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前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00246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前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前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前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前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参考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A 酚类 OH B 羧酸 CHOC 醛类CHO D CH3-O-CH3 醚类 2现有三组混合液: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乙醇和水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 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 Q1 Q3 C. Q2 Q3 Q1 D. Q2 = Q3 Q18、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性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9、分别放置在下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慢的是 T2P1T2P2T1P1t0n(Z)10、反应2X(g)+Y(g)2Z(g);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P2CT1T2,P1P2DT1T2,P1P211. 一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电子转移12、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满足c(H+)c(OH)=1024,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AlO2、Cl BNa+、Cl、SO42、HCO3CNH4+、Na+、NO3、SO42 DBa2+、Na+、Cl、NO313、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电池反应如下:PbO2 + Pb + 2H2SO4 2PbSO4+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O2放电时是电池的负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阳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e = PbSO4C放电时,PbO2得电子,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14、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Ac(Na+)c(HRO3-)c(H+)c(RO32-)c(OH-)Bc(Na+)c(H)c(HRO3)c(RO32-)c(OH-)Cc(RO32-)c(HRO3-)c(H2RO3)c(Na+)D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15、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u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与阴极质量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16、下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f电极为锌板De极发生还原反应第部分 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共52分)17(4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有机物分子的三维结构的研究获得了xx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二乙醚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OCH2CH3其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有两个,如图所示:(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只有一个的是 _ (多选扣分)。ACH3CH3 B. CH3COOH C. CH3COOCH3 D. CH3OCH3(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 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右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 个峰(信号)。18.(6分)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1)CH3-CH - C=CH-CH3 C2H5 C2H5 _(2)CH3-CH-C(CH3)3 C2H5 _(3)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 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19、(10分)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B极板的名称及反应式: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3)若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电解后溶液的pH为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g。(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20、(16分)有可逆反应Fe(s)+CO2(g) FeO(s) + CO(g),已知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5,在1173K时,K=2.2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双选,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 Cv正(CO2)=v逆(CO) Dc(CO2)=c(CO)(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若起始时把Fe和CO2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的浓度为1.0 mol/L,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4)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升高温度_;再通入CO_。(5)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0 t1 t2 t3 t4 t5 t/sV逆从图中看到,反应在t2时达平衡, 在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序号)_ _。(单选) A升温 B增大CO2浓度如果在t3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部分CO,t4 t5时间段反应处于新平衡状态,请在图上画出t3 t5的V(逆)变化曲线21.(12分)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已知: 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环己烯0.8110383难溶于水(1)制备粗品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2)制备精品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填入编号)洗涤。aKMnO4溶液b稀H2SO4cNa2CO3溶液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a蒸馏时从70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12345678答案DCBABAC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CDDBCDB高二化学学前考试答案17、(1)AD(2)CH2Br-CH2Br;218, (1)4-甲基-3-乙基-2-己烯(2)2,2,3-三甲基戊烷(3)C3H6O319(1)阳极:4OH- 4e-=2H2O+O2 2H2O-4e-=O2+4H+电解 (2)2Cu2+ +2H2O = 2Cu +O2 + 4H+ (3)1 CuO 2 (或CuCO3 3.2)20、(1)B、C0 t1 t2 t3 t4 t5 t/sV逆(2)吸热(3)k=c(CO)/c(CO2)), 1.0(4)减小 不变 (5)A 如图21(1)防止液体暴沸冷凝防止环己烯挥发(2)上cg吸收水分,便于蒸馏出更纯净的产品83 c(3)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