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0024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一八年春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 地理考生注意: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回答下面小题。1.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C. 盆地中部 D. 山前冲积扇2.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 环状分布 B. “之”字型分布 C. 面状分布 D. 网状分布3.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答案】1. D 2. A 3. D【解析】1.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地形平坦,B对。山间低地不能表示水源充足,A错。盆地中部是沙漠,C错。山谷地带地域空间较小,不表示水源充足,D错。2. 读图,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位于盆地边缘,沿山麓地带,呈环状分布,D对。不是网状分布、不是“之”字型分布、不是线状分布 ,A、B、C错。3. 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干旱区,在山麓地带的冲积扇地区,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利于城镇形成发展。交通线是为了方便城市间的联系修建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C对。地形、气候、土壤不是主要因素,A、B、D错。4. 如图是“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形成的,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 乙丙段 B. 甲乙段C. 丁乙段 D. 甲乙丙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的,则在河流的主干流附近,冲积平原面积更大,聚落要分布的多一些,规模大些;支流处冲积平原面积小,聚落少一些、规模要小些;从图中看甲乙处聚落明显少于乙丙、乙丁处,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选A正确。考点:主要考查河流与聚落关系。藏族传统的乡村聚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体现了封闭性、内向型和节俭性的高原地域文化。如图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某乡村聚落水系空间形态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示区域为A. 地形平坦的高原区 B. 周高中低的盆地区C. 山河相间的峡谷区 D. 北高南低的平原区6. 图中村寨多建在A. 安全性好的山顶 B. 隐蔽性好的峡谷C. 适宜耕作的河谷 D. 背风向阳的缓坡【答案】5. B 6. D【解析】5.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据题意,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体现了封闭性、内向型特点,图示河流向中部汇集,说明聚落应该位于周高中低的盆地中。6.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村寨距离河流较远,且当地应该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并非位于易于耕种的河谷。图中聚落位于两条河流之间,地势较高,因此可能是背风向阳的缓坡,便于居住和游牧业发展。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下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A. 气候变冷 B. 气候变暖C. 植被破坏严重 D. 病菌增多8. 商周时期与现代相比,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 寒冷干燥 B. 温暖湿润C. 寒冷潮湿 D. 高温干燥9. 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随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野象会A. 向南迁移 B. 向北迁移 C. 向东迁移 D. 向西迁移【答案】7. A 8. B 9. B【解析】7. 我国南方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北方属于温带气候,“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宋代,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冷,故A正确。 8. “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读图可知商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野象分布,因此当时气候应温暖湿润,故B正确。9.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得我国北方地区较现在温暖,因此野象会向北迁移。故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参考材料中野象的生活习性,结合图中信息即可。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 C. D. 11. 下列关于滑坡、泥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沟谷中B. 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会给农田、建筑物、道路带来巨大的灾难C. 山区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能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不会诱发滑坡、泥石流D. 山地丘陵区是滑坡的多发区【答案】10. C 11. C【解析】10. 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 滑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地形坡度陡;、降水强度大,多暴雨或夏季冰雪短时间内大量融化;、植被不良;地表破碎,山谷中松散堆积物丰富。因此符合题目要求,故C正确。11. 山区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可能会破坏地表植被,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效,因此山区的开山筑路、修渠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 C说法不正确。山区地形崎岖,山区沟谷中多松散堆积物,河流发育,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会掩埋给农田、建筑物、道路等,从而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A、B、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C正确。【点睛】注意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生育旺盛年龄一般在20-34岁之间。下图为某国2015年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与不同年龄段(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值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 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A. 原始型 B. 传统型C. 过渡型 D. 现代型13. 若图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该国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 合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C.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12. D 13. C【解析】12. 由图可以看出该国老龄化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属于人口增长后期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为现代型。故选D。13. 由图看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排除A。是该国发展中国家,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排除B。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例大,劳动力不足,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故选C。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4. 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15.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答案】14. A 15. D【解析】14. 由图示可以看出,该省自然增长率由0.51%下降到0.23%,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A正确;10年来总人口减少约200万,人口总数约8000多万,人口密度十年来不可能是大幅减小,B错;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的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C错;城市人口比重由27%增加到40%,即10年来城市人口由222345万增加到321680万,增长了99335万,增长率为44.7%,D错。选A正确。15. 该省在我国西部,经济落后,10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主要外出务工的多,即是劳务输出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不是主要原因;与水利工程无关;省级行政区域也没缩小。选D正确。16. 近些年来,不断有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导致这种外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答案】C【解析】近些年来,叙利亚冲突不断,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为躲避战火,不断有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战争属于政治因素,故C正确。