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5.1 练习案一 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三种考法(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386506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5.1 练习案一 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三种考法(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5.1 练习案一 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三种考法(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5.1 练习案一 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三种考法(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三种考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草原上的河流刘庆邦我多次看过大江、大海、大河,却一直没有看过草原上的河流。我只在电影、电视和画报上看见过草原之河,那些景象多是远景,或鸟瞰之景。在我的印象里,草原上的河流蜿蜒飘逸,犹如在绿色的草原上随意挥舞的银绸,煞是漂亮动人。这样的印象,是别人经过加工后传递给我的,它不断提示着我对草原河流的向往。机会来了,夏天,我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终于见到了流淌在草原上的河流。那里的主要河流有伊敏河、海拉尔河等。更多的是分布在草原各处名不见经传的支流。如同人体上的毛细血管,草原铺展到哪里,哪里就有流淌不息的支流。与南方的河流相比,草原上的河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由。左手一指是河流,右手一指是河流,它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想流到哪里都可以。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正淙淙地从眼前流过。我刚要和它打一个招呼,说一声再见,它有些调皮似的,绕一个弯子,又调头回来了。它仿佛眨着眼睛对我说:朋友,我没有走,我在这儿呢!在河流臂弯环绕的地方,是一片片绿洲。由于河水的滋润,明水的衬托,绿洲上的草长得更茂盛,绿得更深沉。有羊群涉过水流,到洲子上吃草去了。白色的羊群对绿洲有所点化似的,使绿洲好像顿时变成了一幅生动的油画。而南方的河流被高高的堤坝规约着,只能在固定的河道里流淌。洪水袭来,它一旦溃堤,就会造成灾难。草原是不怕的,草原随时敞开辽阔的胸怀,不管有多少水,它都可以接纳。水大的时候,顶多把草原淹没就是了。但水一退下去,草原很快就会恢复它绿的本色。绿色的草原上除了会增加一些水流,还会留下一些湖泊和众多的水泡子。从高处往下看,那些湖泊和水泡子宛如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明珠。在一处坐落着被称为亚洲第一敖包的草原上,我见几个牧民坐在河边的草坡上喝酒,走过去和他们攀谈了几句。他们四个是一家人,父亲和儿子,婆婆和儿媳。在羊圈里剪羊毛告一段落,他们就带上羊肉和酒,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喝酒。他们没有带酒杯,就那么人嘴对着瓶嘴喝。他们四个都会喝,父亲喝一口,把酒瓶递给儿子;婆婆喝一口,把酒瓶递给儿媳。他们邀我也喝一点,我说谢谢,我们一会儿到蒙古包里去喝。我问他们河水深不深,能不能下水游泳?小伙子答话,说水不深,天热时可以到河里游一游。正说着,我看见三匹马从对岸走来,轻车熟路般地下到河里。马儿下到河里并不是都喝水,有的在河里走来走去,像是把河水当成了镜子,在对着“镜子”把自己的面容照一照。我又问他们,河里有没有鱼?小伙子说:“鱼当然有,河里有鲫鱼、鲇鱼、鲤子,还有当地特有的老头儿鱼。老头儿鱼最好吃。”那么,月光下的河流是什么样子呢?小伙子笑了,说月亮一出来,满河都是月亮,可以在漂满月亮的河边唱长调。又来到一条小河边,我看见河两边的湿地上开着一簇簇白色的花朵。草原上的野花自然很多,数不胜数。红色的是萨日朗,紫色的是野苜蓿这种白色的花朵是什么花呢?我正要趋近观察一番,不对呀,花朵怎么会飞呢?再一看,原来不是花朵,是聚集在一起的蝴蝶。蝴蝶是乳白色,翅膀上长着黑色的条纹,一片蝴蝶至少有上百只。这么多蝴蝶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同行的朋友们纷纷做出猜测,有人说蝴蝶在开会,有人说蝴蝶在谈恋爱,还有人说蝴蝶在产卵。蝴蝶们不说话,它们旁若无人似的,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我想和蝴蝶做一点游戏,往蝴蝶群中撩了一点水。水珠落在蝴蝶身上,蝴蝶像是有些吃惊,纷纷飞扬起来。一时间,纷飞的蝴蝶显得有些缭乱,水边犹如开满了长翅膀的白花。蝶纷纷,“花”纷纷,人也纷纷,朋友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难得的画面。我该怎样描绘草原上的河流呢?我拿什么升华它呢?我感到有些无能,甚至有些发愁。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们来到被誉为长调之乡的新巴尔虎左旗,听了蒙古长调歌手的演唱,感动得热泪盈眶之余,我才突然想到,有了,我终于找到和草原上的河流相对应的东西了,这就是悠远、自由、苍茫、忧伤的蒙古长调啊!长调的婉转对应河流的蜿蜒,长调的起伏对应河流的波浪,长调的悠远对应河流的不息,长调的颤音对应河流的浪花我不知道是草原上的河流孕育了蒙古长调,还是蒙古长调升华了河流,反正从此之后,不管在哪里,只要一听到动人情肠的蒙古长调,我都会想起草原上的河流。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表现了“我”对草原上河流的向往,为下文写“我”亲见草原上的河流做铺垫。B.文章首段突出了草原上的河流的美丽,而这种经过加工后的河流的印象又与“我”亲见的草原上的河流相互映衬。C.文章说小伙子对草原河流里的鱼的种类非常熟悉,并且认为老头儿鱼最好吃,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牧民毫无节制地对草原的索取的不满。D.“它们旁若无人似的,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草原上蝴蝶的自由自在,写出了草原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答案C解析“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牧民毫无节制地对草原的索取的不满”理解有误,文章并没有流露出这种态度。2.(分析段落作用)作品为什么以“我”的感慨和发现为结尾?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内容上,由前文的直接描写到这里的别后抒情,耐人寻味。思想情感上,这样的结尾升华了“我”对草原上的河流的认识,表现了“我”对草原上的河流的深情。艺术结构上,首尾照应,使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段的作用。