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0127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 (I)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第卷为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3题60分。 2第卷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图1)。“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3题。 图1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2.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有固体表面 有昼夜更替现象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有液态水A. B. C. D. 3.大窝凼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 华山 B. 三角洲 C.桂林山水 D. 风蚀蘑菇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图2),完成45题。图24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断层 B.背斜 C.向斜 D.褶皱5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图(图3)和狮身人面像图(图4),完成67题图3 图46“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7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5),回答810题图58.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有()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天气复杂多变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厚度基本稳定A. B. C. D. 9.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A. B. C. D. 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B. 集中大气质量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C. 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 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读“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如图6),回答1113题。 图61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辐射C. -大气逆辐射D. -地面辐射12.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 B. C. D. 13.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 强,强B. 强,弱C. 强,强D. 强,弱图7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完成1416题。 图714.图中体现“大气保温作用”的是A. B. C. D. 15.影响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因素是A. B. C. D. 16.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A.箭头可能减弱 B.箭头可能增强 C.箭头可能增强 D.箭头可能增强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17.大棚打开门时,正确的空气流动情况应该是下图中的A. B. C. D. 18.每年7、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作物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如图8),回答1920题图819.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 B. C. D. 20.处的风向为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答题卡上的考试信息填写完整,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答题区域外不准答题。21读太阳系模式图(如图9),回答下列问题。 (9分)图9(1)依次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天体名称: C_; D_;(2)按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分类, E天体属于 行星。22. 图10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11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33分) 图10 图11(1)图10中字母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 ,B ,C ,D 。(2)图11中甲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判断理由: 。(3)图11中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4)图11中丁地的地质构造是_,分析丁地地形的形成原因_。23. 海洋与陆地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其中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从而产生了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冷热差异。图12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变化状况,图13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流变化特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 图12 图13(1)图12中表示海洋或陆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海洋的是_,判断理由是_。(2)当图12中时间为16:00-次日8:00时,请在图13中画出热力环流;(3)当图12中时间为16:00-次日8:00时,图13中甲地气温比乙地_(高或者低),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依次为 ;此时甲乙两地(北半球)之间海陆风的实际风向可能为 。参考答案15DDCAC 6-10 CBABB 1-15 ACDCC 1620 DADCB21.(1)小行星 天王星 (2)类地行星22.(1)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上升冷却凝固(上升冷凝)(2)向斜,岩层向上弯曲(3)冲积扇 流水沉积或堆积(4) 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被侵蚀成谷地。23.(1) 海洋昼夜温差小(气温高低或最低温最高温出现时间早晚均可)(2)略(3)低,甲乙丙丁 西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