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8100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关公战蚩尤”是流传较广的一则神话。据考证,该神话以片段形式散见于御祭文、类书、道藏经、笔记小说、盐法类政书、地方志书中,有多种文本流传。它先经佛教原创,后有道教加工、俗世确立信仰,最终进入地方编年史,成功地对接了正史。这说明A. 神话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追求B. 神话因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C. 佛道合流颠覆社会意识形态D. 研究神话叙事必须溯源而循【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神话传说2. 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A. 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 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 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 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时的婚姻“上以事宗庙”,可见婚姻带有宗法色彩,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物质追求,A项排除。尊老爱幼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排除。家庭分工在材料中未体现,D项排除。故选B。3.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全国经济交流B. 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 推动交通网络完善D. 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史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所叙述的,各朝各代对诏书传达的重视程度都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诏书对于中央的重要作用,诏书的快速传达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现象不是经济交流;C项不是目的是结果;D项错误,不是材料的目的。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4. 西汉、西晋先后出现分封诸王的情况,隋文帝、唐高祖也曾以亲王为总管出镇地方。北宋以前反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A. 需要遵循分封祖制B. 宗族治下家国同构C. 中央集权尚不完善D. 借鉴历史经验失误【答案】C【解析】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瓦解了,排除A;宗法制下家国同构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所以会反复出现这种现象,所以并不是北宋出现的主要原因,而是因为以前中央集权不够完善才会出现这一反复,所以答案选,排除B;是对材料的否定,排除。5.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 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属于井田制,不能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井田制没有引发阶级关系变化,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C项正确;前者属于集体劳作,后者属于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6.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A.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严酷性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与奖励作战无关,故B项错误;上述规定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D项错误。7. 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反映了A. 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B. 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C.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 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8.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 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 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 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 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都是为了适应各诸侯国发展国力、巩固统治的需要,因而都从不同方面为统治者提出建议,使自己的主张能够被采纳,帮助统治者改善统治,D正确;争夺对诸侯国政权控制不符合史实,B错误;百家争鸣也没有厚今薄古,或颠覆以往的政治、文化等内容,排除A、C。9.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A.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B.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C. 礼法并用,君舟民水D. 礼乐文明、仁人志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可知汉代董仲舒兼采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内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礼法并用,君舟民水是战国时期儒家荀子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礼乐文明、仁人志士乃儒家所强调的,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10.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A.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限制、监督了皇权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巩固皇权,故D正确。权力相互制约不利于大幅提高行政效率,故A排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始终存在,不可能解决,故B排除。两者都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巩固皇权,不是限制皇权,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朝议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制11.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A. 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 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 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这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权的合法性辩护。结合所学,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是认为统治者的权威是来自上天,为统治者的权威披上神秘的外纱,故选B;A是突出被统治者地位的民本思想,排除;C是求理的思想;D强调懂得为善的方法就要努力去做,排除。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12.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A. 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能够选拔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不到宰辅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不能说明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故B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数量众多,反映出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故C项正确;宰相中虽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但却并非职位承袭,而是科举出身,故D项错误。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答案】(1)制度:察举制。作用: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拓宽选官渠道,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中“以魏立九品宜复古乡举里选”得出应是魏晋以前的选官制度,据材料一中“乡举里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中“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概括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中“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得出重才德,据材料二中“今立中正,定九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随世兴衰,不顾才实”得出重门第;第二小问弊端,据材料二中“今立中正高下任意,荣辱在手”、“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概括回答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二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材料三中科举制的变化概括得出:据材料三中“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得出选官权,据材料三中“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得出社会阶层的对流、统治基础,据材料三中“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得出儒学的地位、官员的文化素质。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戎狄“妄侵”华夏,夷夏之别更为严格。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各诸候国之间政治斗争激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等思想。蛮夷必须向天子朝贡,承认天子的统治地位;如有不贡、不王,则先“修名”、“修德”,即要名尊卑,动之以“德”;若再不贡不王,则将“修刑”,动用“刑罚之辟”、“攻伐之兵”了。战国时,儒家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孟子等人,鉴于当时夷狄多融入华夏的现实,对四夷的看法又进了一步。他们更多地消除了对夷狄的鄙视,不再视之为未开化。他们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义,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摘编自周伟洲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族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孟的民族观,并分别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答案】(1)民族观:孔子:夷夏之别严格;夷狄与周天子有严格的尊卑秩序;孟子:逐渐消除对少数民族的鄙视;文化是区分夷夏的标准;背景:孔子:少数民族侵扰华夏,民族矛盾尖锐;诸侯争霸,周天子地位衰微;儒家尊卑秩序观的提出;孟子: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仁政、民本思想的发展;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自信心增强;【解析】由材料“夷夏之别更为严格”“即要名尊卑”等关键信息可知,孔子认为夷夏之别严格;夷狄与周天子有严格的尊卑秩序;由材料“消除了对夷狄的鄙视”“是否行仁义、知礼义,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等关键信息可知,孟子认为逐渐消除对少数民族的鄙视;文化是区分夷夏的标准。背静从当时春秋和战国社会状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回答,如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少数民族侵扰华夏,民族矛盾尖锐;诸侯争霸,周天子地位衰微;儒家尊卑秩序观的提出;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儒家仁政、民本思想的发展;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自信心增强;15. 某班召开主题班会。请你以该班同学身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主题一丝绸古道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同学们认为: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上述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主题二大河文明与大海文明大河文明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文明,就如大河一样静静流淌,静水流深。因而大河文明与大海文明相比,更加保守,更加封闭,更加缓慢,更加包容,更加温和,更加中性。而大海文明不同,它开放,气势磅礴,包容一切,贪婪,永不满足;它勇敢,搏斗于惊涛骇浪之中,征战于茫茫大海,它敢于进取斗争;它野蛮,因而强悍。因此,从性格上来说,大海文明比大河文明更具有进攻性。所以在历史上,大海文明吞没了大河文明中的三大文明,而中国由于离大海文明发源和兴盛地较远,在19世纪时才受到大海文明的侵略。(2)结合古代中国的史实,说明“大河文明与大海文明相比,更加保守,更加封闭”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表现。与其他三个大河文明相比,中国文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2)表现: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强化思想控制;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间断。【解析】()由材料“汉代”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汉代中外文化交流,即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回答时要注意是两个小问。第一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大河文明的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表现,如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强化思想控制;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所学知识,了解其他三个大河文明都断层或者消失了,而只有中国文明流传了下来,因此中国文明最大的特点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间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