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7850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含解析)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 自由水比率下降时细胞代谢旺盛D. 老年人细胞中的含水量比婴儿的少【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详解】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中的H来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B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降低植物的细胞代谢,C错误;老年人的多数细胞比婴儿细胞的代谢弱,所以其含水量较婴儿少,D 正确。【点睛】关键是熟悉二肽的反应式: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 糖类都属于生物大分子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是不可再水解,能被细胞直接吸收的糖,如六碳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五碳糖有核糖和脱氧核糖;1分子二糖可水解为2分子单糖,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糖类,如植物细胞特有的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特有的乳糖等;多糖是有许多单糖分子聚合形成的糖类,如植物细胞特有的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糖原等,糖类中只有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详解】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A错误;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B错误;糖类中只有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一般由单体葡萄糖构成,C错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都是单糖,在动植物细胞都有,D正确。【点睛】熟悉细胞中糖类的分布和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 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之一D.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细胞中常见的脂质包括: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其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有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动物和植物细胞内均含有,在动物体内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具有缓冲和保温的作用,A正确;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由C、H、O、N、P元素组成,B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之一,C正确;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点睛】易错点:(1)脂肪脂质,脂肪只是脂质中的一种,脂质除了脂肪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等。(2)胆固醇固醇,固醇和胆固醇虽然都是脂质,但其范围不同,胆固醇是固醇中的一种。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全称为脱氧核糖核苷酸B.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 DNA只在细胞核中形成染色质D. 组成DNA和RNA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分布,RNA分布在细胞质中。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详解】DNA的中文名称为脱氧核糖核酸,A错误;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少数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B正确;染色质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所以DNA只在细胞核中形成形成染色质,C正确;组成DNA和RNA的元素种类都是C、H、O、N、P,D正确。【点睛】初学者易混点:两类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与两类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与联系。前者是生物大分子,后者是前者的组成单体,是小分子;前者可以作为遗传物质储存遗传信息,后者不能。5.某蛋白质由2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氨基B. 该蛋白质合成时脱去的H2O有(n-2)个C. 该蛋白质至少有(n+2)个氧原子D. 该蛋白质中含有的肽键有(n-2)个【答案】A【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详解】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所以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至少含有2个氨基,A错误;根据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B正确;根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该蛋白质有n-2个肽键;根据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可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个羧基由于1个肽键中含1个氧原子,1个羧基中含2个氧原子,所以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数目为:n-2+4=n+2个,C正确;根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的肽键有n-2个,D正确。【点睛】总结有关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或多肽)的一些计算规律: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6.下列有关细胞学说,说法正确的是()A.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B.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而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详解】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了细胞水平,B错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C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多样性,D错误。【点睛】熟悉细胞学说的内容、意义与发展和完善等相关知识的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细胞不具有细胞核,没有双螺旋结构的核酸B.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C. 两类细胞中都含有2种五碳糖D. 两类细胞中都含有染色体、核糖体、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1、不同点: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2、相同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详解】原核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但含有遗传物质DNA,DNA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A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两种核酸,所以一定含有两种五碳糖,即脱氧核糖和核糖,C正确;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D错误。【点睛】熟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一些基本结构的区别与联系是判断本题的关键。8.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B. 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 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D. 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6、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主要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A错误;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如重金属,B正确;小麦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A、G、C是DNA和RNA共有的碱基、三者共可以组成6核苷酸,T是DNA中特有的碱基、只形成一种核苷酸,故由A、G、T、C四种碱基最多组成核苷酸的种类为6+1=7种,C错误;真核生物细胞核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点睛】注意:凡是细胞构成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也不分细胞核与细胞质。9.若“淀粉一麦芽糖葡萄糖一糖原“表示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然后吸收,并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原,故正确;此过程是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在同一动物体内完成的,故错误;植物体内虽然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但是不能合成糖原,故错误;在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糖原,麦芽糖是二糖,故正确题干中正确,故选B。【点睛】熟悉动植物细胞内特有的糖类以及相关代谢反应的发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种子晒干的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B. 正在萌发的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C. 叶绿素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 运动员饮料中含钾、钠离子较多,主要是补充因大量出汗带走的钾、钠离子【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生理作用等知识。【详解】晾晒的温度较低,所以种子晒干的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A正确.正在萌发的种子吸收了大量的水分,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代谢变得旺盛起来,B正确.叶绿素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可以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C错误.运动员大量出汗,损失钾、钠离子较多,因此要引用饮料进行补充,D正确.