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6练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备考加分练.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392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6练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备考加分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6练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备考加分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6练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备考加分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6练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1.下图为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的部分秦简,该地出土的一千多支秦简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隶化特征明显。这说明()A隶书是从李斯创制的小篆演化而来B雏形的隶书并非秦国一地所独有C字体的演进是循序渐进的创造性积累D秦统一文字的努力在统一六国前已经开始2.(资阳市2018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5)近年考古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前59年)墓,出土有两枚印章(见下图),还有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B精美器皿大多出自田庄手工业C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D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3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4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蔡襄书法苏轼书法黄庭坚书法米芾书法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5(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年一模,27)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A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劳动B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C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D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6清代郑板桥擅长画竹(如下图),由此画可知他的绘画艺术() A追求“神形具备”B意在“借物抒情”C旨在“以形写神”D体现“得意忘形”7(西安2017届一模,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8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B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C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D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9(大庆市2017二模,27)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规定的实施()A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B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C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D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10(日照2017一模)明代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年)在广笑府叙中说:“又笑那孔夫子这老头,你絮絮叨叨说什么道学文章,也平白的把好些活人都弄死了”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道德观念正统地位动摇B社会对个性解放的憧憬C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排斥D思想解放潮流已经兴起11(济南2017一模,27)“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C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12(邵阳2017第二次大联考,27)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A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B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C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D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答案精析1C材料不涉及隶书与小篆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秦简”“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体现的是秦文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隶化特征”表明,隶书的形成是历史不断演进的结果,故C项正确;统一文字,指秦统一六国后,对各国原有文字的统一规范,故D项错误。2A材料中的印章字体为篆书,故A项正确;东汉盛行田庄手工业,故B项错误;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故C项错误;汉武帝后,王国问题基本解决,故D项错误。3B根据表格中的具体特征,如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严整楷书的出现、郡、县地方行政制度,纸的出现,可以判断出这个朝代是汉朝,故B项正确。4B“(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说明四人书法各有所长,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故B项符合题意;从作品中无法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爱国情怀,故排除A、C两项;兰亭序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书法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故排除D项。5C北魏因为社会动荡不安呈现出“悲壮之美”,唐代因为国泰民安富足强盛,壁画则呈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两者结合说明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故C项正确。6B“形神具备”指的是作品既有精神上的思索,又有艺术上的优美,在图中没有体现出,故A项错误;“借物抒情”指的是在作品中,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的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图中郑板桥借竹枝弯而不折,表达自己高风亮节、正直清高的做人原则,故B项正确;“以形写神”指的是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与B项相比,B项更能体现意境之美,故C项错误;“得意忘形”这个成语意境用错,故D项错误。7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故B项正确;“笔意奔放,体势连绵”说的是草书的结构特点,故C项错误;“真景实现,返璞归真”体现的是一种写实的手法,故D项错误。8D材料表明,北宋时期宋词著名的词作家几乎都是南方人,由此宋词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南方文化的印记,故D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文化中心的南移,而北宋之前即已出现经济重心的南移,A项错误。B项观点符合史实,但转移所论话题。宋词属于文学范畴,宋代理学思想才属于学术范畴,C项观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材料。9A据材料“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规范了戏曲演绎的内容,并不一定会抑制它的发展,也不会取消市民文化的娱乐性,故C、D项错误。10B传统儒家正统观念的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而不是明代,故A项错误;冯梦龙借小说之口,表达了对以孔子为首的传统儒学束缚的否定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故B项正确;孔子不等同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故C项错误;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兴起于维新变法时期,而不是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时代,故D项错误。11A据材料“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可以得出明代文学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故A项正确。12B结合所学知识,明代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理学思想,出现了一些进步思潮,失去社会约束力是不正确的,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得出当时的士人强调打破传统的“三纲五常”,追求自由平等,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市民阶层,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是其原因,并非反映的现象,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