【点睛】本题难度小,但需结合时政信息。下图为我国某年各省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示意图,图中a为“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又叫“黑河-腾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为正值的省区主要分布在A. 我国东部沿海 B. 我国中部C. 我国西北 D. 我国东北18. 形成该年我国人口迁移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净迁入地区就业机会多 B. 净迁入地区优惠政策多C. 净迁出地区矿产资源少 D. 净迁出地区人口数量多19. 关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叙述是A. 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B. 利于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联系C. 可能给迁入地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D. 可能造成迁出地人才流失【答案】17. A 18. A 19. A【解析】17. 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为正值说明人口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结合图例可知“正值的省区”主要有河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区,故A正确。18. 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净迁入区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故A正确,B、C错误。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区,因此净迁出地区人口数量多不符合事实,故D错误。19.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尤其是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来讲,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作用,但可能造成迁出地人才流失。对迁入地:对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促进了该地区人力资源的增加,和经济开发,但是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和环境的不稳定性,加剧迁入地的人地矛盾。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项,故A正确。【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20. 许多旅外华人喜欢聚居在一起,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 国家政策的影响 B. 民族文化的影响C. 交通条件的影响 D. 地形气候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旅外华人在语言、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所以喜欢聚居在一起。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21.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 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C.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D.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A项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条件;错误。C项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主要是由于北方寒冷,建筑物墙厚窗小;错误。D项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错误。故选B项。22. 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 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 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C. 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 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初婚的年龄大小。初婚年龄偏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就快,晚婚能延长时代的间隔,降低出生率。2、婚姻的稳定程度。离婚率与人口出生率呈负相关,离婚率越高,人口出生率越低,离婚率越低,人口出生率就越高。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孕者司空见惯,婚姻也不稳定,离婚率偏高,他们的人口出生率就低,发展中国家早婚早孕的多,婚姻相对稳定,人口出生率就偏高。“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商品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分流中心后,从分流中心到达客户手中的这段距离。其已成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下图是某网上商城自建物流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 下列关于该网上商城物流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 江浙沪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B. 西部地区目前应多建一级物流中心C. 位于武汉的物流中心为省内服务D. 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近24. 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解决该网上商城“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是A. 加快交通路网建设 B. 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C. 增加城市配送站数量 D. 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答案】23. A 24. C【解析】本题组考查物流业的相关内容。(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对;西部地区目前经济不够发达,不需要多建一级物流中心;武汉的服务面向全国;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2)缩短配送站到用户之间的距离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有效的做法。23. 根据图示信息,江浙沪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A对;西部地区目前经济不够发达,不需要多建一级物流中心,B错;武汉的物流中心为一级物流中心,面向全国的客户服务,C错;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D错。24.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产生源于配送站到用户之间的矛盾,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在较短时间内送达客户的可能性就会越少,据此,在城市增加配送站数量是最有效的做法,选C。25.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草图。图中、表示不同的功能区,则、分别为A. 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 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C. 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答案】D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26. 对阶段2的说法正确的是A. 阶段2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B.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2 阶段C. 阶段2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D. 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2 阶段27. 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A. 交通通达性差 B. 远离商业中心C. 就业压力过大 D. 地价昂贵,污染严重【答案】26. D 27. D【解析】试题分析:26. 与阶段I相比,阶段II时期,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郊区人口密度上升很快,出现了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现象。在此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较慢,此现象在大城市和发达国家比较普遍。D正确。27. 受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的影响,人口密度下降。D正确。考点:逆城市化与郊区城市化28.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 交通拥堵 B. 噪音污染 C. 住房紧张 D. 非农业人口减少【答案】B【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不属于环境问题,故B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成A、C选项,注意题目要求“环境问题”。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转移,农村“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村人口出生率较低30.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29. C 30. A【解析】29. 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故C正确。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故A错误。