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1讲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夯基提能作业岳麓版.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770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1讲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夯基提能作业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1讲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夯基提能作业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1讲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夯基提能作业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讲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湖北孝感模拟)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处处长乔治凯南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政策的重点是“确保在世界权力大势中每一个角落和隙缝,它都有一份。但是,如果它发觉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能在哲学上接受它们,自我调适。且我们见不到苏联心理上有任何痕迹,透露这些目标必须在任何特定时间去达成。”乔治凯南意在说明()A.苏联制度是不合法统的B.对外强硬源自苏联哲学C.美国遏制苏联的必要性D.苏联对外在世界有敌意答案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乔治凯南认为苏联意图对外扩张,结合1947年可知乔治凯南意在提醒美国政府有遏制苏联扩张的必要性,故选C项。材料内容未涉及苏联制度,A项错误;B项内容非材料中乔治凯南强调的意图,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对外在世界并非有敌意,而是意图对外扩张,D项错误。2.(2019广西百色调研)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这一演说()A.意味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有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C.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答案D结合史实可知,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不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故B项错误;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出台是要遏制共产主义,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故D项正确。3.(2016课标)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马歇尔计划强调国家间的合作,这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未促成欧美平等伙伴关系,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联合而非对峙,C项错误;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欧与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D项错误。4.(2019辽宁沈阳调研)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莫洛托夫计划”实际是针对西方的()A.友好互助条约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D.分区占领德国的计划答案B友好互助条约是苏联与东欧七国缔结的,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经济领域对苏冷战的表现,故B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属于军事联盟条约,故C项错误;分区占领德国的计划与经济方面的措施无关,故D项错误。5.(2018河南安阳高三第一次调研)冷战时代,美苏之间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即有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A.共同承担世界和平任务B.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C.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D.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答案C美苏争霸造成近半个世纪世界动荡不安,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美苏双方军力的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美苏冷战期间,双方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故C项正确;美苏的冷战对峙中,并非以缓和为基调,故D项错误。6.(2018辽宁抚顺模拟)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苏联科技上的优势明显C.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D.美苏冷战表现出新特点答案D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A项错误;根据“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可知B、C两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美苏由军事竞争到经济与科技上的竞争,故选D项。7.(2019广西柳州质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欧国家与苏联的能源贸易发展迅速。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后,在美国的努力斡旋下,北约组织理事会在巴黎举行秘密会议,通过了关于禁止向苏联集团国家出口大口径输油钢管的决议。由此可以得出()A.西方国家视集体安全利益高于国家经济利益B.美国与西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C.美国对西欧国家政治控制加强D.美国与西欧经济一体化加强答案A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欧国家与苏联的能源贸易发展迅速,这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利益;但古巴导弹危机后,北约组织“通过了关于禁止向苏联集团国家出口大口径输油钢管的决议”,这实质上反映了西方国家更加注重集体安全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与西欧经济竞争,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政治控制,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8.(2018湖南衡阳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说明()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土崩瓦解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D.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答案A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是指除美苏之外新力量的逐渐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新的政治力量逐渐强大,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选A项。两极格局于1991年解体,B项与题意不符;当今世界并未形成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故C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世界局部战争,故D项错误。9.(2018黑龙江大庆模拟)冷战结束后,有些政治评论员对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态度由批评转为赞扬,称赞它们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这是因为当时()A.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大国对抗的危险已消失C.安理会的作用增强D.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出现答案D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出现,如大国强权、恐怖主义等,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出现军事冲突升级的趋势,故一些政治评论员转而赞扬冷战期间的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D项正确。10.(2018江西红色七校高三联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答案D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故A项错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B项错误;多极化格局尚未确立,只是呈现多极化趋势,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故D项正确。11.(2018河南洛阳三模)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地重新排队。该学者意在说明()A.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B.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C.争夺世界控制权的斗争日趋激烈D.新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答案B材料中没有关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丧失的信息,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地重新排队”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争夺世界控制权,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经济体和世界经济,故D项错误。12.(2018湖北黄石高三调研)1998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意大利时说:“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俄罗斯认为“美国的做法不现实”是因为()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加强B.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C.世界开始出现区域一体化D.发达国家改善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答案A根据材料“个别国家(注:美国)把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结合所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冷战结束后这一趋势不断加强,阻碍了单极世界的构建,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广西梧州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欧洲一体化启动以后,丘吉尔、艾登等保守党领导层持既不支持,亦不反对的“旁观”政策。他们认为参加欧洲一体化运动将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不利于英国国内社会经济的重建。当时英国牢牢地控制着英联邦,占有着英联邦市场中的贸易优势地位,维持着世界大国的形象。英国与美国建立了特殊关系,使英国在世界事务中仍具有影响力。在经济上英国相对繁荣,领先于欧洲国家,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否,对英国经济也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摘编自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材料二后来的事态发展却迫使英国把注意力转向欧洲。首先,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患上“英国病”,经济情况十分不好,相比之下,欧共体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使英国的劣势日趋显著,英国事实上已经被排除在欧洲一体化以外,照此发展,英国将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其经济将承受更大的损失。其次,二战后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站在帝国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只会是一个幻影,对英国的经济无济于事。第三,战后的两极格局将英国与西方拴在一起,英国不得不重视它与西欧国家的关系,更多地卷入欧洲事务。最后,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抑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欧洲起引导作用。英国要维持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就必须满足美国的愿望。为此,英国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很快受挫,直到1973年最终加入。但时至今日,英国仍是欧盟中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这使人们常常记起:英国是一个岛国,又曾是一个帝国。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分析造成英国这一态度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说明英国的加入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13分)答案(1)态度:拒绝加入。(2分)原因:帝国思维;英美特殊关系;岛国思维(或答“英国的孤立主义思想”);英国自身的经济优势;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制约(或答“英国对国家主权的珍视”)。(10分)(2)原因:英国经济实力的下降;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国际地位衰落;两极格局的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9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扩大了一体化范围,促进其发展;英国的不坚定态度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阻力。(4分)14.(2018陕西安康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冷战”,这既是传统的大国地缘政治的搏斗,又是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只见两个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角逐、对峙,忽而剑拔弩张,忽而握手妥协,最紧张时似乎要把全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但是每次都及“热战”的边缘而返。摘编自资中筠等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引起冷战的主客观因素及“忽而剑拔弩张,忽而握手妥协”的原因。(12分)答案主观因素:二战后美苏崛起为两个超级大国,双方企图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或建立安全地带,从而引起利益冲突和战略目标的对抗;双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加剧了这种对抗与冲突。(6分)客观因素:二战引起的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两大阵营的出现及美苏两大国干预全球事务提供了条件。(2分)原因:美苏双方的决策者在判断对方的行为意向及制定自己的战略方针时所表现出的狭隘目光和僵硬手段,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战争一触即发。但是,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苦难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因此,“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4分)(说明:答案可不拘泥于本表述,只要运用史实准确,阐释说明符合学科用语,逻辑严谨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