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834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要求,所以要通过法治和学习礼仪,使小人变为君子,使普通人变为圣人。据此可知,荀子A思想超越了儒学范畴 B重视对民众的教化C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D反对盲目崇拜圣人2汉书礼乐志称“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这与毛诗提出“变风”“变雅”说的精神一致,都是把诗看成是“王道衰而作”。这说明诗经A托物言志 B借古讽今 C客观真实 D反映了时代特征3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5“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B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C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9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力10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右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逻辑推理 D重实验12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1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 C D1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15马丁路德认为建立家庭的神职人员会发出神圣的光辉,为此他作为神职人员带头选择了结婚生子的生活。路德这一做法A否定了上帝的神圣地位 B致力于建立廉洁教会C批判了教会的至上权威 D有利于弘扬人文主义16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17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8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20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逐步建立21“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该材料意在说明A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人文主义和近代自然科学互为因果C人文主义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D人文主义诞生后必然推动近代科技出现22“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科学工作开始动摇了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应是A彼特拉克 B牛顿 C卢梭 D达尔文23闵采尔(14891525)曾是路德的拥护者,在同矿工、农民密切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新的宗教观:强调信仰的源泉是“人内心的灵光”,否认圣经是唯一无误的启示,主张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这种理想最终没有实现,主要是因为其A摒弃宗教信仰导致社会危机 B迥于路德而遭下层民众反对C观点激进而缺乏实施的条件 D倡导“因信称义”而遭镇压241924年国民党“一大”发表的宣言,虽重申了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但明确表示了否定“天赋人权”的平等自由说,强调“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及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这表明在当时的国民党看来A西方的天赋人权说不适合中国 B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更为先进C反帝反军阀是给予民权的前提 D民族危机依旧影响民主的实现25晚清公使郭嵩焘旅居英国时感叹:“政教风俗,欧洲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据此分析,郭嵩焘A沉醉于西方的物质文明 B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观念C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认识26谭嗣同在仁学中指出:“俗学陋行,动言名教(即礼教、理学),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以名为教,则其教已为实之宾,而决非实也。又况名者,由人创造,上以其制下,而不能不奉之,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据此可知,谭嗣同A否定专制制度 B批判封建礼教 C主张改革变法 D宣传革命思想27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28“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描绘变成真实。”下列作品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A巴黎圣母院 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格尔尼卡29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应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这表明A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B普及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核心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D“大跃进”扩展到教育领域30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二综合题(共3题,40分)31(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尚同、尊天、非命、节用。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材料二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综合了西方多种流派的思想,结合民生史观,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他对保皇派的尊孔读经的滥调予以坚决的批判,但认为中国固有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仍有它的生命力,应该恢复并发扬光大。摘编自阎韬孔子与儒家(1)指出上述言论各出自哪一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学派出现的社会背景。(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的历史地位。(6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能提出三民主义。你从孙中山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能得到什么启示?(6分)32(14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须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材料二 1901年,清政府下诏并于第二年废止八股,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新政时期的办学成绩斐然可观,从恢复、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各种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20世纪初出现了“留学热”,到1905年底,留日学生大约为8000至10000人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最早的学制,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新政造就了新的知识分子,他们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奔向立宪和革命。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邓小平正式恢复工作后,自告奋勇分管科学、教育方面的工作。他以科教为突破口,对科学和教育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拨乱反正的意见,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197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北师大出版中国当代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2)指出材料二中清末新政时期颁定的学制,并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清末新政教育举措的影响。(5分)(3)指出材料三中邓小平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同一时期的其他教育措施。(3分)3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一 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基督驱赶神殿中的商贩(1571 1576)。绘画虽然是宗教的题材,但体现了世俗意识。图画中出现了许多人物的画像,如在画的前景处,从左到右依次有提香、米开朗基罗、柯洛维沃以及画家的自画像等。图二 英国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堆(1821)。与其说是普通的乡村景色,还不如说是一种浓浓乡愁的展示。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说明。选择题答案15BDACD 610CACAD 1115ACCCD1620BDAAA 2125AACCD 2630BACDA 31.【答案】(1)学派:儒家;墨家;法家。(3分)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大变革;分封制瓦解,诸侯国为争霸极力网罗各类人才;士阶层兴起,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阐述自己主张,形成不同流派;私学兴起。(3分) (2)贡献: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儒学经典;将儒学通俗化、普及化;用儒学规范人们的行为;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儒学。(4分) 地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的发展和普及贡献巨大。(2分) (3)原因:孙中山深刻认识到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具有反清和改造中国的决心;接受过西方教育,考察过西方的经济、政治状况,对政治学说深有研究。(4分) 启示:批判旧传统中陈腐落后的方面,吸收优秀合理的成分;将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结合。(2分)32.【答案】(1)特点:把教育和选拔管理人才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做官结合起来。(2分) 影响:有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儒学地位的提高;有助于加强思想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学制:奏定学堂章程。(1分) 影响: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其主观目的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客观上却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潮流,加速了清朝灭亡。(4分) (3)措施:拨乱反正,纠正文革错误。(1分) 其他措施: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重新编写教材,倡导尊师重教。(2分,答出两点即可)33. 【答案】信息:(2分)图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或人文思想、人文主义)。图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世俗题材展现个人的情感,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说明:(6分)图一: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但传统社会对这一阶层持排斥的态度,艺术创作中的一些作品,表述出了传统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现实社会中的享乐主义(或:人文主义)之间的激烈冲突。图二: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这些现象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体现出了工业革命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与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怀念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