. NaOH 结合氢离子,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故属于碱,故错误;B. HCl能电离出氢离子,属于酸,故错误;C. NaH2PO4能电离出氢离子也能结合氢离子,故属于两性物质,故正确;D. Fe2O3能结合氢离子,属于碱,故错误。故选C。13取3.5 g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取2.5 g该金属投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24 B 40 C 56 D 65n(HCl)50g18.25%36.5g/mol0.25 molR2HCl=RCl2H2二价金属最大摩尔质量3.5g0.125mol 28 gmol1二价金属最小摩尔质量2.5g0.125mol20 gmol1所以,20Mr28。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1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 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B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化合物还可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故A错误;B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故B正确;C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C错误;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为化合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解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故D错误;故选B。15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 mol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原溶液中n(Fe2):n(I):n(Br)3:1:2【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图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及计算能力。还原性顺序:BrFe2I,根据化学图像、反应原理知,线段AB代表I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线段DE代表Br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A项正确;根据图像中消耗氯气的量可知,原溶液中n(I)2 mol,n(Fe2)4 mol,n(Br)6 mol,n(Fe2):n(I):n(Br)2:1:3,D项错误;n(FeBr2)3 mol,n(FeI2)1 mol,B项正确;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C项正确。16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 5.4 g B 3.6 g C 2.7 g D 1.6 g根据、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如果铝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体积是相等的,但由于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体积为甲:乙1:2,这说明铝与稀盐酸反应时盐酸不足,铝过量。若酸、碱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体积比是1:3,但由于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体积为甲:乙1:2,说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详解】根据铝粉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若在含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铝粉,产生的H2的体积之比为13。而题中产生的H2的体积之比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盐酸是过量的,而相对NaOH是不足的。100 mL 3 mol/L盐酸与足量铝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5mol,则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的氢气是0.3mol,根据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与NaOH溶液反应的铝粉应为0.2mol,质量为5.4 g;故选A。17现有44g Mg、Al、Zn、Fe多种活泼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与体积为1L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处理后得到无水硫酸盐14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22,4 LB 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C 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40gD 无法进行A、B、C选项的计算A、金属与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m(SO42)=140g44g=96g,则n(H2SO4)=n(SO42)=96g96g/mol=1mol。根据关系式H2SO4H2可知,n(H2)=n(H2SO4)=1mol,故V(H2)=1mol22.4L/mol=22.4L,故A正确;B、根据关系式H2SO4H2可知,n(H2)=n(H2SO4)=1mol,溶液体积为1L,则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B错误;C、m(H2SO4)=1mol98g/mol=98g,故硫酸溶液的质量为98/20%=490g,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可以计算氢气体积、硫酸物质的量浓度、硫酸溶液质量,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点睛】本题用到守恒的思想,44g Mg、Al、Zn、Fe多种活泼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与体积为1L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所有金属全部转化为离子与硫酸根结合,因此最终硫酸盐中的金属质量仍为44g,所以可以计算出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以此为突破口即可计算其他量。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 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 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D 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A.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氨水与Fe3和Al3均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C. Mg(OH)2不与烧碱反应,Al(OH)3溶于烧碱生成NaAlO2,再通入过量CO2又生成Al(OH)3;D. Al2O3与烧碱反应生成NaAlO2,MgO与烧碱不反应;【详解】A.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故A正确;B.氨水与Fe3和Al3均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不能用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故B错误;C. Mg(OH)2不与烧碱反应,Al(OH)3溶于烧碱生成NaAlO2,再通入过量CO2又生成Al(OH)3,所以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可以除去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故C正确;D. Al2O3与烧碱反应生成NaAlO2,MgO与烧碱不反应,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MgO中混有少量Al2O3,故D正确。【点睛】MgO是碱性氧化物,MgO能溶于酸,但不溶于碱;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向MgO、Al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19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 Na2SiO3 B Na2CO3、Na2SiO3C Na2CO3、SiO2 D SiO2将足量CO2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氢钠:2CO2Na2SiO32H2OH2SiO32NaHCO3。然后加热蒸干,碳酸氢钠易分解,则得到硅酸和碳酸钠,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然后再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硅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CO2,所以最后所得的固体物质是硅酸钠,答案选A。【点睛】明确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发生的后续反应,即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另外要注意二者物质的量的关系。20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成硅芯片、光电池、光导纤维等B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C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不溶物生成,实验室可用该方法制备硅酸D “硅胶”由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制得,常用作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答案选A。21寿山石主要成分为叶蜡石,叶蜡石组成为Al2O34SiO2H2O,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寿山石雕刻作品要避免与酸、碱接触B 寿山石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含有不同形态的金属氧化物C 潮湿的空气可能导致寿山石作品表面溶解变质D 置于干燥空气中可能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脱水变质试题分析:A能与酸碱反应,则寿山石雕刻作品要避免与酸碱接触,正确;B不同金属氧化物的颜色不同,则寿山石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含有不同形态的金属氧化物,正确;C潮湿的空气与A12O34SiO2H2O不反应 不溶解,不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表面溶解变质,错误;D置于干燥空气中,A12O34SiO2H2O发生风化,可能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脱水变质,正确。