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803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本卷包括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C礼乐制度的破坏 D等级制度的颠覆 3、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4、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5、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6、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7、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D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8、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9、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C增强责任意识 D培育权利观念10、十二铜表法规定:“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者,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该规定集中反映了罗马法:A内容叙述庞杂繁琐 B具有浓厚神权色彩C深受习惯法的影响 D注意甄别案件性质11、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B.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12、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天赋人权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权力制衡13、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A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14、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逊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这项法案将自动生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15、有学者指出:“(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于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该论述:A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B指出法国大革命有长期性和残酷性C强调了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揭示了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性16、有学者这样比喻近代西方国家的代议制特征:“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的笼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A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法国民主共和制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C法国民主共和制、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D美国三权分立、法国民主共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D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18、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C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D专制体制臻于极盛19、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吏治败坏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贫富不均20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A五四运动期间 B华盛顿会议期间 C巴黎和会期间 D开罗会议期间21、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22、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图7 “宝岛回归” “家园沦陷” “血战台儿庄”“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中共七大召开”A BC D23、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 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B批判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C争取各国对华的同情和帮助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24、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C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25、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隆会议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6、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B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27、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8、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1946年6月,百分之五十八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一。1948年1月,百分之八十三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百分之六十七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以上数据说明:A美国百姓敌视苏联是冷战的主要原因 B苏联争霸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下降C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D美国推行杜鲁门主要有其社会必然性29、1960年,日、美修改 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A标志着亚太地区力量对比的改变 B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C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D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30、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驶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企业之间的联合 B政府之间的联合C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D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3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军事冲突的加剧 B根本利益的趋同C意识形态对立的淡化 D国家实力的消长32、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获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B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C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D诸强争霸的世界格局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52分。33题22分,34题15分,35题1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元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如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內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明史卷72职官材料二: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财政大臣主持。1721年到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详英国政治制度史(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和英国内阁的特点及其出现的背景。(14分)(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国内阁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8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5分)(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4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励众志。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二: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康广仁致易一书(1) 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6分)(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戊戌人士“同志太孤”的原因。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改革启示。(9分)答案 选择题:15: DCDBA 610:CCBCD 1115:BBACD 1620:ADCAB2125:DACCA 2630:BCDBC 3132:DC1、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材料所涉及的三个封国分别位于今天的北京、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南,这些地区相隔较远,但总体上位于北方,是原来殷商文化分布区,与来自西部的周文化不同。因此,将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区有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并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故D项正确。