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六)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95481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六)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六)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六)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检测(六)(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7镇江三模)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这表明他主张()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解析材料中“士之仕也”表明知识分子应重视仕而非耕,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与材料中“士之仕也”“士之失位”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关注重点是“士”,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本意识,故D项错误。答案B2.(2017连云港质检)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该思想属于()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解析与材料中“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反映了墨家的尚贤思想,故B项正确;道家提倡无为,与材料中“欲其事之成”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与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3.(2018南京、盐城模拟)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A. B. C. D.解析根据材料中“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得出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故正确;根据材料中“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故正确;根据材料中“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故正确;良知是通过内心自省,不是外在探求而实现的,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答案A4.(2018徐州模拟)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太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家()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西汉初期陆贾、叔孙通、贾谊等人将阴阳家、道家的某些思想融于儒家思想之中,从而为新儒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汉高祖登基称帝以至汉武帝初年,黄老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陆贾、叔孙通、贾谊等人的活动并不能表明当时儒学具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A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不能代表诸子思想,C项错误;D项“开始融合”表述错误,先秦时期儒家学者如荀子已开始融合道家思想,排除。答案B5.(2017徐州、连云港、宿迁苏北三市三模)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领兵进入广东龙川,剿灭山中之贼后,告谕百姓:嫁娶之家,丰俭称赀,不得计论聘财妆奁,不得大会宾客,酒食连朝街市村坊,不得迎神赛会,百千成群。凡此皆靡费无益。有不率教者,十家牌邻互相纠察;容隐不举正者,十家均罪。此举根本目的是()A.严禁聚会,避免盗贼再起B.提倡节俭,形成淳朴民风C.推行连坐,维护社会稳定D.教化百姓,挽救封建危机解析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A、B、C项只是措施,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教化百姓,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明朝后期出现的统治危机,故D项正确。答案D6.(2018南京模拟)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D.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家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使儒学重新焕发生机,故B项正确。答案B7.(2018南通模拟)“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A.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B.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C.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解析“刻板印卖”“天下书籍遂广”可以判断是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故D项正确。A、B两项都不符合材料中五代时期的历史史实,可以排除。C项“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与材料的信息不符合。答案D8.(2017南通、扬州三模)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解析材料中“辨骚”“自铸伟辞”表明是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楚辞,“大一统”与战国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楚辞与题中“奉为儒家经典”不符,故B项错误;楚辞易于表达情感,但与题中“强调表现个性”不符,故C项错误;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与材料中“辨骚”“自铸伟辞”“惊采绝艳”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9.(2018无锡模拟)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下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解析观察上图,得知三帖的书体是行书。“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体现的是篆体的特点,故A项错误;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收放结合,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故B项正确;“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是楷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是草书的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7盐城模拟)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解析古希腊智者学派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但他们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安提丰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应非常尊重法律,A、C项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反映人民主权观念,B项与题意无关,D项正确。答案D11.(2017丹阳质检)在古希腊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自己,研究自我”。下列言论中,与材料中所说的“追求”一致的是()A.格物致知 B.知识就是感觉C.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自己解析“格物致知”强调探寻外部世界,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知识就是感觉”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与题干不相符,故B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凸显自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同样强调知识的相对性,故C项错误;由“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自己,研究自我”可以看出,题干强调自我在认识真理过程的巨大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12.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A.“美德即知识”B.“认识你自己”C.“因信称义”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解析材料意思是人事尚未处理好,不必考虑鬼事,尚未知生,何能知死,欲知死后的状况,应当先知生前的状况。这与认识你自己的观点最接近,故B项正确;“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因信称义”强调信仰得救,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强调内心自我反省,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3.(2017镇江模拟)德国历史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在教义史一书中对欧洲某一历史时期这样写道:“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该历史时期应该是()A.宗教改革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解析由关键信息“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理性”可知C项正确。A、B项没有涉及“理性”,排除;工业革命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4.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学者们、政治家、平民百姓不同的状态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冲击的是天主教会,而非基督教信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理性主义时代尚未到来,故D项错误。答案A15.(2017镇江期中)“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A.否定行为的重要 B.肯定信仰的权威C.抨击教皇和教会 D.强调“道”的重要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可知材料强调因信称义也即肯定信仰的权威,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提及,故A项错误;C、D项同材料强调的重心不一致,故C、D项错误。答案B16.1617年,德意志萨克森的新教徒们制作了一张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画中的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他抬起了头,光芒照在他面前的书页上,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这表明,宗教改革()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教皇的作用B.