考点:考查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铝及结晶水合物的性质的知识。22实验室既可用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时反应制备Cl2,也可用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B 制备Cl2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只需要使用氧化剂与还原剂C 用排气法收集不需要利用其他试剂就能确定集气瓶中已收集满气体D 用足量MnO2与含有4 mol HCl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A、由信息可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则氧化性为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选项A正确;B盐酸在反应中作酸及还原剂,则需要使用氧化剂与还原剂、酸,选项B不正确;C、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则用排气法收集不需要利用其他试剂就能确定集气瓶中已收集满气体,观察黄绿色气体充满即可,选项C正确;D、浓盐酸变稀后不再与MnO2反应,生成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选项D正确。答案选B。2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A A B B C C D DA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B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见光分解,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C碳酸钾和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D氯化铁和铜反应 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详解】A、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促进盐的水解,溶液的碱性更强。因此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洗去油污,并不是碳酸钠可与油污直接反应,选项A错误。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有效成分Ca(ClO)2会发生反应产生的HClO不稳定,光照分解产生HCl和氧气,选项B错误;C、当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则二者的水解作用相互促进,使N元素以氨气的形式逸出因而肥效会降低,选项C正确。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是因为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把多余的Cu腐蚀掉,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等,掌握物质性质和反应实质是关键,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24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B 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C 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D 原溶液中c(Br-)=0.4mol/L【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还原性顺序分析,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溴离子,所以通入氯气亚铁离子先翻译,然后溴离子再翻译,通入1.12升氯气,即0.05摩尔,则产生了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摩尔,则根据氯离子浓度分析,溶液的体积为1L ,溶液中剩余的溴离子为0.3摩尔,假设溴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xmol,若溴离子参与反应,则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分析,x+(2x-0.3)=0.1 解x=2/15mol,而2/15摩尔的亚铁离子失去的电子为2/15摩尔,大于氯气得到的电子0.1摩尔,不符合题意,则说明溴离子没有参与反应,只有亚铁离子反应,则原溶液中亚铁离子为0.15摩尔,原溶液的浓度为0.15/1=0.15mol/L,反应的亚铁离子为0.1摩尔,生成铁离子0.1摩尔,剩余0.05摩尔,亚铁离子浓度为0.05/1=0.05mol/L,铁离子浓度为0.1/1=0.1mol/L,选B。考点:离子方程式的计算【名师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当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还原性强的先反应,强的反应完弱的才反应。当一种还原剂遇到两种氧化剂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25气凝胶是一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世被称为“固态烟”,非常坚固耐用,它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几千倍的压力,最高能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绝热性能十分优越,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 二氧化硅耐所有的酸和碱D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A、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导电,选项A错误;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选项B正确;C、二氧化硅可溶于强碱和氢氟酸,选项C错误;D、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选项D错误。答案选B。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 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 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 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 丁装置:先从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口进气,可收集氢气A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B橡皮管可平衡下方的压强与水的上方的压强;C加水观察右侧两管中液面,可检验气密性;D导管长进短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短导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详解】A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故A正确;B橡皮管可平衡下方的压强与水的上方的压强,则能使水顺利流下,故B正确;C加水观察右侧两管中液面,可检验气密性,图中装置利用液差法可检验气密性,故C错误;D导管长进短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短导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则从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口进气,可收集氢气,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题关键: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酸性比较、气密性检验、气体收集、实验技能等,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难点D,注意一套仪器的多种用法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C12具有强氧化性B 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C 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查C12是否泄露,体现了氨的还原性D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病毒变性而杀菌消毒、使有色物质褪色,故A错误;B、氯气溶于水的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氯化氢的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用硝酸银检验氯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C、浓氨水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从而可以检查是否有氨气泄漏,这个白烟就是氯化铵固体小颗粒,浓氨水将氯气还原成氯离子,同时又生成了铵盐,所以体现了氨的还原性和碱性,故正确;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氯水的性质。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因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所以氯水具有杀菌消毒和漂白的作用;因为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所以具有酸的通性;因为氯水中含有氯离子,因此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28下列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不发生分解的是A HClO B KCl C AgBr D HNO3A. HCl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A错误;B. KCl稳定性强,在光照条件下不分解,B正确;C. AgBr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单质溴和银,C错误;D. HNO3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D错误。答案选B。29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1NAB 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C 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D 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氯水,根据氯水中的微粒以及微粒性质分析解答。【详解】A、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NA,A错误;B、根据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可知该气体为氧气,B错误;C、氯水中的氯离子可与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C错误;D、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可使干燥的布条褪色,D正确。答案选D。30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