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浙科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880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浙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浙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浙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素是一种大分子有机物,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B植物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C生长素类似物在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使用,对植物的调节效果基本相同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处理时应去掉枝条上所有的芽和叶解析:选B植物生长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植物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生长素类似物在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对植物的调节效果有差异;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处理时应保留枝条上的部分芽和叶。2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和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D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解析:选B组对比,组对比,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并发挥作用;单侧光不会使生长素分解,且感光部位在尖端,所以光照对该实验没有影响;对照可知,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与胚芽鞘向光弯曲进行比较可知,胚芽鞘向光弯曲也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用空白琼脂块,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3.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某同学设计了“探究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获得了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银杏插条自身也能产生大量的NAA B插条上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c 表示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NAA处理插条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解析:选B插条自身可能产生激素,但不可能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且不可能是大量的。芽可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就该实验结果无法判断最适浓度。4. 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C图中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解析:选C据图可知,是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是淋巴,是血浆,是血细胞。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改变;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血浆渗透到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发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机体出现的水泡,其中的成分主要是组织液。5如图为膝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中a、b、c为突触,、为神经刺激点。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处给予适当刺激可引起伸肌收缩,这就是膝反射B刺激处,图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伸肌肌群内只有感受器没有效应器D伸肌内的感受器受刺激后,b突触和c突触释放的递质相同解析:选B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的参与,在处给予适当刺激可引起屈肌收缩,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的参与。刺激处,产生的兴奋会先后经过电流计的左右两个电极,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伸肌内的感受器受刺激后,b突触和c突触释放的递质不一定相同。6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只作用于b,而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解析:选C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b甲状腺,而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等多种器官;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通过反馈调节引起激素分泌增多;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7去除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发现与未去除甲状腺的鼠相比,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如在摘除术后第5日开始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连续5天,10天后物质代谢低下的症状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使物质代谢率提高。为证明以上推断,还需设置对照实验进行比较观察,此实验处理是()A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B切除甲状腺后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第5天移植甲状腺C摘除术后第5天开始,只注射前述实验用的溶剂D从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解析:选C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物质代谢速率应设置对照实验,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给予切除甲状腺并表现出症状的小鼠补充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则应注射上述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溶剂以排除溶剂在其中的干扰作用。8.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含量的增加早于B用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的分泌均减少C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D物质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解析:选C图示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图中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代表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除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外,还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其他部位,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提高这些细胞的代谢速率。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解析:选D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10破伤风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内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厌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需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需氧呼吸和细胞免疫解析:选B人体深部组织细胞处氧气的浓度很低,能在此处细胞内大量繁殖的细菌的呼吸类型为厌氧呼吸;破伤风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消灭该菌首先需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后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将抗原消灭掉。11巨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选B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巨噬细胞加工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巨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12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应答解析:选B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能分泌抗体;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应答。13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对人有很大危害。下列关于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所引起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宿主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B人体主要通过加强细胞呼吸来抵御该病毒C人体主要由巨噬细胞特异性吞噬并消灭该病毒D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与该病毒结合形成沉淀解析:选A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会侵入细胞内寄生生活,引起细胞免疫,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已被感染的宿主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然后由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与该病毒结合形成沉淀。