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40216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I) xx-12-07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子提出“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A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B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C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2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意味着A 老子认为仁礼很重要 B 老子把道德仁义礼等量齐观C 老子认为道是最高境界 D 老子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3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最多。这种天下观A 起源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施 B 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根源C 表明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 D 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4“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5. 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A.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B.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C. 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D. 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6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9A 儒家思想倡导重人伦轻科技 B 科举制度推动古代科技的发展C 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D 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7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A 南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异B 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C 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 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8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民众群体更为广泛C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 内容贴近民众生活9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A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B 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C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D 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10. 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祟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11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的战略过时了,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是因为中国A 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 试爆了第一颗氢弹C 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D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2 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艺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地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 “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 B 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C 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 D 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13 “李,1965年就读于贵阳某中学,1969年作为知青到毕节上山下乡,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1984年公派前往美国深造,现在于贵阳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此履历不能反映了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他出国深造创造了条件B 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C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D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义务教育14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B “左”倾错误的泛滥C 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 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15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A 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 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16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而不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与人类的东西”。这反映他A 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 B 思想中包含有理性的内容C 注意到对自然界的探讨 D 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17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A 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 B 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C 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D 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18.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美化殖民扩张的动因19. 1816年,工厂主罗伯特皮尔爵士说:“当阿克莱特的机器刚刚出现的时候一一那些希望进入这一行业并从这种技术进步中获利的人们都在那些有瀑布、河流的乡村地区建立了工厂。”材料中的状况改变于A. 水力纺纱机的广泛使用 B. 改良蒸汽机的创制与推广C. 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 近代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20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下表为1995年和xx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欧洲美国亚洲(中国除外)中国世界其他地区全球互联网人口1995年22%61%12%0%5%3500万(06%)xx19%10%28%23%21%2800百万(39%)综上,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A 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 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C 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D 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21. 有人这样评价一部作品:“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这部文学作品的特征属于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22近现代西方某画家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这表明当时A 西方理性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B 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C 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D 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技法23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xx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A 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 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C 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D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24明确逻辑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成立的是史实结论A司汤达的红与黑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B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换”。普朗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C“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风靡全球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旋律、节奏带具有民族特点。D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使全人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网络的这一功能被称为“人工智能”A A B B C C D D第 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有4小题,共52分)25(11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一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守仁,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守仁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的思想。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3分)26. (14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以曾、左、李为代表的洋务派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既忧心清王朝衰败,也深恐中国被列强吞噬,因而力主“新政”,改弦更张以谋求“自强”先后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第二阶段办起了一些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河北的开滦煤矿,天津等地的电报局、织布局等。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5分)(2)材料二中“新政”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在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3分)(3)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两方面的不同观点。(6分)2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8. (15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他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他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材料二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四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xx版宪法修正案(xx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4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2分)(4)材料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何时开始提出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如何?(5分)xx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xx-12-07一、 选择题(48分)1. D 2C 3D 4. A 5. B 6. D 7A 8. C 9. B10. D 11. A 12. C13D 14. A 15. C 16. B 17. B 18. C 19. B 20C 21. B 22. A 23. D 24. A二、非选择题(52分)25.(11分)(1)特点: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尊的礼教,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4分)(2)理想:治国、平天下。(1分)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需要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3分)(3)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共同商议国事。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农工商皆本。特点: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3分)26.(14分)(1)变化:由传统的国计民生到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2分)评价: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抵御外侮;有利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3分)(2)新政:洋务运动。(1分)作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2分)(3)表现: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2分)说明:前者认为当时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途径是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后者认为当时民族危机的原因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途径是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4分)27.(12分)示例一:观点: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3分)论证: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9分)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示例二:观点:1718世纪才是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3分)论证: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方面,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只有到17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型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政治方面,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立。(9分)总之,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剧变,工业文明到来。28.(15分)(1)原因: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2分)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分)(2)正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2分,举出其中一例即可)反例:照搬苏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举出其中一例即可)(3)内涵: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4)时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关系:继承和发展;(1分)意义: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指引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