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844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30分)和第卷主观题(120分)两部分,共150分。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基础古诗文阅读背诵散文阅读语言应用写作技能卷面整洁150分分数183462270减35分第 I 卷(基础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gu)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yn)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生旦净末丑,角(ju)色虽然各不相同,但上了装,在前台扯着喉咙高喊,使出浑身解(xi)数,无非都是想要羸得一点别人的叫好和掌声。C英国伦敦的造城运动中,人们惟恐不够新,惟恐与旧物有瓜葛(g),多少历史遗迹在推土机的铲子下成了瓦砾(l)堆。D在他笔下,没有浩浩历史长河中叱咤(ch)风云的英雄豪杰,也没有悠悠秦川文化中炙(zh)手可热的文人墨客。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让她上法院解决问题,她又找借口_不去。如今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性重视,可以在奥巴马的一番讲话中 。远山含黛,近水楼台。夜幕中, 的好溪楼变得一片璀璨。昨晚,好溪堰源头首次亮灯,古朴的亭台楼阁在灿烂的灯火下变成天上宫阙。除夕之夜,辞旧迎新,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天哗”是守岁场面的写照, 中也寄寓着古代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A. 推托 管窥一斑 美轮美奂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B. 推托 管窥蠡测 精妙绝伦 寒灯短烬方烧蜡,画角残声已报春C. 推脱 管窥一斑 精妙绝伦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在中国出版,成为特朗斯特罗姆再次访问中国的契机。当时他已经因为中风而坐上了轮椅,口齿不清,但中国给予他的热烈欢迎感到非常惊讶。 B第四届百事音乐风云榜28日在深圳罗湖体育馆举行,众多明星出席,搜狐娱乐频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C.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是把为社会培养优秀企业家为目标的大型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在全国创业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D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经选举诞生的2270名党代表中,有145位企业负责人代表,其中111位来自国有企业和银行金融系统。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B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C我国古代“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晦”指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望”是指阴历每月的十五日。D沈从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或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或表现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北京咳是侮辱还是警示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近日遭遇的持续数天的雾霾天气,让一个在外国人中间流传若干年的略带玩笑叫法“北京咳”,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污染高发和污染面积日趋扩大的时期,末端空气污染控制已不足以解决问题,PM2.5防治需下重拳,从源头治理,大力控制燃煤总量增速过快的趋势。同时,要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整治力度。 “北京咳”,据称,它是外国人在中国期间产生的一种呼吸症状,主要出现在12月至4月间,表现为干咳咽痒,类似外国人水土不服的一种表现,即到了北京就发作,离开北京后会自然消失。一些南方人也表示,他们到北京或北方一些城市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最近老是有人问我北京咳,医学上根本就没这个词儿。”北京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师何权瀛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引发咳嗽的原因很多,包括抽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气候原因和空气污染等等,不能简单地下定论。“在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之前,不能说什么北京咳,这词儿是对北京的极度侮辱!”北京大学教授潘小川则对记者表示,“北京咳”的表现更像是医学上讲的“人体耐受”,因为免疫力不同,有些人变换环境会出现类似于水土不服的反应,包括咳嗽、腹泻等等。“这就是大家的一个提法而已,没必要太过介意。”“空气污染是毫无疑问的(导致北京咳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则明确地表示,北京市空气中PM 2.5浓度过高,人体如果长期吸入,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的损害。“PM 2.5污染悄然吞噬掉的不仅是城市的蓝天,还有公众健康和国民经济。”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说。潘小川等专家表示,PM 2.5粒径小,能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如果长期吸入PM 2 .5的污染空气,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的损害,并可引起暴露人群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明显增加。与此同时,PM 2.5所携带的重金属、PA H s(多环芳烃)等物质增大了暴露人群的罹患癌症的风险。空气污染也造成极大经济损失。xx年世界银行对中国空气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估算得出,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损失占GDP的3.8%。2012年12月5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全国涉及近14%国土面积的47个城市到xx前,完成PM 2.5下降5%的指标;对于空气污染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城市,必须编制空气污染达标规划。xx年6月1日,北京市的汽柴油执行京标准,首次规定了颗粒物的排放限值。在12月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中,“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区域PM 2 .5年均浓度要求下降5%,而北京则是15%。与此同时,在中国过半的PM 2 .5超标的城市里,至今只有北京明确提出了PM 2.5在2030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治理时间表。“按照近期颁布的国家规划,中国大部分超标城市需要至少20年把空气质量治理到国家二级标准。这意味着下一代人要继续时刻暴露在高度威胁健康的污染中,而中国的公众等不起20年。”周嵘道。潘小川等人的研究指出,PM 2.5治理和防护,需要多管齐下,不仅需要公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掌握有效的防护手段,更需要政府带头深入对中国P M2 .5的研究与监测,制定相关的治理政策。5下列关于“北京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咳”是非北京人在北京期间产生的一种呼吸症状。B“北京咳”主要出现在12月至4月间,主要表现为干咳咽痒。