【点睛】无机盐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调节血浆pH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无机盐都会随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要注意补充。11.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转动转换器 调节细准焦螺旋 调节粗准焦螺旋 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图1转为图2,是由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图1中气孔位于视野左下方,因此在换用高倍物镜前,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故选C。12.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盐析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成为白色絮状物B. 油料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量增加C. 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D. 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答案】B【解析】【分析】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中性盐,随着盐浓度增大而使蛋白质沉淀出来的现象,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盐析是可逆的,变性是不可逆的。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会转化成脂肪;淀粉是糖类,不含N元素;仙人掌由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较其他植物而言相对含量较高,但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详解】A. 盐析不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A错误;B. 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量的增加,B正确;C. 淀粉是糖类,不含N元素,C错误;D. 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多于结合水,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盐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要求学生识记蛋白质盐析的原理,细胞内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1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 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D. 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详解】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高等植物体内具有器官层次,不具有系统层次,B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C错误;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如植物无系统层次,D正确。【点睛】注意:高等植物体内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而高等动物体内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1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生物体具有免疫活性的生物大分子B. DNA是一切生物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C. RNA是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D.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单位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答案】D【解析】【分析】熟练掌握不同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形成过程及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解答。【详解】酶具有催化作用,抗体具有免疫活性,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A项错误;除少数病毒外,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项错误;RNA的碱基组成包括A、G、C、U4种,DNA的碱基组成包括A、G、C、T4种,其中共有的碱基有三种,C项错误;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单位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D项正确。【点睛】易错点:DNA和RNA的异同点:二者的区分体现在五碳糖和种类和含氮碱基的种类。15.下面对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框图内的生物都不是原核生物,但都能独立生存B. 框图内的生物都有两种核酸C. 框图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 框图内的生物细胞中只有DNA,不含有RNA【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烟草花叶病毒,不含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酵母菌、衣藻和金鱼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其中衣藻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详解】框图内的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不能独立生存,A错误;框图内的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RNA,其余两种细胞生物都含DNA 和RNA两种核酸,B错误;框图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C正确;框图内的生物都是细胞生物,都含DNA 和RNA两种核酸,D错误。【点睛】关键:凡是细胞构成的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只有病毒才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RNA)。16.如图所示为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 在生物体内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B. 在适宜条件下仍很难萌发成幼苗C. 在的质量比是11.5% D.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水分、无机盐存在形式、功能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示,判断各数字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结合水、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含量、功能判断各选项的正确性。【详解】种子燃烧后的产物除二氧化碳、水外,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盐,生物体内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A项错误;烘干后的种子已失去活性,在适宜条件下不会萌发成幼苗,B项正确;无机盐在种子鲜重中的比例是11.5%,在干种子中所占比例远大于这一数值,C项错误;种子晒干时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对无机盐的功能理解不全面。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化合物的形成存在,如磷酸参与ATP、核酸、磷脂等的组成。17.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体中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C. 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D. 细胞中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糖类是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结构物质、核酸是遗传物质。【详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正确;脂质中的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细胞中的核酸、核糖、脱氧核糖等有机物是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功能,明确糖类是能源物质,但是并不是只有糖类能够供能,也不是糖类都能够供能的。18.如图所示为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多肽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 的形成过程都要脱掉水分子C. 该多肽链游离的羧基多于游离的氨基 D. 该多肽化合物的名称为三肽【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是氨基,是R基,是肽键,是羧基,因此该化合物是由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化合物。【详解】该化合物含有4个R基,其中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所以由3种氨基酸构成,A项正确。是肽键,是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B项正确。该多肽中含有2个羧基1个氨基,C项正确。该多肽由4个氨基酸构成,所以名称应是四肽,D项错误,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肽键数等于脱水数。19.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B. 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C. 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D.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详解】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中的羧基,A正确;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B正确;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组成都是的“-NH-CO-”,所以肽键的组成元素无差异性,C正确;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就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如高温就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其原因功能就不能再恢复,D错误。【点睛】易错点: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元素来源,见下列二肽的反应式可知:20.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可用制作成“汉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类直接吸收利用C. 