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9465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50分)1.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 二重证据更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可知,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即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但不能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A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与B项说法相反,排除;C项过于绝对化,有些历史随着时间变迁、地貌变化,已经难以找到实物史料,排除;D项符合材料的说法,既有史料记载也有实物史料佐证,更能还原历史真相,故选D。考点:史观史法司马迁的史记二重证据。2.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分封制受到冲击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诸侯不在勤王,这表明了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西周后期周天子的权力就已衰落,周赧王属于东周,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彻底瓦解是在北宋,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勤王不成”,这反映的实质是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严重冲击。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选官的标准也各有不同,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世官制选官标准是血缘,故A项错误;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德行,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是门第,本质还是血缘,故C项错误;科举制选官的标准是才能或文才,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4. 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5世纪初 B. 公元前5世纪末C. 公元前6世纪初 D. 公元前6世纪末【答案】D【解析】一百年为一世纪,如公元前1世纪指的是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故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6世纪末。所以选D。5. 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奴隶参与了立法B. 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C.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 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分析出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故本题选C。A项错误,因为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公民法,奴隶不可能参与立法;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当时保留了一部分习惯法;D项说法过于绝对。【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罗马法十二铜表法6.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就曾声称“朕即国家”,自视为神的化身。这间接表明当时法国的政治制度是A. 封建等级制B. 等级君主制C. 专制君主制D. 议会民主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曾声称“朕即国家”,自视为神的化身”可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将自己视为国家的代表,以神的名义美化自身形象,体现了君权神授,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特点,体现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特征,故C项正确。等级思想在题干未体现,故排除A项。B项,等级君主制不符合题干君主制度特征,排除。D项,议会君主制下,君主权力受议会制约,题干未体现议会对君主的权力制约关系,故排除。7.历史学习中,某同学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如图).该“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A. 偶然性B. 渐进性C. 多样性D. 曲折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使国王的立法权转移到议会,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成立,使国王行政权转移到了内阁,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实现参政权,这一历程体现了英国代议制发展的渐进性特征,故B项正确。A项,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与完善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排除。C项,图示未体现多样性特点,排除。D项,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具有和平性与渐进性特征,曲折性指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故排除。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A. 甲对,乙不对B. 乙对,甲不对C. 甲和乙都不对D. 甲乙说的都对【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这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性,符合政治民主化的趋势,因此同学甲的说法正确。普选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体现出国家统一的内涵,加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因此同学乙的说法也是正确的。故答案为D。9.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是正义的B. 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D. 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可知,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为保护鸦片贸易而进行了非正义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在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努力扩大海外商品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而非简单的归结为保护鸦片贸易而为,故D项正确。A项,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未认识到战争的本质,故排除。B项,题干作者并未为鸦片战争作辩护,C项,从题干可知,作者批判这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故排除。10.下边战争示意图所反映的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展现的是中国、朝鲜、日本国家之间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重要地名“威海卫”“旅顺口”可知该战争是指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A项鸦片战争发生在广东,故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北京,故排除。D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亦发生于北京,故排除。11.日本帝国主义割占台湾初期一直由武官实施军事统治。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公布了匪徒刑罚令,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B. 日本侵略台湾蓄谋已久C. 清政府丧失维护统治的能力D. 日本实行依法治台策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说明台湾人民不甘心作亡国奴,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台湾已经成为日本殖民地,故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清政府的统治状况,故排除。D项,材料体现了日本对台湾的野蛮统治,故排除。12.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 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 设厂开矿、修建铁路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20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以看出,这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选C;A是鸦片战争;B是马关条约;是世纪末世纪初。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八国联军侵华【名师点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高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只是侵略者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错综复杂,更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13.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乾隆时代(1793年)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咸丰时代(1860年)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同治时代(1873年)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A. 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B. 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C. 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D. 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答案】B【解析】从1793年到1873年,历时八十年,外国使节才得以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这充分说明了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性,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材料体现出清政府天朝上国意识的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14.近代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谈到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材料中的“为福”是指这些条约的签订A. 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 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C. 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D. 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故D正确。A和C属于条约对于中国“祸”的影响,排除;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并不是材料的主旨,B错误。15.“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其中的“主题”指的是A. 经济现代化B. 政治民主化C. 思想科学化D. 生活世俗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未能推翻清王朝,而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推翻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顺应了建立民主政治的世界潮流,故“主题”为政治民主化,B项正确。A项经济现代化指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思想科学化指传播西方启蒙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生活世俗化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的政治革命无关,排除。16.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注意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17.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据此,中国抗战应始于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九运动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根据题意,故A正确,排除C项。B项,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八一三事变是七七事变后日本进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心的的一次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18.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当时的资料,其中最可质疑的是A. 事变制造者留下的日记B. 日本当时媒体报道的新闻C. 幸存者的回忆D. 