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1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8652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1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1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1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案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 选择题 1 2018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 从 1921 年 7 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到 1922 年 7 月二大的召 开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 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进步却是明显的 革命纲领逐渐 由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单纯理论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 里产生这样巨大飞跃的主要原因是 A 导 学 号 26812805 A 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解 C 建立了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 D 已经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解析 中共一大提出了最高革命纲领 但与中国革命实际并不相符 在正确分析国 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 中共二大提出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符的纲领 故 A 项正确 这种 飞跃主要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并非单纯的理论认识 故 B 项错误 此时共产党尚未建立联合战线 故 C 项错误 遵义会议标志着共产党独立成熟 故 D 项错 误 2 2018 鲁鄂重点中学调研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十 改良农村组织 增进农人生活 十一 制定劳工法 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 保障劳工团 体 并扶助其发展 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A 导 学 号 26812806 A 联合工农阶级 壮大革命力量 B 开展土地革命 没收地主土地 C 领导民主革命 推翻帝国主义 D 着手发展经济 建立经济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十 改良农村 组织 增进农人生活 十一 制定劳工法 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 保障劳工团体 并扶 助其发展 可知 此时的国民党意欲联合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 产阶级以实现阵营的大团结 故 A 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土地政策的相关提及 故 B 项错误 材料所提及的仅仅是国内的民生状况而并未有对外部帝国主义的反对 故 C 项错 误 国民党 一大 召开之际 其还不是全国性的执政党 不可能是发展民族经济和建立 经济基础 故 D 项错误 3 2018 益阳 纽约时报 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 广州聘请苏联顾问 武 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 上海的英 美 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 攻克南京 北京周边战事 连连 等 这些情形出现于 C 导 学 号 26812807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全面抗战时期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 该回忆录描述的是 1924 1927 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20 世纪 20 年代 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 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 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6 年 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 攻克武昌 南京 上海等城市 把 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辛亥革命爆发于 1911 年 而苏联成立于 1922 年 A 项 与 广州聘请苏联顾问 不符 B D 两项都不符合 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 攻克南京 等信息 故选 C 项 4 2018 江西六校联考 费正清说 这是一个大约 12 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 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 暑假放假 里召开的 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 乘火车转移到 嘉兴南湖 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 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D 导 学 号 26812808 A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内容 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由 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 可知这是一次秘密会议 结合选项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应为中 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 就焕然一新了 故选 B 项 A C D 三项不符合题意 5 2018 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 1927 年 4 月 19 日 毛泽东在 在土地委员会第一次 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中强调 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 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 其作用 在 解决土地问题后即能够解决财政问题和兵士问题 兵士能否永久参加革命 亦即在土地问 题解决 因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 必勇敢作战 依据材料可以推知 导 学 号 26812809 A A 当时国共关系尚未破裂 B 为此中共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C 中共已经明确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D 当时中共 左 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 解析 材料主要论述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重视及原因 国共关系破裂是在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之后 故 A 项正确 确立土地革命方针是在 1927 年 8 月召开的 八七会议 上 故 B 项错误 1927 年 毛泽东在中共的地位并不高 不能代表整个中共 故 C 项错误 当 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右倾投降主义 不是 左 倾思想 故 D 项错误 6 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 据统计 1927 年 11 月后 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 割据 一词 如 暴动割据 农民割据 农村割据 割据局面 割据地带 割据 区域 等 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 导 学 号 26812810 A 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 B 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 支持井冈山式革命道路 D 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解析 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逐渐认识到城市中心道路的不可行 开始思考革命的新 出路 故 A 项正确 大革命失败后党把工作重心逐渐从城市转向农村 但并非放弃了城市 革命中心论 故 B 项错误 材料提及 割据 等理论不等同于井冈山式革命道路 故 C 项 错误 在中共成立之初就开始注重农民阶级的力量 故 D 项错误 7 2018 河南中原名校考评 1930 年 10 月 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 必须在暂时还 不是苏区的地方 发展农民运动 发展游击战争 中共的干部工人骨干才开始按共产国际 的要求向农村地区转移 这表明当时 B 导 学 号 26812811 A 中共始终以农民运动为革命的核心 B 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 C 土地革命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开展 D 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的分歧消失 解析 材料中共只是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 可见不是以农民运动 为革命的核心 故 A 项错误 材料共产国际主张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 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 故 B 项正确 材料中土地革命只是在暂时还不是苏区 的地方发展 而非全国各地 故 C 项错误 材料 才开始按共产国际的要求向农村地区转 移 说明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问题之前是有分歧的 故 D 项错误 8 2018 许昌 1941 年 中共中央决定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 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 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 不得短少 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 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 追缴之权 这一举措的实施 B 导 学 号 26812812 A 改变了农村原有土地制度 B 巩固了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C 彰显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D 纠正了王明 左 倾路线 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知道 在这一土地政策之下广大农村依旧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制而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料 1941 年 中共中央决定陕甘宁边区土 地租佃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 不得短少 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 者 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 可知 中共中央的这种 双减双交 的土地政策有 利于联合地主阶级开明绅士一起抗日 故 B 项正确 陕甘宁边区政府只是国民政府下辖的 