废除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解析此材料体现了宗教改革的作用,教徒有了独立阅读圣经的权利,而不是完全听信于教皇,“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则体现了对教会作用的一种否定,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并没有废除宗教的精神枷锁,故B项错误;维护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与题目无关,故C项错误;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是启蒙运动,不是宗教改革,故D项错误。答案A17.(2018盐城模拟)伏尔泰称中国是“人们了解的古老国家中唯一从未受制于僧侣的国家”,并认为“他们的帝国组织确实是世界上最好的,是唯一把一切都建立在父权的基础上的国家人类绝不可能想象比它(中国政府)更好的政府来”。这说明伏尔泰()A.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B.赞成中国式的君主专制C.认识中国比较片面肤浅D.希望中法两国加强交流解析伏尔泰赞扬的中国政府,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清朝,当时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伏尔泰还高度赞扬,说明他对中国的认识片面肤浅,故C项正确。答案C18.(2018南京、盐城调研)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A.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B.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C.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D.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解析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与材料中“康德(17241804)宣称”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表明侧重点在于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材料中“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等于认为所有君主都具有理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只是条件之一,没有涉及推崇军国主义,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答案B19.(2017南通、扬州三模)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解析文艺复兴“提倡人性之美”,与材料中“伏尔泰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不符,故A项错误;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与材料中“伏尔泰”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表明推崇理性,材料中“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表明否定外在权威,故C项正确;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非反对君主制度,卢梭倡导人民主权,主张共和制,故D项错误。答案C20.(2018扬州模拟)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这)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赖以奠立的根本原则,这条原则有助于克服绝对放任自流所导致的无法无天的状态,因为人们将自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他人合法的自由权利相和谐这意味着,他将被强迫而成为自由的。”文中这个“根本原则”是()A.人人平等 B.社会契约C.自由民主 D.理性法制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政治联合体”,“人人平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契约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自由民主强调的是个人权利,与题干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理性法制突出的是人的理性,是人在主观上对自我的控制,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13分)(2017南京三模)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荀子天论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董仲舒天人三策材料三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王夫之读通鉴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6分)(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辩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3分)(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2分)解析第(1)问的解答据材料一中的“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畏之,非也”等信息逐层归纳观点,依据教材知识回答荀子的政治主张。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等信息可知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带有警示、规劝君主的意图,其与荀子思想的关系有继承也有背离。第(3)问据材料三中的“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概括,“特点”难以把握,可从性质、范畴等主要层次思考;最后一问往往是难题,关键是能把握贯穿于三段材料之中的主线,然后才能寻找答题角度。答案(1)观点:自然界变化有规律;自然界异常现象不可怕;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乱无关。(3分)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3分)(2)主张:天人感应。(1分)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1分)关系:既继承发展;又对立矛盾(有所悖离)。(1分)(3)因素:符合规律(遵循天理)。(1分)特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1分)(4)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国家治乱兴亡。(1分)出发点: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1分)22.(13分)(2018扬州模拟)十八世纪法国一桩普通的民事案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国的图鲁兹有一位颇富声誉的商人,名叫卡拉斯,是个虔诚的加尔文派新教徒,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打算改信天主教。安东尼性情抑郁,总是落落寡欢。1761年10月13日晚,安东尼吊死在自家门框上。尽管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证明安东尼要改变信仰,更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卡拉斯一家人“谋杀”了安东尼,但是案件落在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法官大卫的手里,在天主教修士们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结果图鲁兹法院在没能拿出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宣判卡拉斯有罪:处以车裂,家产没收,1762年执行。时年68岁,正流亡于日内瓦的伏尔泰了解了事情真相以后,立刻着手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进行辩护。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巴黎法院最终撤销原判,赔偿、抚恤卡拉斯夫人。摘编自萧瀚神圣的辩护:评伏尔泰为卡拉斯辩护案请回答:(1)卡拉斯所信仰的“新教”有什么思想主张?它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进步的影响?(6分)(2)结合时代背景和伏尔泰的思想观点,写一篇250字左右的短文,对“神圣辩护”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7分)解析(1)此问实际是考查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新教”的思想主张和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就可以了。(2)此问是一道观点评述题,首先要正确呈现伏尔泰的相关观点,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论证,论证时要合理论证神圣辩护的法律意义和社会影响,要求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1)主张: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人人可以因信称义;取消天主教会的繁琐礼仪;教会从属于国家。(3分)进步影响:有利于思想解放;促进民族意识发展和民族国家的诞生。(3分)(2)神圣辩护是一场为维护人权的战斗。(1分)伏尔泰为死去的卡拉斯辩护是要维护他的名誉权,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2分)图鲁兹地方法庭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情况下判处卡拉斯死刑,实质上就是维护天主教,对新教进行迫害;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学说,他认为人人有信仰自由和平等的人权。(2分)神圣辩护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1分)伏尔泰是一位无神论者,并且与卡拉斯并不相熟,但是他坚持为他人的信仰权和名誉权辩护,反映了启蒙思想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是他们广泛的思想宣传和社会活动,促进了大革命的到来。(1分)23.(14分)(2018南京、盐城模拟)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材料二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材料三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材料四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4分)(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4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历史作用的变化。(6分)答案(1)状态:中世纪神权统治下,人的精神(人性)和自我受禁锢和压抑。(2分)前提:教会的大量订货和神职人员的不竭消费。(2分)(2)特点: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仍占优势。(2分)变化:借助宗教题材,展现人性之美,反映人文主义思想。(2分)(3)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和腐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4分)变化:从阻碍到促进。(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