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冲刺模拟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789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冲刺模拟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冲刺模拟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冲刺模拟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模拟练第卷(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家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聚族而居。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出。贵族治人,其抟结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据此可知(A)A宗法原则与贵族政治密切相关B小农经济不利于宗族体系的形成C平民阶层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D宗族的贵族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解析题干关键信息“其抟结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宗法盖仅贵族有之”反映出宗族与贵族一体化的特征,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的产生晚于宗法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分析,平民阶层不是不重视宗法血缘而是没有能力去重视,对宗法关系没有了解,故排除C项;社会等级森严主要源于分封制,排除D项。2秦代九卿中少府掌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而与此相应的唐代六部中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这一变化体现了(C)A血缘政治的削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C政治制度的成熟 D行政效率的提高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的变化指的是秦代家国一体化到唐代把皇室财务从国家财政中分离出去,这体现了政治制度的成熟,故C项正确;血缘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衰落了,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中国古代有两种经济措施,一个“节制资本,不让民间有过富,而在经济之上层加以一种限制”,另一个“不让民间有穷人侧重在为民制产”。这两种经济措施分别是(B)A重农抑商政策、编户制度B盐铁专卖政策、均田制C市舶使制度、均田制D重农抑商政策、工商皆本政策解析编户制度是一种户籍制度,并非经济政策,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的盐铁专卖政策有利于抑制商人势力,“不让民间有过富”,唐代均田制为无地农民分配土地,符合“为民制产”,故B项正确;市舶使制度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从而促进民间财富的增长,排除C项;工商皆本是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的进步思想,并未被政府采纳和实行,排除D项。4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表中现象造成(B)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布匹14.25%4.98%棉纱担6.94%4.86%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海关关税自主权的逐步丧失导致1858年关税税率的降低,A项与设问因果倒置,故错误;鸦片战争后随着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降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进口,而非出口,故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与表中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总结鸦片战争的教训时说:“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遂可大洋角逐乎?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由此可知,魏源以为(D)A中国需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B军事武器落后是导致中国战败的主因C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层面D军队腐败和指挥失误是战争失败的主因解析“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遂可大洋角逐乎”反映的是清政府用兵无纪律无谋略,这说明清政府军队存在指挥失误的问题,而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以上问题,反而把原因归结为武器装备不如英国,由此看来魏源认为军队腐败和指挥失误是战争失败的主因,故选D项,排除A、B两项;魏源并没有从制度层面分析战争失败的根源,故C项错误。6“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海关的报关制度,几乎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申报进口货物的确实数量,关税一律按照商人呈报的数量,而不是根据海关查验数量来征收。”该报关制度(C)A制约了外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B促进了中国海关近代化C冲击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延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解析关税的征收依据商人呈报的数量,而不是根据海关查验的数量,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海关受帝国主义控制,中国几乎丧失关税主权,这样外国商品大量倾销至中国,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C项正确;关税主权丧失,中国政府失去关税管理的权力,并不能制约外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A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海关带有殖民地色彩,这并不利于中国海关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外国商品的倾销,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故D项错误。7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政机关等社会集团消费额年均约为423亿元,而19581960年这三年分别猛增至约560亿元、685亿元和818亿元。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大力紧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B)A国家财政枯竭B市场供应不足C群众生活受困D党和政府形象受损解析20世纪50年代,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经济还比较落后,而党政机关等社会集团消费额从“一五”期间的年均约423亿元猛增到1960年的约818亿元,联系当时的三年经济困难可知这时出现了市场供应严重困难的局面,因此中共中央发出紧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来缓解市场压力,故选B项;当时国家财政出现困难,但并未枯竭,排除A项;C、D两项虽然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8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以上认识的变化(C)A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B科学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D扫除了中国入世在体制上的障碍解析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还处在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故B项错误;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关,故D项错误。9在古代雅典,凡议事会或公民大会的决议与宪法抵触者,任何公民有权向议事会主席团提出申诉,主席团若认为申诉合理,原法案提议者将负其咎。这主要说明雅典(A)A政府权力受到公民监督B公民拥有申诉权C严格实行责任倒追机制D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解析“任何公民有权向议事会主席团提出申诉”说明古代雅典政府权力受到公民的严格监督,故A项符合题意;B项没有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中只论述了追责机制,无法体现“严格实行”,故排除C项;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排除D项。1019世纪初英国启动金本位制度,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英国的企业也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推向了世界。这说明(D)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重商主义政策成就英镑的国际地位C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D国际货币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解析19世纪初英国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是头号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英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此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影响,故选D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重商主义流行于1618世纪,B项的时间与题干不符;18世纪中叶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但材料不能反映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排除C项。1118世纪90年代,法国土地所有权碎化,之后的百年间农村土地所有者数量增加了1倍,而法国总人口增长不到50%,年均增长率只有05%,农村人口几乎长期不变。这一土地制度的变革(B)A削弱了法国小农经济B阻碍了法国的现代化进程C促使法国封建统治加速瓦解D推动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解析18世纪90年代法国土地制度变革使得小农经济成为法国农业的主体,农村人口几乎长期不变使得法国工业革命缺乏必要的劳动力,也难以开拓农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国的现代化进程,故B项正确,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延缓了封建统治的瓦解,排除C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造成了法国农村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法国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故D项错误。12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为其他欧盟国家开创了一个“先例”,将会起到“示范效应”。荷兰表示也应该收回对财政、移民等政策的自主权。