地方政权而已 并不能通过一则土地政策就表明其政权的合法性 故 C 项错误 王明的 左 倾错误早在 1935 年 1 月的遵义会议中就得到了纠正 故 D 项错误 9 2018 石家庄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 国民党形成了 以空间换时间 积小胜为大 胜 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 制定了 游击战重于正规战 的作战方针 还提出 团结海内 外全民族一切力量 训练全国壮丁 充实民众武力 这说明国民党 导 学 号 26812813 D 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 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 解析 根据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 这一时间限定可知 全面抗战前 国民党实 行不抵抗政策 积极 剿共 没有所谓的正面战场 而国民党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战略思想 和方针也就不能成为正面战场失利的借口 故 A 项错误 材料突出强调的是战略思想和作 战方针 没有涉及具体的作战方略 而且 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 训练全国壮丁 充实民众武力 国民党并未真正具体执行 而实行的是单纯依靠正规军的 片面抗战路线 不能说 务实有效 故 B 项错误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是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在 西安事变 后才被迫接受抗日主张 故 C 项错误 根据所学 当时敌强我弱 持久消 耗战和游击战是对抗战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后的应对措施 故 D 项正确 10 2018 惠州 全面抗战爆发后 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 打阵地战的持久消 耗战略 到 1938 年 11 月 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 强调 政治重于军事 游击战重于 正规战 变敌后方为前方 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 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D 导 学 号 26812814 A 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 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C 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D 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解析 材料反映了国民党改变了抗战战略 重视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 但抗战的重 心一直在正面战场 故 A 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国民党认识到游击战的重要性 但并不代表 国民党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都采用片面抗战路线 故 B 项错误 国 民党强调 政治重于军事 认识到政治斗争在抗战中的重要性 但并不意味着其就赞同中 共的政治主张 故 C 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国民党从 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 到调整为 游击战重于正规战 的抗战战略 表明国民党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故 D 项正确 11 2018 皖南八校联考 1937 年 8 月 21 日 中苏两国签订了 中苏互不侵犯条的 双方 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 此条约的签订 A 导 学 号 26812815 A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抗战处境 B 打破了美国对华的优势地位 C 表明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 D 是民族统一战线推动的结果 解析 1937 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中苏两国签订条约 有利于中国边境的安定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抗战处境 故 A 项正确 中苏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是中国对外政策 不能体现出苏联在中国的地位 不能打破美国对华的优势地位 故 B 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 是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没有反映出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 故 C 项错误 1937 年 9 月中 国国民党与共产党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与材料中苏签订条约时间不符 故 D 项 错误 12 2018 江西百所名校诊断 从 1948 年底至 1949 年初 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 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 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 随后 北上计划 改为到吉林 长春 抚顺 鞍山 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 北上计划 的改变反映出 C 导 学 号 26812816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B 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 C 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D 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是在 1952 年底 故 A 项错误 1949 年初 解放 战争的决战阶即将结束 故 B 项错误 北上计划 参观的地点吉林 长春 抚顺 鞍山 哈尔滨是东北解放区 辽沈战役后 东北全境解放 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故 C 项 正确 材料说的是中共为争取民主人士的所做的努力 故 D 项错误 二 非选择题 13 2017 长春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导 学 号 26812817 材料一 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纪念日 时间及设定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每年 1 月 27 日 联合国 2005 年设立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每年 12 月 13 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 年设 立 日本广岛核爆炸遇难者纪念日 日本政府每年 8 月 6 日举行 诺曼底登陆纪念日 旨在纪念 1944 年 6 月 6 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 陆 欧洲胜利纪念日 1945 年 5 月 8 日 24 时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签订 英国 法国 奥地利 波兰等国家以 5 月 8 日为纪念日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由于时差的关系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签订 的时候 前苏联已经到了 5 月 9 日 因此前苏 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 5 月 9 日为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年 9 月 3 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5 年设立 材料二 在历史教科书中 1983 年之前一般没有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作用问题 1983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学历史专业教材 北京 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编 中国现代史 下册 开始正面提到了这种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的斗争得到了世界人 民的支持 同时 中国人民也对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及其胜利 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影响 和推动了各国特别是被压迫民族的进步 在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中 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 它从战争进程的角度点明了中国的作用 对于提升抗日战争的意义是有益的 李良玉 正确的历史观念与完整的历史书 写 关于抗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七种纪念日设立的共同之处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对抗日战争研究变化的 原因 并说明中国设立的两个纪念日的意义 答案 1 缅怀反法西斯战争业绩 以史为鉴 警惕法西斯主义 珍爱和平 凸显人 性 尊重生命 各自政府均有特定的政治考量 2 原因 政治上拨乱反正 经济上改革开放 思想文化方面重新提出 双百 方针 两岸关系改善 意义 强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推动了 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 呼吁各方求同存异 共谋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 捍卫正义良知 开 创未来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及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 关于共同点的归纳 首先需要看到这七种纪念日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 相关 从这一角度去概括其意义 其次要看到纪念日既有二战的战胜国 也有战败国 从这一角 度再进行概括分析 2 注意所给的时间 20 世纪 80 年代 概括这一阶段的特征即可回答抗战研究变化的 原因 对于中国两个纪念日意义的回答 公祭日 的意义要侧重于警示性 胜利日 的 意义侧重于中国对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14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导 学 号 26812818 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比较图一 图二 提取两项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特点变化的信息 并结合所 学予以说明 答案 1 变化 党和军队的活动中心发生转移 从南方地区转移到北方地区 党领导下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从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民主政权 2 说明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党和红军的主要活动中心在江南地区 由于 左 倾错误泛滥 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党和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是工农民主政权 随着中日民族矛盾成为 中华民族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党领导下的政权 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如有其它答案合理 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