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元素化学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596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元素化学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元素化学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元素化学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钠的物理性质及用途aa2.钠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bc3.钠的生产原理ab4.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检验方法bc5.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aa6.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c一、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二、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最外层一个电子,极易失去,具有强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2NaCl22NaCl(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NaO2=2Na2O(银白色金属光泽褪去)2NaO2Na2O2(剧烈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2与水反应(1)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金属钠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反应)(2)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4与盐溶液反应(1)钠投入到NaCl溶液中,只有H2产生,离子反应式为2Na2H2O=2Na2OHH2;(2)钠投入到饱和NaCl溶液中,有H2产生,同时有NaCl晶体析出(温度不变);(3)钠投入到NH4Cl溶液中,有H2和NH3逸出;(4)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有H2产生和蓝色沉淀生成: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三、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2保存: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金属钠要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四、钠的用途1制取Na2O2等化合物。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熔融)4NaClTi。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2CO3NaHCO3化学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状态粉末细小晶体颜色白色白色溶解度易溶于水,比NaHCO3溶解度大易溶于水热稳定性稳定,加热时不易分解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与NaOH溶液不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与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Ca(OH)2Na2CO3=CaCO32NaOH出现白色沉淀:Ca(OH)2NaHCO3(不足量)=CaCO3NaOHH2OCa(OH)22NaHCO3(足量)=CaCO3Na2CO32H2O与CO2Na2CO3H2OCO2=2NaHCO3不反应与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强于Na2CO3与CaCl2或BaCl2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极稀溶液不反应溶液的酸碱性碱性(热的纯碱溶液可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碱性等物质的量浓度时,碳酸钠溶液的pH比碳酸氢钠溶液的大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洗涤剂、石油、冶金等发酵剂、灭火剂、医用转化Na2CO3NaHCO3六、Na2O2的主要性质(加试)1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它不是碱性氧化物。2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1)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3Na2O2强氧化性的五个表现4Na2O2的主要用途:漂白剂、清洁剂、供氧剂。【例1】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金属钠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D钠可以从四氯化钛中置换出钛【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NaOH、H2、Cl2,A项错误;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B项正确;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项正确;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从四氯化钛中置换出钛,D项正确。【答案】A【提炼】电解熔融氯化钠和电解氯化钠溶液,两者产物不同,前者用于制取金属钠,后者用于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例2】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陈述判断A碳酸钠、碳酸氢钠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NaHCO3不能对,对,有B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错,无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对,对,有D酚酞溶液在碳酸钠溶液中的颜色比在等浓度碳酸氢钠溶液中深C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对,对,有【解析】碳酸氢钠也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故不能鉴别,A错误;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Na2O2具有漂白性,红色溶液最终褪色,故B错误;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陈述正确,但不存在因果关系,故C错误;C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故碳酸钠碱性更强,酚酞滴入后颜色更深。【答案】D【提炼】1.Na2CO3、NaHCO3的鉴别2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强氧化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Na2O2投入无色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例3】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固体增重ag,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H2BCOCCH3COOHDC2H5OH【解析】2H2O2Na2O2=4NaOHO2,m2H2,2CO22Na2O2=2Na2CO3O2,m2CO,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得规律,CO、H2或两者混合气以及符合(CO)n(H2)m的物质,完全燃烧后产物通过足量Na2O2,增重的质量等于原物质的质量。A、B、C项均符合上式规律,D项不符合。【答案】D【提炼】对于有机物CxHyOz,若能写成(CO)m(H2)n的形式,则燃烧产物通过过量Na2O2后,增重的量等于原有机物的质量。【例4】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_。(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A样品分解不完全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解析】按照图示连接好装置后,利用气体X(氮气)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B,利用冰水混合物冷却生成的水蒸气,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干燥管中为碱石灰,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1)依据仪器形状和用途分析,仪器a名称为干燥管;(2)装置B利用冰水混合物冷却生成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3)A.样品分解不完全,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减小,碳酸氢钠质量减小,则碳酸钠质量增大,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故A正确;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水蒸气进入装置C导致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增大,碳酸氢钠质量增大,碳酸钠质量减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B错误;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减小,碳酸氢钠质量减小,碳酸钠质量增大,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故C正确;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也被装置C吸收,测定碳酸氢钠质量增大,碳酸钠质量减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D错误。【答案】(1)干燥管(2)冷凝反应生成的水蒸气(3)AC【提炼】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有以下几种:(1)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2)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3)取a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g固体;(4)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测定生成水或二氧化碳的质量为bg。【例5】为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盐酸30.0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实验序号盐酸体积(mL)30.030.030.030.0样品质量(g)2.963.705.186.66CO2体积(mL)672840896672(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_。(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解析】,随着样品质量的增加,CO2体积逐渐增大,说明、组盐酸过量,利用组数据计算。中样品完全反应,根据碳元素守恒知:n(Na2CO3)n(NaHCO3)n(CO2)0.03mol,又m(Na2CO3)m(NaHCO3)2.96g,计算知n(Na2CO3)0.02mol,n(NaHCO3)0.01mol,样品中n(Na2CO3)n(NaHCO3)21。组固体质量增加,CO2体积减小,盐酸不足量。根据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21,计算6.66g样品中n(Na2CO3)0.045mol,n(NaHCO3)0.0225mol。因盐酸逐滴加入,故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故n(HCl)n(Na2CO3)n(CO2)0.045mol0.03mol0.075mol,c(HCl)2.50molL1。【答案】(1)21或2(2)2.50molL1【提炼】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设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依据a与b的关系可以判断溶液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1)若a0,溶质只有NaHCO3;(2)若aba即ab,溶质只有Na2CO3;(3)若aba即2ab,溶质为NaOH和Na2CO3(NaOH只消耗HCl,不产生气体);(4)若aba即2ab,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