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诗词诵读《水调歌头》课件1 鄂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8457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诗词诵读《水调歌头》课件1 鄂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诗词诵读《水调歌头》课件1 鄂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诗词诵读《水调歌头》课件1 鄂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一轮月 千载寄情思 有关 月 的诗词 李白 床前明月光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思乡 怀人 孤寂 陶渊明 归园田居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安适 音乐欣赏 水调歌头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生平 理解词义 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底蕴 品味词的艺术美 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 反复诵读 体会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 拓宽积累的知识面 3 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 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 任杭州通判 知密州 徐州 湖州 后以作诗 谤讪朝廷 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 曾出知杭州 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 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 合称 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 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 楷书 与蔡襄 黄庭坚 米芾并称 宋四家 诗文有 东坡文集 等 作者简介 序言中 中秋 兼怀子由 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政治上失意 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 兄弟七年没有见面 望月思亲 心情抑郁惆怅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 是词牌名 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 平仄等 一 给标出的字注音 宫阙 琼楼 绮户 婵娟 不胜寒 丙辰 qu qi ng q ch nju n sh ng b ngch n 二 解释下列词语 把 朱阁 不胜寒 绮户 无眠 何似 何事 婵娟 持 端着 朱红的楼阁 禁不住 雕花的窗户 难以成眠的人 这里指作者 哪里比得上 月宫里的嫦娥 这里指明月 为什么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诵读诗词的要求 速度要慢 边读边体味 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要有节奏 韵脚读出延长音 有感情 水调歌头 宋 苏轼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翻译词意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 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 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 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 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 太高太寒冷了 让人禁受不了 在月光下起舞 影子也随人摇动 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 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 照着失眠的人 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 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 孤独的时候变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 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自主学习 1 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 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 3 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你从中读出什么 4 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5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蕴含了哪些情感 6 从这首词中 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这首词中 你又学到了什么呢 7 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8 本词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朗读诗歌 思考下列问题 1 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 望月写景 在 天上 人间 徘徊矛盾 下片 对月抒怀 抒发对兄弟的美好祝愿和思念及自己积极乐观 旷达的情怀 2 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3 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你从中读出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哲理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别 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 也总有缺时一样 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 4 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蕴含了哪些情感 上阕 望月 问天 思归 恐寒 留人间 下阕 月照 无眠 恨月 悟理 愿人久 蕴含情感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 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 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6 从这首词中 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这首词中 你又学到了什么呢 全词上片问天 下片问月 归根结底是在问人生 在想象和探索中 战胜矛盾彷徨 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 整首词无不体现了苏轼那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 一 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 词中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合作展示 二 你最喜欢本词中哪一句 请说明理由 三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 站在东坡大师面前 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联想与想象 甲事物 想到 乙事物 存在 月圆 存在 人圆 甲事物 创造出 乙事物 存在 明月 不存在 天宫 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想像 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上阕 望月问天 抒发人生感慨 下阕 对月怀人 抒写离合之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明月 天上宫阙 玉宇琼楼 月圆 人圆 想象 联想 景物 明月 酒 青天 我 风 清影 朱阁 绮户 宫阙 琼楼玉宇 实写 虚写 结构图解 二 你最喜欢本词中哪一句 请说明理由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描绘了月亮的行踪 表达了作者思念弟弟难以入眠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由月亮的圆 缺推想到了人的悲欢离合 悟出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的道理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作者由思念自己的弟弟推想到天下所有的离别之人 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三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 站在东坡大师面前 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 与亲人多年不见 思念之情 思念之苦可想而知 你能从失意 孤独中走出 积极乐观 心胸开阔 你是好样的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衷心地祝愿你和你弟弟能早日团圆 1 清风带去我的祝福 明月捎走我的问候 送你一丝风儿 赠你一缕月儿 风月无边 人间有情 祝你中秋快乐 2 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 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万事圆圆 发一条短短的信息祝你心顺甜甜 3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举杯邀明月 共贺中秋时 愿今夜的月光照亮您所有的梦想 衷心祝愿美梦成真 4 身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是故乡明 人是故乡亲 今夜月正圆 正是思乡时 祝你们兄弟早日团圆 当堂测试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红字注音 苏轼 遥问天上宫阙 何事长 向别时圆 在月光低照绮 户之间无眠 ch nju n 有意 必定起舞弄 人间清影 2 解释红字词义 把酒问青天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事长向别时圆 3 填空 苏轼字 号 与 水调歌头 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 子由 及父亲 同为 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 天上 宫阙 今夕 是 何年 B 我欲 乘风 归去 又恐 琼楼 玉宇 C 不 应有恨 何事 常向 别时 圆 D 但愿 人长久 千里 共婵娟 一 基础知识集中练 当堂测试 二 主题文意细斟酌1 下列对 水调歌头 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 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D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2 填空 水调歌头 中 此事古难全 里的 此事 是指 月圆之夜 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 你可以用 水调歌头 里的句子 来表达 3 有人就此词的上阕写了个上联 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 望月怀逸兴壮思 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联 参考答案 一 1 sh qu ch ngq 婵娟n ng2 执 持 忍受 禁受 戏弄 常常 3 子瞻 东坡 苏辙 苏洵 唐宋八大家 词牌名4 C二 1 C 应作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 例 怀人写悲欢离合 颇显旷达胸襟 上阕 是写景想象 写见月思念君 有所企盼又万分无奈 而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心矛盾 下阕 着重写睹月思人 抒写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怀念 写得惋恻缠绵而又富于理趣 在词的最后一句 作者以超迈豁达的心情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 但愿我们都能健康常在 几时远隔千里 却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光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由心有所郁结 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还抒发对弟弟的强烈思念 特别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还成为流传千世 脍炙人口的佳句 提升小结 主题归纳 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 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 中秋对月 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 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 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写作特色 1 步步设疑 问天 问月 问人生 2 把 天 和 月 人格化 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 3 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胡仔在 苕溪渔隐丛话 中说 中秋词 自东坡 水调歌头 一出 余词尽废 说得虽然有些过头 其他的词也在继续流传 并没有作废 只是有些相形见绌罢了 仿佛是群星灿烂的天空出现一轮明月 其他的星宿马上显得黯淡无光了 也可看出这篇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拓展延伸 一天 神宗问现在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 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 神宗看到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等几句时 深有感慨地说 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 于是下诏把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 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以迁往内地 也算是因词得福吧 拓展延伸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天才者 或数十年一出 或数百年而一出 而又须济以之学问 帅之以德性 始能产生真正之文学 其屈子 渊明 子美 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王国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