C“北京咳”的表现像是医学上讲的“人体耐受”,因免疫力不同,可能会因环境变换而出现不适反应。D“北京咳”是类似外国人水土不服的一种表现,离开北京症状会自然消失。6关于文章内容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空气污染只是对人身体有危害,对经济影响不大。B按照近期颁布的国家规划,中国大部分超标城市需要20年把空气质量治理达标。C在xx年颁布的规划中PM 2 .5年均浓度要求下降的比例,北京比其他地区高。D在中国PM 2 .5超标的城市里,只有北京明确提出了PM 2.5在2030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治理时间表。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如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注】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孤寡。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B熟视其所为 熟:仔细C亦缓视徐按 按:巡视D用抃及吕公著荐 用:使用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木欣欣以向荣B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C熟视其所为,乃大悟 静思傅会,十年乃成D未及而卒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A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B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C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D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敦颐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B周敦颐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C上司赵抃听信谮言,用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周敦颐,但周敦颐却处之泰然,这使赵抃深受感动,从此以后算是了解他了。D周敦颐的品行就像他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高洁,难怪黄庭坚高度评价:周敦颐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第卷(提高题 共120分)四、解答题(20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2分)_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4分)_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4分)_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2分)菩萨蛮 李晔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注】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裳。”(旧唐书昭宗纪) 大内:皇帝殿宇。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A.“秦宫殿”实指唐宫殿。借秦说唐,以此掩盖身为皇帝却不得不仓皇逃窜的难言之隐。B.诗人虚写“双飞燕”,既表达了诗人奔逃在外的孤单,也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C.“千山万丘”既是蔽掩阻挡作者视线的大景、近景,也是诗人内心高低起伏的深刻写照。D.最后两句,是望景后所发感慨,将庙昭宗祈求天下英雄相助而不得的失意之情推向极致。E.本词有一种极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言情处动人心志,写景处豁人耳目。情真语真,浑朴苍凉。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6分)_13.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1)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陶渊明也曾写到:“ ,临清流而赋诗。”(2)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_”。(3)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4) _ ,齐彭殇为妄作。 (5) _, 石破天惊逗秋雨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可以预约的雪 林清玄 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惟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他说:“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看菅芒花。 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 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才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来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这是对于生命“常”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里,我们逐渐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只是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也许可以预约得更远,例如来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相约的精魂呢? 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验,也曾有过与十年、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验。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尤。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21)当然,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22)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迭,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14.可以预约的雪内容不是写雪,为什么以“可以预约的雪”为题?(6分) _15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_16.谈谈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_17.结合全文,谈谈作者面对生活的“常”和“变”,是怎样的态度?(6分)_五、语言表达与运用(关键环节考核题组题)(10分)18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请写一段文字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少于150字。_六、作文(60分)1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静海一中xx第一学期高三语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得分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第 I 卷(基础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 第卷(提高题 共120分)11. (共10分)(1)(2分) _ (2) (4分) _(3) (4分)_ _12. (共12分)(1)(6分) _ (2) (6分)_13. (1) _ (2) _ (3) _ ,_ (4) _(5) _, 14. (6分) _ 15(4分)_16(6分)_ _ _ 17 (6分)_18. (10分)(不少于150字)_静海一中xx第一学期高三语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案:1答案C 解析 A gugu, B装妆,羸赢 Dchzh。