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新).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7297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新)1B 强加因果,原文是“轻电影盛行,国产电影的文化厚度与博大、深沉的民族文化积淀不匹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2B 张冠李戴,原文是说“随着一部电影的流行,期中的经典台词常常成为社会流行语;而像亲爱的这样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热映电影,甚至经由大众文化、社会舆论等影响到了相关立法”。3D 说法绝对,中国能否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还要看创作者能否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到精髓,淬炼出极致的影像作品”。4B(乡邻只是开玩笑,没有“瞧不起他”。) 5. 从情节看:“喝晃汤”是小说重要的情节转折点,代表着生活境况的转变;同时,小说用请乡邻“喝晃汤”来引出周全明还清村人肉账,尤其是留下一大块好肉还给赵师傅的情节。 从人物看:周全明家生活条件改善后,主动请乡邻来“喝晃汤”,表明他知耻感恩,人格不泯,丰富了人物形象。 从主题看:“喝晃汤”是身处贫困与走向富裕的分水岭,作为标题有着重要的寓意,深化了感恩与尊严的主题。 从表达效果看:用一个读者不熟悉的黄泥湾风俗作为小说题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6. 叙写感人的细节:买肉时的周全明“攥紧”钱、手“汗津津”、钞票都“捂湿”了,足见他的珍视与期盼;还肉时的周全明“毕恭毕敬”“双手递过”“深深躹躬”,写出了他对赵师傅的感激与尊重。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融入民俗、民风:在黄泥湾,老辈们传下来了过年可以赊肉、杀年猪后请每家家长“喝晃汤”、给乡邻送“晃汤”的好传统,乡邻们互帮互助、不忘恩不忘本。这些都体现出了黄泥湾独有的魅力风情乡土气息浓郁,民俗、民风淳厚质朴。(每点3分,明确鉴赏角度1分、举例准确1分、分析恰当1分。)7C “已经得到了推广”于文无据。8D 用户最关心的是太贵和实用性差。9答案:智能家居行业应重视适老化方面的开发;企业在智能家居发展过程中应解决缺乏统一标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智能功能不实用、缺乏生态系统支撑等问题;针对用户顾虑的,如太贵、实用性差、泄露隐私等,改进产品,使之符合市场需求。10D “日煃卒”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其后应断开,由此可排除C项;由前文可知,“印诏”原本就是要授予陈日煃的,故“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不合情理,应是“授其世子”,由此可排除B项;与“国人乞”相对应的应是“以宁不听”,而不应是“以宁不听留”,由此可排除A项。11A春秋是编年体史书。12D“只专攻春秋”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尤专春秋”,意为“尤其擅长春秋”。春王正月考并未写完。13.(1)张以宁八岁时,有人和他的伯父打官司,他的伯父被关进了县里的牢狱,张以宁到县里辨明道理。(得分点:“讼”1分;“诣”1分;“伸理”1分;大意2分)(2)略【参考译文】张以宁,字志道,福建古田县人。父亲张一清,元朝担任福建、江西行省的参知政事。张以宁八岁时,有人和他的伯父打官司,他的伯父被关进了县里的牢狱,张以宁到县里辨明道理。知县认为这个孩童很特别,叫他写一首琴堂诗,他马上就写好了,他的伯父得以释放,张以宁由此闻名。元泰定年间,他因为通晓春秋而考中进士。由黄岩县判官而晋升为六合县尹。因事获罪而被免官,在江淮一带滞留了十年多。元顺帝征召他担任国子助教,屡次升迁到翰林侍读学士,掌管拟写皇帝的诏书。当时在朝中,一些素有声望的博学人士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等相继去世,张以宁有杰出的才华,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在当时享有盛名,人称“小张学士”。明朝军队攻占元朝都城北京后,张以宁与危素都来到明朝都城南京,因为上奏对答符合皇帝的旨意,再次被授予侍讲学士,特别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厚待。明太祖曾登临钟山,张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人随从登上拥翠亭,皇帝给他们纸和笔要求他们写诗(以示宠遇)。洪武二年秋天,张以宁奉命出使安南国(现在的越南),正式册封安南国君陈日煃为国王。临出发时,明太祖亲自写诗一首替张以宁送行。他刚抵达安南国边境,陈日煃去世了,安南国国人请求将印章和诏书授予陈日煃的嫡长子。