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故B错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故D错误。30.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故A正确。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故B错误。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故C错误。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故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1.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北部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选择填空) A铁路B公路 C水运 D航空 (2)计划修建从a村到d村的公路,有两条线路,你认为合理的线路是_,其理由是_(选择填空) A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B距离近,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C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D路途远,工程量大,成本高(3)a、b两村相比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_,影响其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 【答案】(1)B (2) C (或 B)(3)b 地形(或者河流)【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西北部地区,主要为山地地形,山区地形起伏大,应当优先选择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机动,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特点。(2)本题考查山地对交通线的影响。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线路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3)读图可知,a位于山区,受地形限制,不利于城市发展。b村位于平原地区,海拔低,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布局和建设,所以b会发展成城市。【考点定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地形对城市的影响【知识拓展】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影响城市的分布与发展。(1)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稠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中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城市较多,例如世界上三大城市群的分布。(2)地形、地貌因素平原区有利于农业发展、人们生活,平原区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中纬度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但热带地区平原区气候过于湿润,不利于人们生活,人口稀少城市较少,例如亚马孙平原区。(3)河流因素河流的供水功能和运输功能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有利,所以在河口、河流干支流交汇处、航道的起止点容易出现城市,世界上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地区,河流入海口城市密集。(4)地质因素城市有许多高层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重量很大,城市用水经常大量开采地下水,因此城市要有比较稳固的地质基础,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城市建设尽可能避开断裂带及地壳活跃地带。32. 下面图为甲、乙两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图为A、B两地人口就业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1)若图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的是_城市。甲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乙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图中甲城市人口向乙城市迁移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若图中A、B两地对应图中甲、乙两城市,则A地对应_城市。根据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2)甲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相对落后,剩余劳动力向经济较发达的乙城市迁移; 乙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为了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需要吸引人口迁入,且该城市经济较发达,可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人口迁入。 (3)乙A地人口就业集中于第三产业,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乙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乙城市可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A地对应乙城市。(B地人口就业集中于第一产业,应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甲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人口增长过快,应属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因此,B地对应甲城市。)【解析】(1) 乙的出生人口远小于死亡人口,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甲的出生人口远大于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因此甲自然增长率较大,人口增长过快;乙城市人口负增长, 老龄化问题突出。(2)根据人口增长状况,判断两城市经济状况,目前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 )A地人口就业集中于服务业,因此A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低,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乙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乙城市可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A地对应乙城市。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争雄之时,蜀丞相诸葛亮挥师南下擒孟获后,见攀枝花悬崖峭壁,草木不生,仰天叹曰:此地粮草无补,屯兵险矣!急忙撤兵而返。如今,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面积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二十余万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昔日的荒山野岭,成为金沙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材料二 攀枝花是我国著名钢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80%以上的居民为外来人口,来自于外省的主要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东北籍以及重庆、山东、云南、湖北、河北、河南、江苏、湖南、上海、浙江等地,来自于省内的主要有绵阳、南充、资阳、遂宁、内江、成都、广安等地。材料三 右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1)攀枝花由“草木不生”发展成为“钢铁工业城市”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说明攀枝花市80%以上的居民为外来人口的主要原因。【答案】(1)煤铁资源丰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 资源开发 国家政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当地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数据显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由全国各地“迁徙”至海南省的“候鸟”人群超过100万人。来源地绝大多数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省市,其中东北三省最多。 材料二 海南岛高铁线路分布图(1)图中城镇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2)海南岛易受台风影响,按自然灾害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台风属于_灾害(填“气象灾害”或“地质灾害”)。(3)海南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4)海南主要铁路为海南西环铁路、海南东环高速铁路。影响海南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1)海口 (2)气象灾害(3)全年气温较高交通便利 旅游资源丰富 (4)地形【解析】(1)海口为海南市的省会城市,因此为海南等级最高的城市。(2)按自然灾害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台风属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主要包括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3)老年人冬季怕冷,海南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人生活有利。其他原因可以从交通、环境、旅游分析。(3) 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可知,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中部为丘陵、台地,沿海为平原,因此影响海南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