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V).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810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V)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卷和卷,卷为试题(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自已保存,卷一般为答题卷,考试结束只交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其中“争”的实质是( )A. 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 B. 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C. 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 D. 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2. 有的学者将战国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 道、法、墨、儒 B. 道、法、儒、墨C. 法、儒、道、墨 D. 儒、道、墨、法3.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4.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5.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进步思想是( )A. 经世致用 B. 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 托古改制6.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兴民权、开议院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德先生”和“赛先生”7. 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 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 “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 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 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8.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A. 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B. 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主张D. 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9.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 )A. 文革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 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C. 样板戏打上了“文革”阶级斗争的烙印 D. 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10.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 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 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 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1.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间,中国社会相应出现了六种社会思潮,他们依次是地主阶级革新思潮、太平天国革命思潮、洋务思潮、_ 、_、_三个空依次应该填上( )A.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B.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思潮C.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D.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潮12.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 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 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D. 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13. 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A. B. C. D. 14.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A.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实行全民族抗战C.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 宣传新三民主义15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A B C D16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B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C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D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7. 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后来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残的何迟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 )A. 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进步人士的抵制B.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得不到一些人的理解C. 文艺和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D. “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18.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 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19. 康有为在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用意是( )A. 树立孔子权威 B. 否定君主制度C. 促进思想启蒙 D. 减小变法阻力20. 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这个人最可能是( )A. 孔子 B. 孟子C. 荀子 D. 韩非子21.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摘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 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 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2. 孙中山宣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时“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孙中山的论述最有可能出现于( )A. 同盟会宣誓誓词中 B. 临时约法中C.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 D. 民报发刊词中23.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24. 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这体现了陈独秀( )A. 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 B. 认为人权取决于智能C. 崇尚无政府主义状态 D. 主张人性自由与解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个胜出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人民无辜受难,历史模式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要打破这一循环和为那些有识之士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以共和制或联邦制来代替君主制。在这种制度中,所有人都可实现其希望,行使其权利,并担任省与国家的领导。为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激励热爱自由的人们参加到民族革命中来,以推翻帝制与满清王朝,并引进近代共和制,摆脱外国的干涉和侵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自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印第安人和支付独立战争时期所举债款的利息。在邦联政府就要毁灭时,它正式声明自己无能为力,并向宪制权呼吁。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美两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效果上产生较大反差的主要因素。(5分) 26(22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近现代西方哲学史(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6分)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什么?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6分)(3)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10分) 27.(17分)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医院以济疾苦。”洪仁玕资政新篇材料二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所学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洪仁玕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4分)(2) 据材料二指出“物质改革”是指哪一事件。(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对待东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2分)(3) 据材料3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的原因及其实战。(4分)(4) 材料四表明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2分)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阶段性特征。(4分)1-5 C A C A C 6-10 C C D C C 1115 A D A C C 1620 D D C D C 2124 C C B D 25【答案】(1)思想:采用武力方式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4分)原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专制制度的争权不利于社会稳定。(4分)(2) 因素:社会性质的差异;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差异;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否;专制思想是否根深蒂固;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5分)26【答案】(1)孔子:仁、礼和中庸苏格拉底:理性,美德即知识(4分)相通的地方: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 (2分)(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4分)(3)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6分)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4分)27【答案】(1)态度: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4分)(2)事件:洋务运动(1分)态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3)原因:洋务运动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3分)实践:戊戌变法(1分)(4)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要结合国情不可照搬。(2分)特征: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阶段,学习西方的技术;甲午战争以后,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