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浙科版必修2.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38982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浙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浙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生物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浙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一、选择题1在育种上既要得到更多的变异,又要使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最好采用()A单倍体育种 B多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解析:选D由题意即可排除B、C选项。而单倍体育种只能缩短育种年限,迅速获得纯系植株,但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变异。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的(辐射诱变或激光诱变)或化学的(如秋水仙素)因素来处理植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创造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品种,所以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的频率,使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2用DDee与ddEE杂交的豌豆种子(DdEe)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F2选双隐性植株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解析:选A从题干中可知需要隐性纯合子(ddee),在杂交育种的F2中可以直接获得。所以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双隐性个体要比单倍体育种更简捷。3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选B突变性状在当代就显现,说明该突变为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引起的,A错误;突变株为杂合子,其自交可产生“一秆双穗”的纯合子,B正确;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形态变化,所以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无法判断发生基因突变的位置,C错误;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再筛选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错误。4下图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培育形成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C由品种直接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D由品种和培育品种的最快途径是解析:选D图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其中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为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5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畸变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培育出无籽西瓜C诱变育种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的品种D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选D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它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品种。无籽西瓜是利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的。6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解析:选C杂交育种F2中重组类型有DDtt(1/16)、ddTT(1/16)、Ddtt(2/16)、ddTt(2/16)占3/8;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F1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故用此法所得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占1/4。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7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C产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可育D将此四倍体芝麻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属于二倍体解析:选A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代为不育的三倍体,所以四倍体是新物种;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就不再是单倍体了;此四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属于单倍体。8(全国大纲卷)下列实践活动包含转基因技术的是()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解析:选CA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畸变;B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项属于转基因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9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A过程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畸变B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C过程通常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解析:选D过程表示杂交,其原理为基因重组;过程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不需要经过受精作用;过程通常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此育种方法可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种,因此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10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畸变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丁和图丙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解析:选D图甲、乙、丙、丁中的变异类型分别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三体进行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的配子,B错误;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图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均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四种可遗传变异均可发生,D正确。二、非选择题11现有两个水稻品种,一个纯种水稻的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水稻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水稻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2)图中和基因组成分别为_和_。(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5)如将方法中获得的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_。解析:图中(一)过程属于杂交育种,作用是把矮秆和抗病性状组合到一个植株上。图中(二)过程F1种下后,开花产生花粉(雄配子)的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产生4种配子(DT、Dt、dT、dt)。根据图中可知,的基因型是DT,的基因型是dT。图中(三)是培养单倍体的过程,一般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图中(四)是诱导多倍体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经诱导后长成的植物体一定是纯合体,仔细分析图,可得出图中的对应的基因型是DDtt、ddTT和ddtt。图中沿着(一)、(二)、(三)、(四)途径进行的育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沿着(一)、(五)、(六)途径进行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图中(五)过程是指F1自交的过程,其后代中的矮秆抗倒伏抗锈病的类型,表现型虽符合要求,但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只有1/3,还有2/3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题中第(5)小题的计算方法是: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和ddtt,因为两个体中的第二对基因都是tt,不论是自交还是杂交,对后代基因型的比例都没有影响,所以只要考虑DD和dd就可以了,这对基因杂交后再自交,实际是典型的基因分离规律,后代各基因型的比例是121。答案:(1)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2)DTddTT(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4)1/3(5)12112【加试题】获得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专家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源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他与其他育种专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对小麦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成研究发现,偃麦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了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如图表示他们育种的主要过程:P小麦偃麦草 杂种小麦Fn回答下列问题:(1)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杂种种植后代一定会出现_。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要获得_遗传的小麦新品种。(2)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特殊的气候条件起到了_的作用。(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事实,突破了_。(4)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病的小麦的抗性基因和影响产量(高产和低产)的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将大面积种植前的抗病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其后代中抗病小麦与不抗病小麦数量之比为_。若该抗病小麦自交,则其后代性状表现及分离比为:_。若高产杂合的普通小麦通过育种专家李振声培育,得到高产抗病的小麦,现将此高产抗病小麦与低产普通小麦多次杂交,得到的都是高产抗病和低产不抗病的小麦,请解释此现象的原因:_。解析:(1)杂种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获得所需的性状。(2)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环境起选择作用。(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4)由题干信息可知,大面积种植前的杂种是将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普通小麦而获得的,故为杂合子,普通小麦为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抗病小麦与不抗病小麦数量比为11,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答案:(1)性状分离高产抗病且能稳定(2)选择(3)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4)11抗病小麦不抗病小麦31抗病基因移接到了含有高产基因的染色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