分封制下王室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故C错误;题项不涉及A项内容,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权力,故B项错误。2、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强调的等级秩序在礼仪上的体现,材料中明确可以看出诸侯僭越用了天子的礼仪,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3、略4、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5、三省六部三省之间权力相互牵制,材料中提到皇帝提拔中级官员地位上升,尚书省权力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导致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在唐朝并没有废除,故C项错误;门下省是负责审核,扩大之说不符,故D项错误。6、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为维护严格的等级制度,朝廷甚至在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器皿使用上也作了严格限定。但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发生变化,人们的等级观念也渐趋减弱。因此可以说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故选C项。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冲击”并未“瓦解”;D项材料所述是官员群体和普通人家,显然不符。7、详细分析材料即可得出,不作解析。8、材料中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是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利益维护,故A项错误;权力运行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参政的权力,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9、该题旨在通过对三种不同情形下的宣誓的解读理解雅典民主制度的本质特点。雅典民主强调城邦利益高于一切,对公民个体义务要求明确严格。材料中体现出的理念无论官员、陪审员还是取得公民资格的成年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故C项正确。至于官员依法履行职权,陪审员公正审判,更多的依靠民主制度的监督制约,而宣誓仅与道德层面,故效力有限。因此A、B错误;权利意识不会通过宣誓来培养,故D项错误。10、解析:材料内容体现十二铜表法中的相关规定注意区分“杀人者”和“过失致人于死”并适于不同的法律制裁,故正确答案为D。11、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故选B。12、材料可以看出用法律来制约王权,故B项正确。13、略14、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最终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该法案将自动生效,故C项正确。15、从“人权理论”“ 立宪制度”“ 共和主义”等字眼可联系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的政体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付出极大代价”“ 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故D项正确。16、制度的笼子也是渐进的是英国的特征;将权力彻底驯服符合美国;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符合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性。故A项正确。17、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时俄国革命的任务。而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既指出革命任务是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又指出既然不能“自行消亡”就需要暴力革命,也就是革命的方式。故D项正确。18、据材料可知,老鞋匠之所以能够行骗成功关键在于他装扮成军官,并带领一小队军人,让财务官员产生敬畏,进而行骗成功。说明当时德国社会对军人的恐惧和敬畏,反映出当时德国军国主义的色彩浓厚。故C项正确。19、从材料中“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 “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可以得出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主要是因为官员腐败导致,故A项正确。20 、考查基本史实。材料中明述“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美召开会议,涉及山东主权,当然是华盛顿会议了。故B项正确。21、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呼吁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进行国民革命,且以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为宗旨,可得出D项正确。22、略23、材料明确时间1937年11月,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顾维钧在会议上呼吁如果列强不对中国抗战做出必要的支持和援助,那么另一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所以顾的目的在于唤起各国共鸣,争取各国帮助,故C项正确。A项警示世界大战爆发只是顾的手段而非目的;B项非主要目的;D项材料只涉及远东格局的维护,而非世界格局。24、材料明确时间点在1949年渡江战役,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故B项错误;而“另起炉灶”是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行为不能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史实证明之后国民党仍然获得来至于美国等国的军事援助,故A项错误;因此解放军的这一行为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故C项正确。26、材料涉及中法、法苏关系的改善,并非欧洲一体化,故A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20世纪九十年代,材料时间是20世纪六十年代,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法国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的变化,故D项错误。材料中法国积极改善中法、法苏关系寻求摆脱美国控制和外交上的独立自主,故B项正确。27、略28、冷战主要原因是美苏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故A项错误;B项时间不符,美苏争霸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杜鲁门主义提出是在1947年,而在这之前已经有大量美国百姓敌视苏联,故C项错误。根据数据可知美国朝野上下敌视苏联,说明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故D项正确。29、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的原有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新的日美安全条约签订说明日美军事同盟在加强而非削弱,故C项错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和本题内容无关且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材料内容可以体现美国调整其在亚洲的政策,加强与日本的合作和对日本的扶植,是为了遏制亚洲地区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故B项正确。30、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一个能源组织,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组织。材料说明“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故C项正确。31、略32、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得出“单极世界格局”, “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获的。”可以得出“多极世界格局”,故C项正确。非选择题:33、(1)特点:中国,前期有票拟权,无决策权;中期权压六部,内阁首辅俨然宰相;后期遭打压,不敢弄权,致宦官专权。明朝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任意2点得4分)英国:主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实行集体负责;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是政府首脑。英国内阁是中央一级行政、决策机构。(任意2点得4分。)背景:中国:为强化皇权,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但为解决繁重的政务压力而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形成。(2分)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内阁成为国家实际中枢;始国王主持,后国王逐步退出内阁,“统而不治”,内阁首相成为政府首脑,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2点得4分)(2)不同影响:明朝内阁制度使得君主专制极端加强;导致明中后期出现权臣专权、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明朝政治日趋黑暗与僵化,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2点4分)英国内阁制度开创了英国资产阶级政治与民主政治之先河,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点4分)34、(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3点3分)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分)(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任意2点4分)(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任意3点6分)35、 (1)心态:迅速变革,全面变革;(答急于求成也可。2分)背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分)(2)原因:措施过于激进,树敌过多;变法内容贪大求全,不切实际;变法过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依靠的光绪皇帝没有掌握实权;守旧势力十分强大。(答出任意3点6分)启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答出任意1点给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