张以宁没有听从,在洱江停留居住下来,劝告陈日煃的嫡长子向朝廷报丧,并请求继承王爵。得到朝廷命令后,等待下任的使者林唐臣的到来,之后再进入安南境内处理事务。事情完毕后,让陈日煃的嫡长子服丧三年,命令安南国国人仿效中原地区行叩拜礼。明太祖听说后对张以宁大为赞赏,颁赐诏书给他,把他比作汉朝的陆贾和马援,还赐给了他八首御制诗。等到张以宁返回中原时,在路上去世了,明太祖下诏让相关主管官员运送他的灵柩,(灵柩)所到州县都要举行祭奠的礼仪。 张以宁为官廉洁清正,不为自己谋求私利,奉命出使来来往往,除了缝补过的衣服行装外,并没有其他物件。他本来就是因为通晓春秋而考中进士的,所以对春秋的钻研尤其专一,很多都是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胡传辨疑一书最为学识广博,只是春王正月考却未能(按计划)完成,在安南寓居了大半年多,才完成了这一著作。来到京城的元朝旧官中,危素和张以宁的名声特别大。危素擅长历史,张以宁擅长经书。危素所撰写的宋、元史稿都已失传了,然而张以宁研究春秋的学问却顺利地完成了。张以宁的门生石光霁,作春秋钩玄,能够传播张以宁的学说。14B “畏难之意”错,首联下句的意思是“曾经看到图画,已然为之震惊”,写的是杨君此次赴任路途艰险,反衬其精神可敬。15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道路的高峻。眼前看到的是悬挂在半空中的只有鸟能飞过去的小道,向下看好像没有地面似的,只能听到谷底江水流泻的涛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道路艰险。道路危险得如同登天般悬在空中,只有鸟能飞过去;下面就是千仞绝壁、万丈深渊,极言道路的高峻、艰险,突出对朋友的担忧之情。用词生动。“悬”字写出栈道悬在空中令人战栗,“泻”字写出听到江水声令人心惊肉跳的感觉。(每点2分,答出3点6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6(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7C 括号后面的内容体现的是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的转变,故强调孩子面对成人的立场发生转变的A、D两项被排除。而B项关涉的是“除了爱弥儿这本”之后的内容,与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发生转变的关联不够紧密。所以答案选C。18C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根据语境,此处选用“脍炙人口”更合适。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根据语境,此处用“栩栩如生”更恰当。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处形容的是“植物世界”,应选用“丰富多彩”。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冰清玉洁:形容高尚纯洁。此处强调的是儿童未沾染坏习气,内心世界干净,选用“一尘不染”更恰当。19B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正在”和“了”矛盾;二是成分残缺,可在“童年”后加“记忆”。B项两处语病均修改正确。20示例:在高二阶段,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然后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最后,在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还按以上流程解决。21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时事类作文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先生为了照顾父亲,放弃外企体面、高薪的工作,来到小区当保安。尽管张先生对物业工作尽职尽责,但他的经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争论。题目要求对网友的争论作出判断,进行思考,写出作文。第一类网友持批评、反对的态度,反对“资源浪费”,不赞成大材小用。第二类网友持肯定、赞同的态度,理解与尊重张先生的选择。在写作时应紧扣网友争论的内容及其实质来深入思考。立意参考角度:人尽其才。呼吁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机会,让学有所成的人学有所用。百善孝为先。张先生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勇于挑战世俗的偏见,难能可贵。尊重别人的合法选择,不要干涉别人合理的职业及生活选择。职业无高低贵贱,履行自己的职责最重要。听从内心的呼唤,理性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人云亦云,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