日本政府解密的档案【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抗击日本,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短短四个多月,中国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所以日本当时的媒体的报道,是经过歪曲粉饰的,不可能真实的还原“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故B项符合题意。A项,事变制造者留下的日记具有一定私密性,虽具有主观意识存在,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客观事实,故排除。C项,幸存者的回忆是历史当事人亲身体验,真实性相对较高。D项,政府解密的档案反映了当时政府决策的机密文件,真实度极高,故排除。19. 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A. 渡江战役B. 辽沈战役C. 淮海战役D. 平津战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徐、蚌乃首都门户”和所学知识可知,徐、蚌属于淮海地区,C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三大战役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辽沈战役发生在淮海战役之前,排除B;平津战役与淮海战役同时发生,但与材料“徐、蚌乃首都门户”不符,排除D。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淮海战役20.下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由于全民族抗战的实现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次低谷是在国民大革命后,出现低谷的原因的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中共的血腥屠杀,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示可知,第一次高峰是在1921-1927年,第二次高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两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两次国共合作,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的图示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1.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A. 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B.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C. 冲击了清朝封建统治D. 冲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851年宣布资本主义死刑”和所学史实应该指的是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而且迅速蔓延,故A项正确;启蒙思想是在18世纪,而且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理想蓝图”,故B项排除;太平天国属于农民反封建斗争,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没有体现出英国的影响,故D项排除。22.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A. 北京B. 伦敦C. 莫斯科D. 彼得格勒【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故D项正确。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3.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 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 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革”对民主法制进行了无情的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故选A。BD项要遵循经济规律是指的经济建设方面;C项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文革的教训【名师点睛】文革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个人崇拜思想泛滥,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文革后,国家吸取教训,加强了民主法治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2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A.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 中美建交以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C. 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D. 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79年元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成为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80年代初,故A项不符合时间限定;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故C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80年代,两岸经济文化逐渐频繁,故D项排除。点睛:材料“1979年元旦”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25.某课题的中心词是“冷战”、“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 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 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 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演变D.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但在两极格局下,为了能够生存和很好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故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演变,故C项正确。A项,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日欧呈现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题干涵盖政治、经济多方面内容,B项局限于经济层面,故排除。D项,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的主题体现在政治层面,相对于C项来说不够全面,故排除。第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26.辨别填空(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设立的官职和机构:A.郡县制B.枢密使C.行省制D.内阁E.军机处(1)从历史看,主要为了强化君主权力的是 (填入字母);为了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是 (填入字母)。(2)结合上述选项,完成下列填空(填入字母)。其基本架构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的是 。(填入字母)由少数民族政权创新出的制度是 。(填入字母)(二)史料的分类方法之一,可将史料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若要研究“辛亥革命”下列史料中,相对而言,哪些是直接史料?哪些是间接史料? (3)直接史料:_(填入字母)间接史料:_(填入字母)【答案】(1)BDE、AC(2)ACE(3)直接史料:ACDE间接史料:BF【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知识可知,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枢密院分散宰相军事权,有利加强皇权;明成祖埋藏设立内阁为内侍机构以代咨询,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郡县制的设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制,行省的军政民政向中央负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一问依次填BDE,二问依次填AC。(2)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地方行政区划奠定基础,县制区划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满族入主中原后建立清王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建立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制以加强中央集权,故处应填A,处应填CE两项。(3)结合所学可知,直接史料指能直接反映或还原当时历史真相的第一手史料,间接史料指除第一手史料的如口述史料、研究论文、史学著作及其他间接反映历史事件的作品,故ACDE为直接史料,BF为间接史料。27.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及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2)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3)材料二,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答案】(1)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雅典: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2)影响:秦朝:其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且不断加强和完善。雅典: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3)相似之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美国: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制度。【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与雅典的权力运行机构,体现了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雅典城邦民主政治。(2)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后世历代王朝制度建设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即可。(3)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三权分立体制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三省六部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相互牵制。故两者相似处在于权力分立,相互制衡。二小问,结合中国服务皇权的本质而美国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行回答。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时间大事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答案】(1)特点: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社会基础逐渐扩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积极作用: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3)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上海举行国民大会.上海工人开始罢工”从运动范围,社会基础,无产阶级参与政治运动进行归纳概括。(2)根据材料二“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可知国民党改组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壮大,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民族复兴,在于各阶级各群体的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民主理念增强,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观念增强了民族凝聚力。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中苏同盟互助友好条约(1950年)材料二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缔结该条约的原因。(2)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并其合作方式的不同之处。【答案】(1)吸取历史教训就,防止日本等国重演侵略战争;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美国扶植日本,敌视新中国;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2)共同点: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双方互利交流。不同点:材料一:结盟,针对具体国家,多强调经济交流。材料二:不结盟,没有针对具体国家,强调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交流。【解析】试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可得出答案吸取历史教训就,防止日本等国重演侵略战争。此外,还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去思考。(2)在共同点方面,都强调了增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促进双方的发展。而具体方式的差别,材料一“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体现的是结盟,并强调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而材料二“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体现的是不结盟。并强调“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此外,中苏合作为了对抗日本等西方国家。而中美的合作没有直接针对特定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