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400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实行对外开放是当今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设立 ()A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特别行政区解析:选B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故选B项。2邓小平指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由此可见,把海南设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 () A海南最适宜于做经济特区B海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C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D海南经济在全国比较发达解析:选B“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可见海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故B项正确。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客观条件是 () 靠近港澳,华侨多靠近沿海,交通便利资源比较丰富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A B C D解析:选D第一批经济特区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这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靠近沿海,交通便利;并且中央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资源比较丰富不符合当地事实。4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C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析:选C材料内容表述的是中国在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内容。广东设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早于材料内容的时间,所以排除B项。A、D两项都是对内改革的内容,不是对外开放的内容,所以排除A、D两项。5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技术开发区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沿海经济开放区。6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A深圳特区 B海南特区 C港澳特别行政区 D上海浦东解析:选D从时间上来看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上海浦东开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7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的设立使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加快了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C严格限制外资企业对内投资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解析:选C解题时紧扣“不正确”,而C项表述不合史实,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发展自己,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还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故选C项。8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解析:选C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时间信息“1971年”“30年后”即2001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邓小平文选材料二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图3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6分)解析:第(1)问,注意结合材料一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内容和立足点同样从材料中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就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第二小问,关键是对“经济运行环境”的理解,充分利用图片中所提示的年代进行解答。第(3)问,结合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中的数据变化,可以分析出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答案:(1)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2)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最大优势是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3)特点:中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并长期呈现出超的态势;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