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篇 失分警示100练 专题二十七 有关“伴性遗传的发现及遗传特点”.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811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篇 失分警示100练 专题二十七 有关“伴性遗传的发现及遗传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篇 失分警示100练 专题二十七 有关“伴性遗传的发现及遗传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警示二十七有关“伴性遗传的发现及遗传特点”失分要记(1)萨顿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科学发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的发现又为萨顿的假说提供了科学证据。(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像XbY或Zb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3)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X1Y中X1只能由父亲传给女儿,Y则由父亲传给儿子;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一对夫妇(X1YX2X3)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32微练5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B.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54.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C.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答案精解精析警示二十七有关“伴性遗传的发现及遗传特点”53.B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不同,ZW型性别决定中,ZW个体为雌性,ZZ个体为雄性,A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54.C由于子代中男孩和女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可推测该秃顶性状与性别有关,但由于秃顶男子的女儿不全是秃顶,秃顶儿子的母亲正常,所以该秃顶性状不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儿子全部秃顶,说明该性状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该性状与性别有关,但不是伴性遗传,C正确;从前面分析可知,该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性状表现不同,在男性中为秃顶,在女性中为正常,则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也有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B错误;若女儿秃顶,父亲一定秃顶,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