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012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学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25.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26.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清初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这些做法A.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B.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C.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D.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27.五四运动中火烧曹汝霖住宅发生后,梁漱溟说:“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在事实上讲,试问这几年来那一件不是借着国民意思四个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梁漱溟认为A.学生是爱国的行为,不应该制裁他们B.审判完学生后,应该将他们全部释放C.非理性的行为,应该以法律加以规范D.借着国民意思的行为都应受法律制裁2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C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A. AB. BC. CD. D29.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A.八字方针的提出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文革”被彻底否定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30.1957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这说明A. 计划经济体制未真正建立B.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体C.两种经济形式共存和竞争D.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31.在伏尔泰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孟德斯鸠则提出,“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由此可知孟德斯鸠倡导A.法律所允许的权利和自由B.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D.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32.1787年美国宪法的“革命性”在于给共和政府的运作构置了“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A. 最大程度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B.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C.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D.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33.真正的旅游业兴起于近代的英国,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限定,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各种野蛮的或者充满血腥的娱乐方式,希望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这主要反映了A.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地位的升降B.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各界的层次化C.工业革命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D.大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34.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C.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D.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3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第II卷 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16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依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依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历史选做题:从44、45、46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做按第第一题计分】44.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分)材料 1908年,荷兰殖民者强迫荷属爪哇华侨加入荷兰籍。与此同时,东北边疆的朝鲜移民因为国籍问题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尖兵,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巨大威胁。为形势所迫,清政府于1909年借鉴各国国籍法,参照中国传统律例,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条例考虑到“各国国籍法有地脉血脉,即是属地、属人主义,因两主义相持必生抵触”,因此,它采用了以血统主义为主而辅之以出生地主义的折衷办法,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或生于中国者均属中国国籍。这就意味着大量华侨将成为法律上的中国公民,清政府理所当然的具有保护海外侨民的权利。同时东北的朝鲜移民也得以加入中国国籍,成为清朝的国民。后来,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对国籍法进行了一些修订,但基本原则和内容并无多大变化。摘编自刘训智近代中国国籍法的发展与演变(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国籍法改革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影响。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材料二 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 “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阿贝农和平大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材料梁漱溟(18931988)曾说:“自进入中学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他曾一度崇信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赞成“君主立宪”,1911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投身辛亥革命。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他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对孔子哲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建立起中西合璧的“新孔学”。他致力于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新中国建立后,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等职。 摘编自梁漱溟传(1)根据材料,概括梁漱溟追求“两个问题”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梁漱溟。 高三十一模历史答案选择题:2428 B B A C A 29-33 B D A C D 34-35 A B40. (1)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逐步建立;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每点2分,答出四点9分)(2)英国: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较高;工业化的推进;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较强;国内政局长期稳定。(任意回答四点即可,8分) 中国: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或长期受到内外战争的干扰)。(任意回答四点即可,8分)41.示例一:论题:大清盛世背后的危机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取得辉煌成果,工业化和近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清朝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表面上的繁荣盛世,因为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示例二:论题:中英两国外交政策的碰撞中国是政治上专制主义,经济上固守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上故步自封,盲目自大,对外政策保守闭关自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上进入工业文明发展,思想上自由主义发展,英国提出的开放口岸通商,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加强与西方的正常贸易和交往反映了其具有扩张和掠夺的外交特征.英国的外交政策与这个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乾隆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封建统治的立场上,断然拒绝是进步的.它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外交政策的碰撞.显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劣势.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1)深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博采东西方律例;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近代法制观念;尚未形成近代民族国家意识。(7分)(2)有利于保护侨民和维护国家主权;体现出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的增强,促进外交近代化;推进法制化进程;为后世国籍法改革奠定了基础。(6分)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和国际地位的低下,以及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致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实际作用有限。(2分)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答案(1)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压制德国,主张让德国加入国联,投高其国际地位,以此牵制法国。法国:维护国际联盟盟约,声明法国将制止德国侵略,继续遏制德国。(2) 影响:法国放松了对德国的制约,有利于德国东山再起,为德国日后“东进侵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埋下了祸根;也为英国和法国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埋下了伏笔。46.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从崇信改良主义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到参加辛亥革命;发起乡村建设运动;建立新孔学;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8分)(2)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近代教育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7分,两点6分,三点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