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吞噬并消灭抗原;效应B细胞只能合成和分泌抗体而不能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的。14将小鼠B淋巴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淋巴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淋巴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淋巴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淋巴细胞和小鼠T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 淋巴细胞和家兔T 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解析:选C将小鼠B淋巴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血清中能找到相应的抗体。而该家兔血清也能使小鼠T淋巴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根据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来看,说明小鼠B淋巴细胞和小鼠T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1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的特征解析:选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动态也是种群的特征。1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只;第二次捕获38只, 其中有标记鼠15只。则该鼠群的种群数量估计值为( )A45只 B83只C98只 D114只解析:选D设该鼠群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45/X15/38,计算得出X114。17如图为黄猩猩果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其环境容纳量约为( )A10 B173C346 D400解析:选C据题图可知该种群“S”形增长中的环境容纳量(K值)略小于350。18下列属于原生演替的是( )A砍伐后的森林开始的演替B火灾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C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D没有生物定居过的裸岩开始的演替解析:选D砍伐后的森林、火灾后的草原、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都是在有生物定居过的基础上开始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没有生物定居过的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19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C D解析:选A化能合成细菌是生产者,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正确;菟丝子是消费者,错误;蚯蚓等腐食性动物是分解者,错误;异养型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错误。20下列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C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通道D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种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解析:选C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生物群落包含该地所有的生物;不同垂直带上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1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解析:选A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A正确;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选项D将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22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部分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项目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能量(J)419.00209.50146.6562.85A鳞翅目幼虫的同化量为209.5 J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5%用于了幼虫自身的生长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递减的D能量由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的效率为50%解析:选D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鳞翅目幼虫摄入419 J的食物,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为209.5 J则同化的能量为419209.5209.5 J;食物中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的能量占62.85/41915%;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图表中只有鳞翅目幼虫获取的能量,无植物能量,因此无法判断能量由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的效率。2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增加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了物种的多样性;人造林物种较为单一,因此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人和其他物种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其他物种的存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清除杂草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这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并不矛盾。2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选D甲能固定太阳能,是生产者,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到其他生态系统中,故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太阳能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再以电能、热能、化学能的形式输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5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将它们置于某一相对独立的环境并通过实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表示a、b在120 d 内的种群数量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能量少B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随后b由于缺少食物也会减少C物种b在第117 d时比在第90 d时的适应能力强D在实验条件下两者分别在116 d和120 d后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也是如此解析:选B 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能量多。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随后b由于缺少食物也会减少。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不会短时期增强。自然条件下有多种因素影响两者的生存,所以一般不会出现短时期都死亡的现象。26【加试题】下图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曲线所示的小麦籽粒形成全程看,各时期均有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B小麦鲜籽粒质量鲜重增加的趋势与IAA最相似,所以IAA比另外两种激素更重要C6月29日玉米素相对值最高,这与该时期小麦籽粒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相关DGA3在小麦籽粒形成早期和中期含量较高,说明GA3可以在未成熟种子中合成解析:选B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只是不同时期各种激素的含量不同,某种激素起主导作用,但在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很重要。27【加试题】人体细胞外Na浓度高于胞内,而K浓度胞内高于胞外。下图表示神经细胞兴奋前后对Na和K的通透性情况。根据神经细胞的生理特点,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载体a、c运输相应的离子时消耗ATP,载体b运输相应离子时不消耗ATPB兴奋时,Na内流区域与邻近区域由于带电物质分布差异形成局部电流,并沿神经纤维传导C静息电位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造成Na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维持静息电位D动作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解析:选B载体a运输离子的方式是逆浓度的主动转运,需要能量;载体b和载体c是顺浓度运输离子,所以不需能量。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28【加试题】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解析:选B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通过抑制血糖补充、加速血糖消耗来实现,随着曲线a的下降,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曲线b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肝脏或肌肉合成糖元等;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血糖消耗速率大于血糖补充速率,血糖不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定;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会急剧下降,下丘脑相关中枢会通过控制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来升高血糖浓度。