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贮存在肌细胞中的多糖D. 核酸中的糖在鸡肉细胞中是重要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重在识记不同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存在场所。【详解】淀粉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A项错误;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但人体消化道内没有纤维素酶,因此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B项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在肌肉中以肌糖原形式存在,C项正确;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中含有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项错误。【点睛】易混点:生物体的能源物质:直接能源:ATP;主要能源:糖类;最终能源:太阳能;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植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淀粉;动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21.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最显著特点是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内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它们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与真核细胞的相似之处表现在_(至少两处)。 (3)图中表示蓝藻的是_(填字母),蓝藻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_,因而属于自养生物。【答案】 (1). C (2). 无细胞结构 (3). 活细胞 (4). A和B (5).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6).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 (7). B (8). 叶绿素和藻蓝素【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B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细胞);C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详解】(1)图中C没有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其生活及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2)图中A和B都没有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等;(3)B是蓝藻,细胞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点睛】熟悉三类生物的结构组成以及分类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尤其是C图表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容易错认。22.肉毒梭菌(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很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下面是该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1)该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2)煮沸加热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因是_。(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种氨基酸组成,有_个肽键,肽键的结构式是_,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分子水,这种反应叫做_。【答案】 (1). 蛋白质/多肽 (2). (3). 高温破坏了其空间结构,导致失去活性 (4). 5 (5). 4 (6). CONH (7). 4 (8). 脱水缩合【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多肽具有四个肽键(CONH),是由五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五肽片段。分析五个氨基酸的R基团可以发现,都不相同,因此共有5种氨基酸。【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是多肽,因此肉毒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2)煮沸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3)分析题图可知,该肽链中含有4个肽键,因此是由5个氨基酸脱去4分子水形成的,这种方式称为脱水缩合。由于5个氨基酸的R基种类个不相同,因此有5种氨基酸。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点睛】抓住片段化合物中的“CONH”,确定肽键数、组成的氨基酸数、脱出的水分子数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韭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下图是同学们画出的韭菜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化合物关系图。其中x、y代表化学元素,a、b、c、d代表不同的有机小分子,A、B、C、D、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A为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则A表示的物质是_;若A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则A表示的物质是_。(2)c是_,如果要观察D、E在韭菜根细胞中的分布,在染色之前需使用盐酸水解,从而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物质D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_,与E相比,D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3)为检测韭菜根细胞的营养物质,同学们将根切成薄片进行实验。某同学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苏丹染液染色3分钟后又滴加12滴体积分数50%酒精,目的是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脂肪滴的颜色是_。【答案】 (1). 糖原 (2). 纤维素 (3). 核苷酸 (4).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5). 绿色 (6).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7). 洗去浮色 (8). 红色【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可知,根据D和E的主要分布可推知,D表示DNA,E表示RNA,进而得到C表示核酸,c表示核苷酸;所以元素x和y分别表示N和P;而图中A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结合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可确定,图中a表示葡萄糖,A表示多糖;b表示氨基酸,B表示蛋白质;d则可以表示脂质。【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表示葡萄糖,A表示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若A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则A表示纤维素。(2)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C为核酸,c为其组成单体,即核苷酸。欲细胞内DNA和RNA 的分布,在染色之前需使用盐酸水解,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也有利于染色质中DNA 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物质D(即DNA)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绿色,与E(即RNA)相比,D特有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3)用苏丹染液染色是为了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脂肪,染色后滴加体积分数50%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红色的脂肪滴。【点睛】熟悉生物大分子常见类型及其单体、元素组成是解决本题的基础,其中分析题图的突破口在于D和E的分布,进而推断C和c的名称以及x、y两种元素的组成。24.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用实验方法鉴定市场中的奶粉的成分和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标准。(1)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葡萄糖,则用_试剂检验,会出现砖红色沉淀。(2)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则用_试剂检验,会出现_色。(3)通过以上鉴定,并不能确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还必须对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鉴定。现提供一瓶合格的奶粉样品,请你完成下面的方案,鉴定待测奶粉蛋白质含量是否合格?A实验步骤:取两支洁净的试管,标号A、B;取少量合格奶粉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加入A试管,再取_待测奶粉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加入B试管中;各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比较两试管颜色的差异度。B实验结果与分析:如果A、B试管颜色差异不明显,则说明_;如果_,则说明该待测奶粉蛋白质含量不合格。【答案】 (1). 斐林 (2). 双缩脲 (3). 紫 (4). 等量 (5). 该待测奶粉蛋白质含量合格 (6). B试管比A试管颜色浅【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1)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2)检测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则存在蛋白质。(3)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奶粉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否合格,可以用待测奶粉样品和合格奶粉样品对照,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为:将少许等量待测奶粉和合格奶粉样品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各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比较两试管颜色的差异度如果颜色差异不明显,说明该待测奶粉是合格的;如果A管颜色比B管颜色浅,则说明该待测奶粉蛋白质含量不合格。【点睛】熟悉检测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原理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