这是一段抒情性的文字,除注意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外,还要注意从其对表现主旨、表达作者对草原河流的热爱之情的作用方面分析。3.(把握文章结构思路)作品的重心是草原上的河流,但是又用了很多笔墨写草原上的一家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写草原上生活的一家人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是为了表现草原上的河流。正因为河流的滋润,他们一家人才会生活得这么幸福。这一家人喝酒时随意快乐的生活状态,与草原上的河流自由、不受拘束的特点是一致的。他们请“我”喝酒,表现了草原人的热情,这与草原上的河流的宽广胸怀相似。小伙子和“我”的交流,丰富了草原上的河流的内涵,这是“我”不能直接由河流感受到的。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思路。既要注意本文围绕“草原上的河流”来取材,也要注意草原上一家人的生活与草原上河流的关系,进而理解文中内容与文章主旨的关系。二、(2019黑龙江哈三中第二次调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在河之洲陈忠实车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生发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期盼,即将踏访2 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我是少年时期初读那首被称作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一诵便成记,终生难忘。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后来听说这首爱情绝唱就产生在渭北高原,却不敢全信。直到朋友确凿而又具体地告诉我,洽水在合阳县投入黄河,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古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 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开始涌流了,直到今天。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处,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须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B.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美丽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C.第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奔腾汹涌的黄河,冲出峡谷到了洽川一带后变得宁静舒缓,突出了在河之洲的开阔壮丽。D.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答案B解析“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不准确,文中描写的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是现实场景。5.(把握文章结构思路)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参考答案文章第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所感;第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第到第段描绘了“在河之洲”所见的景色和感受;第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整体行文思路。阅读全文可知:第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第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感。第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在河之洲”的憧憬,引出下文实地踏访现实中的“在河之洲”,突出“在河之洲”的神秘圣洁及她之于“我”的魅力。第段描写壮丽的黄河景色。第段描写芦苇荡的景色以及想到与芦苇荡有关的爱情诗篇。第段描写雨中写芦苇荡的景色及与之有关的传说。第段描写了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及作者想到京剧沙家浜中的芦苇荡。第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综上,第段合并,这两段写作者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所感。第段是过渡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第到第段合并,这四段内容描绘了“在河之洲”所见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第段,总结全文,单独一段,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最后分四点概括整合本题答案。6.赏析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运用排比、拟人、叠词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芦苇荡的纯净和生机(健壮)。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等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美景,又生动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画面。整散句相结合,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形式灵活自然,语言富有韵味,表达了“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品味文章中精彩句子的表现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分析语句所运用的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一定要选择最主要、最鲜明的,接着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语句内容、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等),最后分析蕴含的作者情感。简单概括就是:手法+内容+情感。“齐刷刷”“绿莹莹”“宽宽”“茸茸”运用了叠词,有音韵美;“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我”对眼前芦苇的纯净、窈窕壮健的喜爱与赞美。还可以从视觉和心理感受、虚实相生、想象角度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