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对英国脱欧表示祝贺,并声称法国人民也应在欧盟成员国地位问题上享有决定权。这说明(B)A欧盟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B欧洲一体化中体制性弊端暴露C欧盟内部国家权利义务不对等D逆区域化已成为新的时代浪潮解析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发展的表现,但不能说欧盟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削弱了一些国家的自主权,导致制度方面暴露出一定的弊端,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题干中英国、荷兰以及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不能代表普遍情况,排除D项。第卷(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请考生从中任选一题作答。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材料二近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是在继承和借鉴古代希腊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在同封建势力与反复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国家按照选民的社会成分和选民思想意识的进步与保守状态划分选取,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一定的公民来行使国家公共权力。18世纪中期,英国拥有选举权的公民(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自由土地持有者)约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2%。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拥有一定财产和纳税的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选民占全国总人口25%。随着争取普选权运动的高涨,从19世纪初开始,西方国家议会逐渐取消或放宽了财产资格、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宗教信仰、种族、民族、性别等方面的限制。到20世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确立。(1)根据材料一,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举制度有哪些发展?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选举制度的不同特点。(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发展的因素,并对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加以简要评价。(11分)答案(1)发展:选举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举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举范围扩大。(6分)古代中国的特点:传承久远;自上而下,为民择官;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近代西方的特点:吸纳与创新;自下而上,公民权利;立法保障。(8分)(2)因素:借鉴古希腊选举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7分)评价:19世纪以前的选举制度有利于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但存在选区划分不合理、公民选举权利受到限制等局限;19世纪以后的选举制度完善了西方代议制民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但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4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世凯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整理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带着问题解读材料信息。材料提到三层信息:第一层,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的局限性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完成造成了不利影响;第二层,孙中山在袁世凯的博弈中,势单力薄,与袁世凯的妥协给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完成造成了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三层,孙中山三民主义具有诸多不足,多数追随者并未能深入接受这一思想并付诸实践。其次,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确定一个论题。若根据第一层信息确定论题,则需说明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的具体局限性,如思想启蒙不足、阶级力量薄弱、经济实力弱小等。若根据第二层信息确定论题,则需说明孙中山在与袁世凯的博弈中具有怎样的优劣势,如孙中山从政经验不足,可以依靠的力量相对弱小,而袁世凯久经官场,执掌北洋陆军,并得到立宪派和列强的支持,当时的中国对强权人物的现实需要,综合而言,袁世凯的实力较为强大。若根据第三层信息确定论题,则需说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具体不足,如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生主义脱离中国实际,难以实行,民权主义对广大群众缺乏号召力。最后,若对于材料所给信息不能广泛调动知识加以论述,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革命设想与实践”的其他知识,如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可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如何实践及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也可论述中共成立早期的革命指导思想是如何实践及取得了怎样的成果。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论题: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3分)阐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美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临时约法,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妥协。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遭遇挫折。(9分)1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最早的成文乡里自治制度是北宋时期陕西蓝田吕大钧制定的吕氏乡约,由士绅起草法则,其宗旨意在使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明成祖时,“表章家礼及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颁降天下”。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了南赣乡约,影响最大。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单纯用来司教化,以宣讲圣谕为主。雍乾年间数次颁布命令,除宣讲圣谕、公事礼节之外,禁止官员与本地士绅的一切私相交往及馈送,“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非特殊情况,不许士绅介入里甲、乡地、保甲等各类乡役组织,违者严惩。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略取宋明乡约宗法制度,兼仿西洋地方自治之义,建议以乡族为政治基础,达到管教养卫的目的。冯桂芬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改革变法论者的自治主张。摘编自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9分)答案(1)变化:乡约的制定由士绅自主起草到政府统筹;乡约的管理由自治到官府管理。(6分,如答乡约的宗旨由邻里之间相互劝诫、礼俗相交到宣讲圣谕亦可。)(2)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融合西方地方自治理论、宋明乡约制度中“自治”成分而形成的。(4分)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虽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也未能付诸实践,但它为后人继续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3分)1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在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作出贡献。摘编自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与德军搏斗约2万牺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9分)答案(1)背景:协约国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中国人力资源廉价丰富;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6分)(2)历史贡献:缓解了协约国的人力资源危机,支援了协约国后方的工业生产;为协约国前线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及中国与欧洲友谊作出巨大贡献。(9分)1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8781885年,曾纪泽因为通晓“洋务”,先后担任驻英、法、俄三国公使,活跃在外交舞台上。当时洋务派中不少人,在对外交涉中,一味鼓吹“以夷制夷”,幻想“联英制俄”或“联俄制日”等。曾纪泽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各邦虽外和内忌,各不相能,而于中华,则独有协议谋我之势。何也?一邦获利,各国均沾。”因此,他认为“邦交不可以常恃”。同时,他也认识到,对西方列强不能“援尊周攘夷之言以鄙之”,也不能“自恃中华上国而欺凌远人”。1879年10月,崇厚擅自与沙俄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以下简称“原约”)。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拒绝签约,并将崇厚革职,判斩监候。对此,沙俄进行外交恫吓和军事威胁,而英法美德等国也反对治崇厚罪,以免中俄战争爆发,危及它们在华利益。在此情况下,清政府改派曾纪泽赴伊犁进行中俄交涉。谈判时,曾纪泽坚持“力争分界,酌允通商”的原则,力争改约成功。面对沙俄的威胁利诱,欺蒙哄骗,曾纪泽据理力争,极力维护民族尊严与利益,虽有一些商业上的让步和赔款,但修改后的条约要比原约强得多。摘编自李宜霞论论曾纪泽的主要外交思想及其外交实践(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条件。(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曾纪泽参与中俄交涉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答案(1)外交思想:对列强不抱幻想;主张外交平等或反对传统的夷夏外交思想;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每点2分,共6分)条件:民族危机的加深;反思洋务运动外交思想;长期担任驻外国公使,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每点1分,共3分)(2)原因: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不畏强暴,据理力争;灵活的谈判技巧;丰富的外交经验。(任答三点即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