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40015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选择题1“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解析:选D本题考查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威胁、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但并没有改变现有的世界格局,所以答案选D项。2“文化大革命”十年给我国科学技术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在老一辈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中国亦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成就。下面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成就的是()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的国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袁隆平“南优2号”杂交水稻选育成功ABCD解析:选C“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1976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是1970年;袁隆平“南优2号”杂交水稻选育成功是1973年,均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正确,C项符合题意。3.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信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解析:选B根据图片中的时间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而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是在1988年;1956年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4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突出成果B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缓解了“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D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确立,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解析:选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A项错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是在1973年,而“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发生在1959年至1961年,故B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与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5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20世纪70年代,“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B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C“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D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解析:选C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C项错误,符合题意。6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下列有关历史史实的先后排序应该是()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ABCD解析:选B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是在1983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是在1988年,按照时间排序,B项符合题意。7国家最高技术奖成立于2000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后每年评审一次,次年年初开会公布结果并颁奖。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一:“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请问他是()A钱学森B邓稼先C李四光D袁隆平解析:选D从“2000年”推断此人可能是袁隆平,再“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可推断此人是袁隆平。8慈云桂七绝银河颂云:“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这首诗所描述的我国的科技成就是()A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B超级杂交水稻选育成功C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D基因工程技术不断进步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银河”“妙算神机”等可以排除A、B、D三项。这是指我国银河系列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材料二“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1日电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这两种卫星有哪些大的区别?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解析:第(1)问,通过时间可以得出此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东方红是地球卫星,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经历变化是从想象到对外太空的探索。答案:(1)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区别:“东方红一号”是地球卫星,“嫦娥二号”是绕月卫星(或“东方红一号”是围绕人类自身所处天体运行,“嫦娥二号”主要是绕着另外一个天体运行)。认识变化:由想象到近距离探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