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篇 失分警示100练 专题四十四 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7505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篇 失分警示100练 专题四十四 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篇 失分警示100练 专题四十四 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篇 失分警示100练 专题四十四 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警示四十四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失分要记(1)对“”的理解Nt=N0t,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1时,种群密度增大;=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1时,种群密度减小。(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3)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大。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32微练87.某科研小组为研究外界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调查了野生桑蚕种群的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甲)和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对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甲乙A.从图甲和图乙可知,外源性因素会影响种群的数量B.不适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桑蚕的种群密度;桑蚕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也增加C.通过多年的捕鲸量数据可反映长须鲸种群数量不呈“J”型增长D.蓝鳁鲸在1928年左右捕获量即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88.如图为某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200)。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B.在S1点时不存在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C.渔业捕捞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K值-种群数量)/K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答案精解精析警示四十四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87.D图甲和图乙(如各种鲸的数量属于非周期性波动)说明外源性因素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A正确。桑蚕活动范围小,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题图可知,图甲中上面的曲线表示桑蚕的种群大小,下面的曲线表示病毒感染率,曲线反映的含义是桑蚕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也增加,B正确。由于人工捕捞及环境条件的影响,长须鲸种群数量不呈“J”型增长,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在该地区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而不是捕获量,D错误。88.C根据题干和曲线的信息可知,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S”型增长曲线中,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K/2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A错误;该种群曲线所示的任何时候都存在环境阻力,B错误;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最好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因为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即S3点,此时(K值-种群数量)/K值为0.50,并非最小值,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