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篇解题模板篇2过程图解类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8334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篇解题模板篇2过程图解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篇解题模板篇2过程图解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篇解题模板篇2过程图解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过程图解类题型解读解题模板典例1.如图所示为甘蔗某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所需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过程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中C.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过程既产生H也消耗HD.若过程的速率大于过程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解题思路解析图中为光反应、暗反应、呼吸与ATP的应用。过程所需的色素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A错误;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光反应产生H,暗反应消耗H,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C正确;甘蔗个体中只有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个体所有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只有甘蔗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整个个体的呼吸作用时,甘蔗个体的干重才会增加,D错误。答案C2.-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作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图1中可以判断-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B.局部麻醉药可以阻止Na+内流,达到抑制兴奋传递的效果C.辣椒素可以打开细胞膜上的相关通道,使麻醉药通过细胞膜D.-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会使突触后膜上的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解题思路解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间隙的Cl-内流,使突触后膜的电位仍保持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所以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因此可以判断-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使突触后膜上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D错误。由图可知,单独使用局部麻醉药时,麻醉药不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相关蛋白通道没有打开,当与辣椒素共同使用时,蛋白通道打开,麻醉药进入细胞内,又阻塞了运输Na+的蛋白通道,使Na+无法运输到膜内,从而不能形成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无法兴奋,B、C正确。答案D32专练1.图示为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伴随有ATP形成的过程是b、c、dB.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b、dC.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a、c、dD.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强于b,c强于d2.甲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图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丙图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甲A.甲图所示的细胞只能在该动物的卵巢中观察到B.甲图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A、B、D、F图C.乙图中发生Aa的分离,中发生bb的分离D.丙图对应图乙中的,的基因组成为aB3.下图表示人体核基因Y的表达过程,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A.过程在分裂间期进行,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B.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RNA酶的催化作用C.过程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D.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ATP参与4.图甲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甲图乙A.图甲中是正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的过程B.图甲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C.图乙中的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5.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丙(1)在甲图的叶绿体中物质是,乙图中的物质通常是。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乙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填数字)。过程的发生场所是。(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丙装置的烧杯内加入,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此时光照强度属于变量。若要用该装置研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烧杯内应加入。(3)若用丙装置来测定温度对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还要将装置处理。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答案精解精析2.过程图解类1.C由底物和产物判断,a、b、c、d依次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细胞呼吸第一、二阶段)、水的光解(光反应)和H的氧化(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发生在生物膜上,C项错误。2.B甲图中,既有有丝分裂的细胞,又有减数分裂的细胞,雌性动物只有卵巢中的细胞具有这样的特点;甲图中的F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无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着丝点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丙图细胞质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分裂,此细胞为极体,对应乙图中的,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的基因组成为aaBB,产生的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3.D依次表示转录、RNA的加工(剪切)、翻译和肽链的加工过程。转录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不需专门的解旋酶,因为RNA聚合酶兼具有解旋作用,A错误;RNA的加工不需要RNA酶,因为RNA在RNA酶的催化作用下会被彻底水解,B错误;基因存在选择性表达,促甲状腺激素的基因只能在垂体细胞表达,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加工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该过程需要消耗ATP,D正确。4.C图甲中分别为解旋、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场所进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B正确;图乙中分别为DNA复制、转录、翻译、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图甲没有DNA复制过程,C错误;在转录、翻译、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会发生碱基A与U的配对,D正确。5.答案(1)H葡萄糖线粒体基质(2)CO2缓冲液或NaHCO3溶液净光合速率无关(一系列浓度梯度的)NaHCO3溶液(3)NaOH溶液遮光死植物,其他条件相同解析(1)甲是叶绿体,是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产生的物质,且要参与暗反应,故是H;乙中的物质能分解成丙酮酸,通常是葡萄糖;乙中的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故图乙中特有的步骤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2)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需要保持二氧化碳的恒定,所以应放入CO2缓冲液或NaHCO3溶液;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因为自身产生的氧气可能直接被线粒体利用,这部分无法测得;若探究的是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温度是自变量,其余的是无关变量;如果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以一系列浓度梯度的NaHCO3溶液为自变量。(3)如果探究温度对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应加入NaOH溶液以吸收二氧化碳,还应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以避免光合作用的影响;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设置一组实验放一株死植物,其他条件相同,以此作为对照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