2.A【推托,借故拖延。推脱,推卸不肯承担,如推脱责任。管窥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很狭窄、很片面。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精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多形容手工艺品。“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盼望新年丰收,古代重视农业,这是最大企盼;“寒灯短烬方烧蜡,画角残声已报春”仅是辞旧迎新。】3D(A少介词,但对中国给予他的热烈欢迎感到非常惊讶。 B“第四届百事音乐风云榜”与“举行”主谓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把”字改为“以”)4C我国古代“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朔”指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望”是指阴历每月的十五日。5答案:A 把“非北京人”改为“外国人” 。 6答案: C A 对经济影响不大错 B至少20年 D在中国过半的PM 2 .5超标的城市里,至今只有北京。7D(用:因为) 8.C才(A.因为/表修饰 B.被/在D.顺承,递进) 9C10C(消除误解的原因是赵抃通过长期接触,仔细观察周敦颐的所作所为后了解了真相,而非周敦颐“超然”的态度。)四、11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当”译为判刑,1分。“深治”译对1分)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是” 1分,吾属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因”“家”、“ 合于湓江”句式,句意各 1分。)译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周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富豪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愿意。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熙宁初,担任郴州的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之地,也不慌不忙地视察。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的知军,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敦颐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黄庭坚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 12、1.BC(B.“双飞燕不是虚写.而是登楼所见实景:“写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理解错误。C.不是近景,是远景)2.(1)乐景衬哀情。(1分)词人登上齐云楼,遥望长安的宮室,目力不及,只见燕子快乐双飞。词人用燕的快乐反衬自己的失窓和痛苦。(2分)(2)寓情于景。(1分)遥望远方.渭水长流,千山阻隔,表达了词人思念旧日宫殿却欲归不能的忧愤之情。(2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14(1)本文是写由朋友预约看菅芒花而引发的人生感悟,虽然没有写雪,但“菅芒花”和“雪”都有“可以预约”的相似点。(2)“可以预约的雪”象征人生的美好、希望,形象地揭示了主旨。(3)“可以预约的雪”富有诗意,与文章清新雅致的风格一致。(一点2分) 15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1分),形象地说明人们在生命的历程中,虽然常常抱有对美好的人生常态的愿景(1分),但是在遭遇生活的变故或人生的不幸时(1分),却无能为力,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1分)16.结构上照应开头答应朋友去看菅芒花的邀约,首尾呼应,使文章更为完整。(3分)形象而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在感悟人生哲理后喜悦美好的心情。(3分)17面对人生的“常”,作者是渴望、向往的。(1分)面对人生的不可预知的“变”,作者最初是畏惧、茫然的。(1分)但当作者经历了生命中的许多变化之后,认识到:对待恒常要有祝福之念;对人生的变化要有宽容之心。(2分)“常”不见得好,“变”也不全是坏,要辩证看待。(1分)我们要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1分)18立意参考(10分)本题属于二元对立的材料作文。主要有三个立意的角度:肯定尽扫落叶的前者,肯定保留落叶的后者,寻找两者平衡点的辩证观点。参考立意如下:1、用管理和制度来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安全;2、从净化到美化体现的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升级;3、让生活多一点诗意;4、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者需要有人文情怀;5、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多一点个性和张扬;6、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市政管理服务理念也应日益进步;7、从“确保没有一片落叶”来看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管理就是一种庸政、懒政8、对待落叶的态度要兼顾干净清洁安全与诗意美好浪漫,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9、尽在一个“容”字上谈保护市容与对落叶宽容10、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共存互生 20、作文 【审 题 立 意】(60分)看材料提问题:1.什么是英雄?2.英雄和偶像有何不同?为什么说这是个只有偶像没有英雄的时代?3.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如果有,怎样才算英雄?4.当今时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小结立意:】材料要求考生在时代洪流中厘清英雄的概念,为国奉献是英雄,见义勇为是英雄,科研专家是英雄,大国工匠是英雄,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怀揣一颗积极追求、不断超越的心,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要注意,英雄是一个大写的“我”,英雄必须头顶道义,肩杠民族,手托家国,英雄必须具有担当精神,这也正是英雄和偶像的一个区别之处。作文需要思考英雄的情怀与价值,反思当前人们对英雄的看法和态度,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英雄,用纯洁的心灵敬仰英雄,不要被吃青春饭的偶像遮住望眼从而看不清自己奋斗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材料极具现实意义,今天确实应该高举英雄大旗,弘扬英雄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作文要求:】1、注意对“当代英雄”内涵、特质的阐释2、不要停留在列举英雄上,忌复述英雄事迹3、可否有一点时代感:不要只是自古至今泛泛谈“英雄”,从命题看要联系实际哦!4、注意区分“英雄”与“偶像”概念5、举例论述段:点例与面例结合(同类人物素材不要一例一段)重在分析点评【参考立意】1.勿为偶像遮望眼,认清英雄才是真。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3.英雄是时代的脊梁,英雄是国家的财富。4.新时代更需要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5.民族大业的复兴靠的是各行各业的英雄。6.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7.善待英雄,我们的民族才有未来。8.让英雄精神照亮逐梦征程,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