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456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在4个选项中,选最佳选项,并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对应区域)1.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时,在现今山东建立过齐和鲁两个诸侯国,因此山东号称“齐鲁”是源自分封制。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与这一称谓的起源无关,排除ACD项。2.“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认命吧。”下列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描绘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井田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故B项正确;A项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C项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排除;D项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点睛】“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是解题的关键。3.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王朝是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元朝【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为后世所沿用,B项正确。西周在地方推行的是分封制,排除A。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秦在汉之前,排除C。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排除D。点睛:本题以郡县制为切入点,关键是识记郡县制的相关史实即可知道答案。4.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高祖C. 宋太祖D. 明太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陈桥驿”“著黄袍”,可知是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太祖5.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元明清馆隋唐五代馆辽宋夏金馆魏晋南北朝馆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因此正确顺序是,故D项正确。6.老师经常告诫学生要“温故而知新”。这一告诫最早出自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温故而知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故B项正确;老子主张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A项排除;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故C项排除;庄子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故D项排除。【点睛】“温故而知新”是解题的关键。7.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科举制D. 民主制【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考试制度”“选举制度”中可知,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故A项排除;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故B项排除;民主制度是建立在人民主权概念之上由民主和民众组合而成的社会政治秩序和规则,故D项排除。8.“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第三种在航海上”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中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指南针,故B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中“第一种文字方面”的是印刷术,故C项排除;“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的是火药,故D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第三种在航海上”;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9.明清时期,成就最为突出的文学表现形式是A. 诗歌B. 赋C. 词D. 小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成就最为突出的文学表现形式是小说,故D项正确;A项是唐朝,排除;B项是汉朝,排除;C项是宋朝,排除。10.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由众多城邦组成。其中以实行民主政治而名垂青史的是A. 雅典B. 斯巴达C. 罗马D. 迦太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由众多城邦组成。其中以实行民主政治而名垂青史的是雅典,故A项正确;B项是贵族制,排除;CD项不属于古希腊城邦,排除。【点睛】“以实行民主政治”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1.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其中“凯撒”是A. 雅典将军B. 古罗马执政官C. 意大利旅行家D. 基督教神职人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撒”是古罗马执政官,公元前49年,执政官凯撒夺取政权,后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故B项正确;A项是古希腊的官职,故排除;CD项都不属于古罗马,排除。12.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中可以分析出,“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BCD项都不符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13.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故B项正确;AC项都没有攻入北京,排除;D项是1900年,晚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点睛】关键信息“中国皇宫文物”。14. 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清日战争、清日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因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15.“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的“人无贵贱皆兄弟”“铲除鞑虏建天国”来判断应为太平天国运动。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16.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 天朝田亩制度B. 资政新篇C. “扶清灭洋”D. “三民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资政新篇,故B项正确;A项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排除;C项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是1905年,晚于资政新篇,排除。17.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出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红军长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中国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激起了中国群众的强烈不满,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出国贼”等口号,故B项正确;A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排除;C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的,排除;D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排除。18.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A. 东北地区B. 平津地区C. 淞沪地区D. 西北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故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东北地区,因此A项正确;BCD项都晚于东北地区,排除。19.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次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武汉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战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役是指1940年百团大战,故D项正确;A项是1937年,排除;B项是1938年,排除;C项是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排除。【点睛】“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战场”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20.“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伟大的革命”是A. 英国宪章运动B. 法国巴黎公社C. 俄国二月革命D. 俄国十月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可知,这场“伟大的革命”是指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故D项正确;A项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B项是1871年,排除;C项是1917年3月,排除。【点睛】“1917年11月7日”是关键时间点。21.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王刚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A.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B. 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保障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时期;因此,“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都属于思想文化,故BCD项排除。22.“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改变了内陆交通面貌的是A. 飞机B. 火车C. 汽船D. 汽车【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发明火车促使内陆交通改变,B正确;A和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C属于海洋交通。23.“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人向往的幸福生活。“电灯电话”这类用品出现于A. 古代中国B. 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新技术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灯电话”这类用品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它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故C项正确,A项排除;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B项排除;新技术革命是指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故D项排除。24.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 20世纪初,德国采取了A. 布匿战争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科索沃战争D. 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故B项正确;布匿战争是公元前264前146年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故A项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C项是20世纪90年代,排除。25.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和平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D项正确;A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符合“和平统一”,故A项排除;B项是改革开放,也不符合“和平统一”,排除;C项是民族政策,不符合“和平统一”,排除。26.科技文明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思考、实验和不懈追求的结果。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A.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B. 达尔文进化论C. 爱因斯坦相对论D. 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定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思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7.春联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A.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 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C. 总路线大方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D. 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的是新中国建立,故排除;B项是一五计划期间,排除;C项是大跃进时期,排除;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符合题意。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赋予农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的是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对外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农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故C项正确;A项是1953-1956年,排除;B项是1958年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废除,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农村的改革,故D项排除。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A. 反法西斯联盟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华沙条约组织D. 欧洲联盟【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遏制苏联”“军事政治集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北约组织,故B项正确;A项是二战期间形成的,排除;C项是以苏联为主导的,排除;D项是1993年成立的,不是“以美国为首的”,排除。【点睛】“遏制苏联”“军事政治集团”是关键。30.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国“脱欧”指的是英国退出A. 欧洲B. 欧元区C. 欧洲联盟D. 欧洲共同体【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2017年3月16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脱欧”指的是英国退出欧洲联盟,故C项正确,A项排除;英国一直没加入欧元区,故B项排除;D项是19671993年,排除。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把答案写到答题卡对应区域)31.李宏宇同学在历史笔记中写下多条学习心得。阅读下列心得,回答问题。历史很有趣,借助图片,可以认识许多历史史实。比如,看到下列图片就能想起相关的历史事件。(1)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既要记,也要悟,悟出其中道理,方能触类旁通。比如,欧洲曾出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其他国家,如中国、日本、俄国也会有“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2)写出中国、日本、俄国出现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历史是人类的活动,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了社会变化的细节。比如哥伦布、瓦特、林肯等。(3)写出上述三人的主要事迹。【答案】(1)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抗日战争胜利。(2)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各个事件和人物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详解】(1)观察图,“攻占巴士底狱”可知,这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观察图,“列宁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可知,这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观察图,“日本签订投降书”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2)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说明中国、日本、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3)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2.碑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泰山,随行群臣刻石立碑,歌颂始皇功德:“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德”。材料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参选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了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材料三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八福巨大浮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渡江战役是其中的三幅。(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说明其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理由。【答案】(1)功德: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车轨;修驰道灵渠长城;移民边疆、北击匈奴)。(具体史实答出两项即可)(2)原因:领导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捍卫民主,拒绝做国王和再次连任总统(建立了民主的联邦共和国,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主持制订1787年宪法。(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无产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任选两个事件回答即可)【解析】【详解】(1)从材料“初并天下,罔不宾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统一中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政权等方面回答。(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赢得国家独立,建立共和政体,制定资产阶级宪法等方面回答。(3)根据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渡江战役三个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