二、非选择题(共44分)29(11分)下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甲图中细胞d为_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2)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抗原要靠_的进一步清除。(3)乙图细胞为_细胞,它是由_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_ ;图中抗体合成的场所是_,对其进行加工的是_ 。(4)如果该种细胞分化发育发生障碍或功能异常将导致_病。(5)如果图中抗体换成白细胞介素2,那么该细胞应为_细胞,释放的该物质可促进_的增殖分化。解析:(1)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的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此免疫方式是细胞免疫。(2)靶细胞(被侵染的宿主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抗原需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并进一步清除,抗体参与的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3)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它是一种分泌蛋白,要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转运。与分泌过程中相关的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如果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发生障碍或功能异常将导致免疫缺陷病。(5)只有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白细胞介素2,其作用是在体液免疫中促进已致敏的B细胞增殖分化。答案:(1)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免疫(2)抗体(体液免疫)(3)效应B B细胞或记忆B细胞体液免疫核糖体 和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免疫缺陷(5)辅助性T淋巴致敏B细胞30(8分)海岸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在某淤泥海岸获得成功,其模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为_,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_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不再进行。(2)该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生物总生产量变化规律是_。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 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随着群落的演替,该海岸各种群的种群数量呈_增长。生态护坡技术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_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4)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护坡堤的灌木丛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头/枝)。 害虫害虫天敌昆虫种类蚜虫螨虫瓢虫食蚜蝽昆虫密度39.30.340.290.33 护坡堤中存在复杂的捕食关系,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 当护坡堤中蚜虫的数量增多时,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调节。 解析:群落演替的类型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者最大的不同是起点不同,该生态系统的起点是原有基础上发生的为次生演替,不管原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当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功能最完善。该平衡点上,种群的数量也达到平衡即环境容纳量,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数量从增加到稳定,呈“S”形增长。由“蚜虫增多,瓢虫增多,进而抑制蚜虫数量增长”可知,该过程是负反馈调节。答案:(1)次生演替气候和土壤(2)逐渐增大,直至稳定大于(3)逻辑斯谛(“S”形)结构(4)植物蚜虫瓢虫(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负反馈31【加试题】(10分)将刚刚离体的神经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给予适宜刺激,膜两侧出现的电位变化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突触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a表示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刺激时的静息电位,此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主要对_有通透性,造成该离子_(填“外流”或“内流”)。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_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2)图甲中bc段Na进细胞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cd段Na出细胞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则c点高度_(填“不变”“增加”或“降低”)。(3)乙图中是_,其化学本质是_,当与特异性结合,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神经冲动。如果向中注射某种物质后,突触后膜无电位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_,二是_。解析:(1)静息电位是由于K从神经细胞膜内外流到膜外,使膜外的阳离子多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的电位,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外的Na大量内流,使膜内的阳离子多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的电位。(2)图甲中bc段Na进细胞是通过被动转运实现的,不需要消耗能量,而cd段Na出细胞是通过主动转运实现的,需要消耗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会降低,则c点高度会降低。(3)乙图中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是化学递质,是突触间隙,如果向中注射某种物质后,突触后膜无电位变化,可能的原因是该物质与结合阻碍了与的结合或该物质将分解。答案:(1)K外流Na(2)不需要需要降低(3)特异性受体蛋白质(或糖蛋白)该物质与结合阻碍了与的结合(或该物质破坏了的结构)该物质将分解32【加试题】(8分)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合成,另一方面使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等)转化为葡萄糖。(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其原因是_。(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的调节。(4)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解析:(1)在人体内许多组织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通过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起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以降低血糖,同时胰岛素还能促进糖元、脂肪、蛋白质合成。(2)如果胰岛素受体无法识别胰岛素,即使注射胰岛素,也不能降低血糖,从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3)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4)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多。答案:(1)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脂肪、糖元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的利用(2)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3)血糖浓度神经和体液(激素)(4)胰高血糖素33【加试题】(7分)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实验步骤:(1)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的含量。(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_。(4)在_条件下培养小鼠并作观测。(5)一段时间后,测定_的含量。实验结果及结论:(6)若_,则观点一正确。(7)若_,则观点二正确。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的因素,所以本实验的检测指标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2)摘除甲状腺从而使A组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而B组可以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A观察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而B组观察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3)(4)两组都注射相同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并且都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下培养。(5)本实验的实验结果的衡量指标为TRH的含量。(6)若A组和B组的结果是一样的,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起到了抑制TRH分泌的作用。(7)若A组没有变化,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不会对TRH的分泌产生影响。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甲状腺(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4)相同且适宜的环境(5)小鼠血液中TRH的含量(6)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7)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