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基础).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2099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基础)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个2分,共计60分)1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其分封的对象包括 () 王族 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平民A B C D2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3.秦朝建立地方行政制度的措施是()A建立皇帝制度B废分封,立郡县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4.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管理行政事务的官员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宗正5.皇帝制度是下列哪一个朝代确定的()A西汉 B宋朝 C秦朝 D唐朝6.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史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7.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8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能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刺史 B郡守 C州牧 D 丞相9“立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0.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确立和废止的起止年代分别是()A.春秋和元朝 B.秦朝和清朝 C.西汉和清朝 D.秦朝和明朝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可以表现为三个阶段()A.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B.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C. 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D.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1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卢沟桥事变 B虎门销烟 C三元里抗英斗争 D台湾保卫战13“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C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14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 )A .赔款2亿两白银 B.开发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C.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16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B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C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17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18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主要是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B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确定邓小平为党的领导人D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首先成功地运用于解决()A西藏和平解放问题 B香港回归问题C澳门回归问题 D台湾问题21.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B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 C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2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会议23右图是在联合国某次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听到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时开怀大笑的情景。这次会议是()A联合国青年大会 B联合国粮食大会C联合国气候大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24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创了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其重大外交成就有()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 A B C D2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26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表明了希腊公民的()A自私性B集体性 C私有化 D至高无上的特点27梭伦在诗中写道: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这反映了梭伦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即()A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B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C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D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28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该时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五百人会议 D公民大会29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生“成文法”,可以说是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使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A产生公民法 B汇编成民法大全C形成万民法 D制定十二铜表法30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4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材料二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依据材料一回答该诗中反映了辛亥革命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6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哪些原则?(4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从此,新中国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分)材料二 图一建国初期国际形势 图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有哪些?(3分)材料三周恩来访问印度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印会谈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2分)它的提出有何意义?(2分) 33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哪些?(2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材料二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伯里克利(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伯里克利指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6分)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3)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什么思想?(2分) 材料四 在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马克思 (4)依据材料四可知罗马法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2分) 吴起高级中学xx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基础卷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ACBACBDACDBCBD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DABBAADDABDDDC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4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回答该诗中反映了辛亥革命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4分)辛丑条约的签订、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和清政府被推翻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6分)(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依据材料三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哪些原则?(4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答案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历史地位: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2.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分) 答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有哪些?(3分)(1)“另起炉灶”: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依据材料二,在中印会谈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2分)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3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上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哪些?(2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答案奴隶、妇女、外邦人、儿童。 说明了雅典的民主范围非常小,是少数人的民主。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伯里克利指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6分)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据课本)公民意识强烈(从材料得出) (3)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什么思想? (2分)答案思想: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自然法思想。 (4)依据材料三可知罗马法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2分) 答案积极作用: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有利于维持和稳定帝国统治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